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些“花儿”——高中教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文档属性

名称 看看那些“花儿”——高中教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4 09: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看看那些“花儿”——高中教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灵感源自鲁人版必修三第三单元“观照女性命运”,但又不完全拘于此。试图通过整合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小说单元的几篇重点篇目,让学生认识、了解小说中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并学会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妇女是社会的重要成员,阅读有关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看到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还可以了解她们生存的社会状况,从而窥见社会的文明进程。
本单元拟选取整合三个学习文本:《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荷花淀》。(其它几篇关于女性命运文本由于体裁不同,考虑到操作困难,只能割爱)所选文本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不同命运。观照女性命运,就是观照历史、文明和未来。
专题的划分是从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社会意义以及如何表现人物形象而设计的。本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一,乱花渐欲迷人眼: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社会意义。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三,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对人物的个性化解读。三个专题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内在逻辑性强。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
预期成果:理解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学会掌握人物塑造的多种艺术手法,能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
2.感受文本塑造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对作品中的人物有独立的见解。。
3.理解并掌握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
4.体味鉴赏文本精准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真阅读文本,抓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要素,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作家作品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作者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女性命运的观照,学会关注人生和社会。了解新旧社会制度下女性命运的不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2.通过阅读与写作,进一步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小说塑造了哪些女性人物形象?有何社会意义?
如何理解小说中人物塑造手法?
你对这些女性有哪些心里话要说?
专题划分
专题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文本塑造了哪些女性形象 ?其个性特征和社会意义如何? ( 1课时)
专题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哪些 ? ( 2课时)
专题三: 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对人物形象的个性解读 。(1课时)
专题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文本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小说三要素由人物、情节、环境组成。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创作的重头戏。而新课标也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基于这一主题,本专题应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她是谁”?、“她怎样”?再次还应深入挖掘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让学生由读文到读人,读社会,读人生。为此,要借助文本精读,辅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 在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向大家讲述交流自己“看”到的那些“花”儿。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能理解作家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
2、能结合自己的阅读和信息搜集明确人物形象,并撰写人物经历或故事。
3、能用网络、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本单元塑造了哪几个女性形象?
2、如果你给这些人物形象用花命名,分别叫什么花?
3、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请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你喜欢的一个女性形象。(特点、经历)
5、如何理解这些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讲述:走近那些“花儿”
问题:
1.文本各塑造了哪些女性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2.请给这些人物拟一个带花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空谷幽兰:超凡脱俗的林黛玉 美丽罂粟花:王熙凤
荒地上的苦菜花:苦命的祥林嫂
金色的向日葵:永远跟党走的水生嫂
3..请以“我眼中的黛玉”或“祥林嫂,我想对你说”为题进行讲述。
学生在初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精彩语句,并借助网络资源等信息支撑,初步了解人物形象。
小组自由交流,师生互相补充,形成人物形象基本定位。
活动二:小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问题:
1.为什么林黛玉要“时时留心,步步在意”?她为什么与宝玉“似曾相识”?
2.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自杀还是他杀?
3、为什么水生嫂没有名字?《荷花淀》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红楼梦》《祝福》等有关信息,了解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及叛逆性格。
也可在进图书馆阅读;或自己做出阅读批注,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3.撰写一篇有关人物的评论文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人物性格基本特点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分析准确,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文学作品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文本,不仅仅具有浓厚的人文性,还应因其“文质兼美”的特点成为语文教学的经典范例!从工具性这一角度出发,确立本专题教学。即以课本为根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而这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基于这一主题,需要紧紧扣住文本,朗诵文中经典、精彩语段,辅之以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等活动,还要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学习成果。学会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解读人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通过阅读文本的精彩语段,了解作者的人物塑造手法,学会如何解读人物。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勾画出《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肖像及语言的精彩语段,反复阅读品味。
2、你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中读出了什么?
3、《荷花淀》中水生嫂和女人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必修三四册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精段诵读《祝福》有关语段,谈谈鲁迅为何着力刻画祥林嫂的眼睛。
学生自己朗读文本,可以做旁批、点评。然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分角色诵读《荷花淀》人物对话,讨论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课本剧表演《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体会作者如何在情节发展中展示人物形象。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红楼梦》《祝福》等名著点评,如《脂砚斋评红楼梦》等了解其中主要人物的塑造手法及经典点评。
活动四:成果展示,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精段诵读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课本剧表演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3、成果展示讲述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三,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对人物的个性化解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前面专题着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维度进行单元设计,而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对此,还应让学生借助文本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定价值观、人生观。本专题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展交流、展示自己内化于心的精髓。可采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等方式,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赏析性的文章等多样性的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从个性化解读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并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通过文本解读,借助信息技术支撑,广泛搜集材料,占有材料,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祥林嫂是坚强的还是软弱的?她究竟反抗了没有?
2、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短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语文必修三四册课本,有关小说鉴赏的书籍、文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论坛:祥林嫂究竟是坚强的还是软弱的?她应不应该对自己的死负责?
学生品读文本中相应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写作成果展示:我眼中的——
学生再读文本,独自完成感悟,再进行展示,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文本拓展:与文本中人物时代背景作对比,谈谈如何做好新时代女性。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小组论坛:观点展示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精力专注,紧跟节奏。
2.写作平台:作品展示(写作小练习)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布局谋篇,逻辑性强。 ????? 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
3、心得体会:谈谈怎样做一个新时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