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悲剧性格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羽的悲剧性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4 09: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项羽的悲剧性格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本课依托鲁教版中《鸿门宴》和选修《垓下之战》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项羽的生平事迹,了解项羽的事迹,熟悉人物历史事件。专题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专题三:名人眼中的项羽、刘邦性格对比分析,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项羽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项战役中的影响。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结合司马迁的创作宗旨,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对应课标
《山东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史记》的创作宗旨是什么?
2、项羽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专题划分
1、项羽的生平事迹(2课时)
2、项羽的性格特点(2课时)
3、评价历史人物 (2课时)
专题一
项羽的生平事迹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项羽的作品,一篇是《鸿门宴》,另外是《垓下之战》。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了解项羽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项羽其人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 2.?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 3.?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本专题问题设计
《史记》的创作宗旨是什么?
1.项羽短暂与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2.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二《鸿门宴》和选修教材《垓下之战》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多媒体展示:项羽的生平经历,尤其关注项羽短暂与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胜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
2.自由朗读补充材料:《项羽本纪》中少怀壮志和巨鹿之战的片段。
3.自由整理: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4.小组讨论:项羽为何崛起这样迅速?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鸿门宴》,把握文章起伏的情节。
2.熟读课文《垓下之战》,感知项羽的悲剧命运。
3、整理文言知识。
4、小组探究:
(1)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2)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在情节的起伏中和惨烈的场面描写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特别是霸王别姬和东城快战中场面描写。
专题二
项羽的性格特点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了解项羽辉煌和短暂的一生后,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分析性格特点,评价人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分析人物形象,认识其悲剧性格。
2.运用讨论的方法来各抒己见,来深度解读文章,探究项羽悲剧性格。
本专题问题设计
项羽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1.项羽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再给项羽一次机会他会东山再起吗?
3、你怎样评价项羽?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品读研讨精彩片断,分析人物形象,认识其悲剧性格。
指导诵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品味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
2.品味细节描写,再识人物形象
(正面、侧面的语句,找出来,说说他们的作用
3.学生总结项羽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学生讨论:项羽为何自刎乌江?
假如再给项羽一次机会,他会东山再起吗?为什么?结合文本边读边说,有理有据。
3、送项羽一幅对联,以体现你对他的评价。
提示:
霸王别姬,英雄儿女情长
乌江刎颈,壮士慷慨悲歌
4总结:项羽的性格悲剧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2.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评价历史人物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无知人之明。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实的评价历史人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会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评价历史人物
1、别人对项羽的评价怎样?
2.项羽的悲剧命运给你怎样的启示?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交流:别人对项羽的评价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评价项羽
评价项羽的三首古诗对比赏读
【原诗】 ???? (一)题乌江亭 ???? (唐)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二)题乌江亭 ???? (宋)王安石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三)绝句 ???? (宋)李清照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说说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第二课时:
1.学生写作: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
2.学生交流:谈体会。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3.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