雅境2022年上学期寒假作业检测语文学科初三年级
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某班举行"走进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某同学负责"神奇的汉字"板块,做了以下归纳,请你找出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伤痕累累(léi)果实累累(lěi)。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惊骇(hài)、窗棂(líng)。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例如∶"不屑置辨"应为"不屑置辩","雕粱画栋"应为"雕梁画栋"。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千钧之力"不要写成"千均之力","无精打采"不要写成"无精打彩"。
2.某同学负责"神奇的成语"板块,写了下面语段,请你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三月风情陌上花,阡陌之上,少女如花,惊艳绽放美得_①_,赢得全场阵阵喝彩。2022年1月,南雅中学舞蹈队的原创节目《陌上花开》获"共迎未来 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舞蹈展演一等奖,并在迎冬奥倒计时10天云端艺术节展播。南雅中学舞蹈队,成立于2006年,现已成长为长沙市的一支② 的团队,在省市乃至国家级舞台。"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次 ③ 的结果"接受采访的舞蹈队员如是说。
A.①不言而喻②如雷贯耳 ③吹毛求疵 B.①不可名状 ②震耳欲聋 ③精益求精
C. ①不言而喻 ②震耳欲聋 ③吹毛求疵 D.①不可名状 ②如雷贯耳 ③精益求精
3.看完《朗读者》第三季后,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了以下句子,你认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蔚蓝宇宙中为《朗读者》朗读的巴金先生的《激流》总序,不仅在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还让现场所有心怀梦想的人感到振奋。
B.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情讲述"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C.在最新播出的这期节目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扎根敦煌 65 年的文物修复匠人李云鹤老先生炉火纯青的技艺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D.《朗读者》第三季的舞台设计上,节目团队在保持原有经典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剧场式舞台装置,让观众获得了更深入的沉浸式体验。
4.某同学在编辑"经典人物"这个栏目时,引用了余秋雨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但他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忙排序( )(2分)
①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十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
②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③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④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⑤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
⑥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A. ⑤①④②③⑥ B. ①④②③⑤⑥ C. ①④③②⑥⑤ D.⑤⑥①④③②
5.某同学在设置"经典常识"这个板块时,对文学文化常识做了以下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词是一种诗的别体,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谥号,指古代王侯将相、高官雅士等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被后入追加的称号。如"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忠武"是诸葛亮的谥号,"孝文"是汉文帝刘恒的谥号,"唐太宗""宋太祖"也是谥号。
D.春节常见的习俗有贴春联、挂年画、拜年、吃饺子、吃年糕等,元宵节则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或汤圆等。
6.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完成填空。(4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用新奇的比喻,将残酷严寒的冬天写得绮丽壮美∶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 。”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综合运用(6分)
7.九年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2018年上半年,"芯片"一词因中兴事件而成为网络热词,向来不关注芯片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芯片这类底层技术是如此的依赖进口!这一事实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暴露出中国在核心技术包括芯片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现状 也让国内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拥有蓬勃且持久的生命力。
材料二∶2021年9月21日,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称,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已有数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领先阶段,世卫组织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感兴趣,一直在密切关注,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透露,目前,在国外高风险地区工作的已紧急接种了国产新冠疫苗的受种者,迄今无人发生感染。
(1)请写出你从两则材料中探究的结果。(2分)
(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中华民族应铭记过往,奋发图强,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道路;时代潮流洁洁荡荡,我们当代青年要乘势而上,勇追潮流,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请你根据划线内容,补写下联。(2分)
上联∶铭记过往历史,中华民族走好伟大复兴道路;
下联∶
(3)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B.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C.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6分)
满江红
作者∶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8.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三句写作者倚栏远眺,在一片风雨凄迷中,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铁蹄蹂躏下辗转呼号的惨境,以致于"怒发冲冠"。
B."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写自己已30多岁,建立的一些功业已化为了尘土,只留下当年披星戴月转战千里的回忆。
C."驾长车"句写自己要驾着战车向敌军猛攻,要把敌人的要塞贺兰山踏破缺口,践为平地。
D."壮志"句中的"壮志"与"笑谈"是互文,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金统治者侵扰罪行的切齿痛恨。
9.词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截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③,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④,数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⑤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⑥,至,令之不是者⑦,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夥(hu )颐∶惊讶诧异某种器物、景象之多和美时的一种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夥涉为王∶把那些草头王们称为"夥涉为王"。④发舒∶放纵。⑤颛∶通"专",专门,一味地。⑥徇地∶掠取土地。⑦令之不是者∶不服从朱房、胡武命令的人。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其中有明显错识的一项是( )(2分)
A."客出入愈益发舒"中的"益"与"益慕圣贤之道"的"益"同义。
