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10:0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拿来主义
仔细阅读八、九段,思考作者写“大宅子”的用意何在?文中摆出几种对待大宅子的态度?
要不要进去呢?进?还是别进去了,万一…
放把火烧了它!
太好了!进去过把瘾!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孱头
昏蛋
废物
拿来主义者
态 度
比喻意
对 象
鱼 翅
烟枪
烟灯
姨太太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文化精华
无用的文化形式
害益共存
文化糟粕
吸收(使用)
留一部分作历史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存放+毁灭)
批判吸收
(使用+存放)
坚决抛弃
(毁灭)
鸦 片
一言以蔽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限两个字)
创新
小结
针砭时弊 激浊扬清
文化拿来,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民族发展,善于创新
本文已发表七十多年,但文中提出的观点依然没有过时。如今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的我们需要怎样的“拿来主义”?
思考·延伸
论证艺术
知法
一、破立结合
二、比喻论证
三、类比论证
四、举例论证
学以致用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要求:请利用“破立结合”的手法,提出论点“不要怕鲁迅”,不少于100字。
核心立意:为什么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鲁迅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有没有价值?最优化的写作策略是:重点剖析“怕鲁迅”的原因、危害,且呼吁人们热爱鲁迅。
1、过度解读、随意歪曲或拔高鲁迅的文章,造成中学生的疏离感。
2、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窒息了中学生的思想。
3、功利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取舍。
4、民族精神如何传承?
5、独立思考品质的缺乏。
1.鲁迅的文字是有温度的
(鲁迅的文字)“敲之铿然,触之也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学者史杰鹏
“鲁迅(作品)精神”所在
白话文诞生的初期,鲁迅已能把文字使得出神入化,开启民智,余荫当今。
1926年,刘和珍和其它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悲愤难平……因为气愤,他眼含热泪,长歌当哭。
他选择抛开医生的职业,让自己像战士一样硬朗,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青年人而言,他是那个寒冷年代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的热源。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热风 · 随感录四十一》
2.鲁迅是利他的
他的文字难免沾染到黑暗的气息、鲜血的气息。他的眼里也只有两种人:敌人以及战友。他只有以笔为武器,他的“投枪”只会投向敌人和保护战友,鲁迅看起来对这个世界充满恨和恶意,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大爱,他不惧千夫所指,不惧后人误解,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大慈悲,“俯首甘为孺子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的眼中少有私仇。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林语堂
驳论文知识
1 、驳论方法
(1)驳论点法
直接驳
间接驳
独立证明法
归谬法
(2)驳论据法
(3)驳论证法
2、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中国人
失掉
自信力了吗
(一)论敌的论点论据
论据
论点
两年前:
不 久:
现 在: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联
求神拜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反驳
直接反驳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


埋头苦干的人
有确信, 不自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前仆后继的战斗
舍身求法的人
文章结构内容
(三)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脊 梁
文章论证特点一
敌论据
敌论点
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以偏 概全
论证
中国人
失掉自
信力了
中国人失掉他信力
中国人发展自欺力
文章论证特点二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中国人
失掉自
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章论证特点三
破得有力,立得牢固
补充练习:“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仿照示例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运用归谬法,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分析: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 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仿写】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分析: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 。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参考: 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