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情 表
教学目标:
1、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本文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特征。
3、感受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4、体会作者凄切婉转的感情。
5、体会作者的至孝深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2、反复朗读,掌握文章陈述的忠心、孝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破解忠孝两难全的难题,深入体会高超的陈情技巧。
教学方法:以《学案》为主,辅以诵读、点拨、讨论。
教具: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初中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表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表达了真诚的忠臣之心,在其后不到百年时间,出现了另一篇与之相提并论的表文——李密的《陈情表》,其中充满了真挚感人的孝情。“忠”与“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两种可贵的精神品质,但历史上有不少人却面对“忠孝两难全”的困境,西晋的李密也遇到了这样的人生难题,所以我们今天共同走进文本,看他如何破解人生的难题!
板书:忠 孝 李密 表
出示标题
二、整体把握
1、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朗读。
三、研习课文(合作探究)
(一)表忠心、陈孝情
1、李密对朝廷的恩遇抱有怎样的感情?朝廷的反应如何,试结合原文分析。(《学案》第2题)
结合黑板上第1小组的答案, 小组代表分析。
其他学生质疑点评。
教师点评、亮分。
多媒体出示:除
2、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案》第1题)
结合黑板上第2小组的答案, 小组代表分析。
其他学生质疑点评。
教师点评、亮分。
多媒体出示:婴
(二)破解难题
1、“忠、孝”的对象
出示:晋武帝的图片
提问:李密与晋武帝的关系?
出示:臣
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二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结合黑板上第4小组的答案, 小组代表分析。
其他学生质疑点评。
教师点评、亮分。(抓住关键句点评)
3、补充:
出示《晋书 李密传》
历史上对《陈情表》的评价
4、朗读课文(分段朗读)
四、延伸拓展
学生自由表达对“孝”的感受。
齐读: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王永彬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弟子规》
百善孝为先
五、作业
(1)根据自己对“忠孝”的认识与理解,写一篇日记。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表
李密
后 忠(臣)
孝(孙)先
晋武帝
至性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