B."已为王,王陈"中第二个"王"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史"称王"的意思。
C."轻"字可由本义引中为"重量小"的意思,还可引申为"看不起、有损、减轻"等意思,"颛妄言,轻威"中"轻"便是引申义"有损"的意思。
D."陈王信用之"的“之”与"公将鼓之"的"之"都是音节助词。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B.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C.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D.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13.根据文章,分析陈胜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3分)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贺年卡的前世今生
①贺年卡,又名"拜年帖",如今已成为元旦或春节时,人们送给挚友亲朋的一种纪念品,以达到沟通感情、传递祝福的目的。
②中国人使用贺年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那时,人们在新年探访或登门造访之时,都会递上一张名片。名片,又名"名谒",是贺年卡最初的雏形。不过在汉代,名谒还主要是官员和士大夫之间应酬交际的物品。名片上记录有姓名、籍贯、身份、官职等信息,以示通报晓谕之用,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名片。迥异之处在于,古代的名片多半在达官显贵或文人雅士间流行,且由家丁或仆人递送,以示身份的尊贵。从材质上看,当时的名片多以竹木削成,故而又称为"名刺"或"通刺"。宋代学者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也称,"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自东汉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快速发展,纸张替代竹片成为贺年卡最常用的材质。为了凸显别致和雅趣,文人开始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镌刻自己的姓名送给亲友,以此贺岁。一张贺年卡,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
③迨至唐宋,贺年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改变,被称为"门状"或"飞帖"。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在新年宴饮群臣之际,用烫金法制作贺年卡,上镌御书"普天同庆"作为赐赏,恭贺佳节。宋代时,互赠贺年卡已在民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宋代文人交友甚广,且喜远游,倘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时又耗力,对于远方故旧,如无法亲赴前往,便委派一名仆人,手执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贺年卡片代为庆贺,称之为"片子"。
④所谓"片子",就是用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卡片状,卡片约两寸宽、三寸长,上面镌刻有受贺者姓名、身份、住址,以及恭贺祝福之辞。
⑤入清后,人们习惯用红色纸板制作贺年卡,寓意喜庆吉祥,故称之为"红单"或"拜年帖"。清代学者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是专为年节而用红纸所制,以表达吉庆意味,平日里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可以说,红单是颇具现代意义的贺年卡。除了色彩之外,贺年卡的样式也日益繁多,有单片、合页、连页、对开、衮叠等不同款式。
⑥贺年卡正面上端镌刻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中间书以"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祝词落款,背面绘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等精美图案。有些阔绰的人家,还将拜年帖放进小木匣中,称之为"拜匣",以示隆重。
⑦随着国门洞开,中国的基督徒也开始流行互赠圣诞卡。民国以前,中国人使用的是农历纪年,所以古人赠送贺卡多在春节期间。1912年以后,中国人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并在元旦期间寄赠贺年卡。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在圣诞节也流行寄赠贺卡,而且花色、品种逐渐增多。
1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用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汉代,名片又名"名谒",是贺年卡最初的雏形。
B.东汉以后,纸张替代竹片成为贺年卡最常用的材质。
C.宋代时,互赠贺年卡在官员和士大夫之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
D.清代,人们习惯用红色纸板制作贺年卡,寓意喜庆吉祥,故称之为"红单"或"拜年帖"。
15.下列说法不主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自然段简单介绍贺卡的各称、当今的功能及作用,既点明了说明对象,又引出下文。
B.第③自然段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阐述了"贺年卡"名称及功能发生的变化。
C.第⑤段"红单是专为年节而用红纸所制"一句中加点词"专为"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首先写贺年卡的作用,再写不同时期贺年卡的外观和使用情况。
16.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链接材料】贺年卡年年如约,年年葱笼。每每收到这些从天南海北飞来的贺卡,总是怦然心动∶这些不同图案、不同情调、不同色彩的贺卡上面,有热情的问候,有深切的赠言,有真诚的祝福,有幽默的调侃。面对这一张张印制精美、色彩斑斓的贺卡,读着一句句感情真挚的留言,喜悦、感动、欣慰之情油然而生。轻轻地放下贺年卡片,想起世事沧桑,人海茫茫,相聚别离间,转眼又是一年。岁末年初,通过贺年卡,给亲朋好友遥寄一份相思,送上一份祝福;直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貌,也连接、融合了相互的友情和关爱。
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请概括贺年卡现在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窗花舞
张金凤
①是谁在乌黑的窗根上铺展一派春意 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 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 ——是窗花。
②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③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筐罗,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老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哪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 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④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台灵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筐罗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根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孥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李挥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⑤新封的窗棂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 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⑥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⑦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
⑧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居多,比如给老人视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白菜)等。过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
⑨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⑩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嫂、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相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坑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啖呐的欢畅曲调。
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有删改)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情节 "我"的表现(心情)
① 回忆温馨
买窗花 ②
分窗花 ③
④ 快乐幸福
18.第六段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段话的内容。(4分)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19.本文写的是"窗花",却以"窗花舞"为题,这样有何妙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从历史和现在的角度谈谈你对"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看法或感悟。(6分)
【链接材料】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成形。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他们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作题材,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心内涵。
(四)名著阅读(共6分)
20.下列说法在确的一项是( )(2分)
A.19 世纪的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将成功地创作了小说《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B.《简·爱》的主人公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女儿。在桑菲尔德庄园,她也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并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C.《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D.《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全书有两个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该书塑造了周进、范进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21.评价小说人物(4分)
有人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对此评价,我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与李明同学进行了争辩∶
李明说∶"宋江,虽然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但他不顾武松,李逵等人反对,执意接受朝廷招安,最终导致兄弟各自分散,何谈幸福 "
我说∶
三、表达与写作(共56分)
22.语言表达(6分)
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请简要说明该图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不超过 150字。
(特别说明∶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中间配以红色和黄色)
23.语言表达(50分)
正在读初三的小芝面对繁重的学业感觉压力山大,身为海军的叔叔寄来新年明信片,上面写着∶"潜艇,之所以有浮出海面的威风八面,是因为当初它能承受深海的重压。"
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佚名
"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明天又是另外一天,总会有办法生出来!"这是《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的名言。好好睡一觉是斯嘉丽面对压力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各种压力,有人直面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有人释放压力,轻装前行。请根据材料,或叙写自己的经验,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正在面对压力的同学们读了你的文章届受到启迪。
写作要求∶
①写你面对压力的态度和方法, 忌无病呻吟和空洞说教。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可以写诗歌或戏剧,
③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能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语文答案
1-5 ADDCC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1)示例:国家只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引领世界潮流。
(2)示例:勇追时代潮流,当代青年涵养自强不息气质。
(3)C
8.B
9.①展现了激愤难平、渴望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②从“怒发冲冠”“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可以看出他激愤难平的心情;③从“三十功名尘与土”可以看出他渴望建立功名,报效祖国的忠心;④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可以看出他壮志难酬的悲愤。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D
C
12.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以”“附”“此”各1分)
13.①沉迷享乐,在荣华富贵中膨胀,迷失了自己;②对有损自己威信的故友痛下杀手,众叛亲离;③领导才能有所欠缺,不能任人唯贤,论功行赏,反而偏听偏信,导致将士与自己离心离德。
译文:陈胜称王前后总共六个月,刚刚称王时建都陈郡。一位旧日一起受雇耕地的同伴听说了,来到陈郡,拍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门令要把他绑起来,这个人费了许多口舌说明自己是陈涉的老朋友,守门令才饶了他,但不给他向里通报。等到陈王出来,这个人就过去拦着车子大声呼叫陈涉。陈王听见了,停车叫他过来相见,叫他上车一同回到宫里。一进宫,看到宫里的殿堂陈设,这个人就惊讶地大嚷道:“夥颐!陈涉你这个王当得可真阔啊!”楚国方言称“多”为“夥”,后来人们之所以把那些草头王们称之为“夥涉为王”,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个人在宫里宫外越来越放纵,有时还讲些陈王往日不体面的事。于是有人劝陈王说:“您的那位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会有损您的威信。”陈王于是下令把他杀掉了。陈王的其他老熟人们也都悄悄地离去,从此没有再来亲近陈王的。陈王用朱房做中正官,用胡武为司过官,专管探听臣僚们的过失。将领们出去开疆辟地回来,谁要是不听从朱房、胡武的命令,朱房、胡武就把谁关起来治罪,他们以对别人的吹毛求疵来向陈王表示忠心。而陈王就是信任这种人。各位将领们也与陈王越来越疏远,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C
【解析】由第③自然段中“宋代时,互赠贺年卡已在民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在民间”表明是普通百姓,而不是“官员和士大夫”。因此,选项C不正确。
B
【解析】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可知,文段列举了李世民制作贺年卡和宋代文人使用贺卡的例子来说明“贺年卡”名称和功能的变化,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因此B项不正确。
种类多,内涵丰富,(2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貌,也连接了相互的友情和关爱;人们送给挚友亲朋的一种纪念品,以达到沟通感情、传递祝福的寓意。(答对一点得2分)。
①寻窗花;②喜爱收藏;③皆大欢喜;赏窗花
(1)拟人(1分)。句中把“窗花”比作“诗歌”和“薪火”,(1分),生动地写出了窗花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和价值(2分)。
比喻(或暗喻)(1分)。“搬”字赋予了“窗花”以人性化的动作,把窗花写活了(1分),生动地写出了窗花表现内涵之丰富(1分),以及窗花的意义和价值(1分)。
19.标题妙处:①“舞”字化静为动,赋予了窗花勃勃生机。(1 分)②暗含主旨,“舞”字表现出了剪纸人动作的轻盈优美及其内心的愉悦。而且“舞”字将窗花和生活中的人融为一体,彰显出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幸福。(1 分)
看法或感悟:①窗花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给朴实的人表达的灵感,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剪窗花这种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2分)②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却“难精”的民间技艺,我们要大力宣传它的艺术价值并传承下来这种民间艺术。(2 分)
D
略,注意结合情节2分,紧扣“幸福”2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主要由会徽图形、文字标志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三部分组成,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会徽的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