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

文档属性

名称 明天不封阳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4 09:2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天不封阳台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与线索。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
3、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学习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与线索。
2、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
3、领悟文章的主题。       
学习难点:
1、理解词句的深厚感情与丰富内涵。
2、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随着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相继住进了楼房,也有了自己的阳台,你喜欢封阳台吗?为什么?
一生:我喜欢我们家的阳台,因为在这个地方我可以专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生:我不喜欢我们家的阳台,因为它挡住了我看外面的景色。挡住了习习凉风,更挡住了丝丝暖光。
一生:我也喜欢阳台,因为我可以在这一方小天地中,翱翔于书海中。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也创作了一幅图,表明我个人的观点。
师:看来我们大家对于要不要封阳台各执一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明天不封阳台》,看看作者对于封阳台的态度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你是我的眼。(质疑发问)
师:有人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个窗口,你可以窥探文章的内容,你从题目中了解了什么信息,又产生了什么疑问?

三、让我慢慢地靠近你(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自由阅读一遍,完成两个学习任务:
第一,读课文时,划出文中的重要字词;
第二,读课文时思考问题:作者在要不要封阳台这件事上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来回答。
(教师巡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点拨学生用“勾画圈点”的方法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2.字词检查。
3.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板书 要封 封吗 不封 )
4、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吗?
线索:要不要封阳台
四、掀起你的盖头来(触摸主旨)
(一)师:作者改变了最初的重要决定,决定不封阳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一只鸽子,(板书:一只鸽子)那么,让我们一起将目光转向鸽子,来关注这只鸽子的出现,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鸽子描写的语句读一读。
读完之后告诉我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鸽子?这是一只受伤、有身孕、不名贵的鸽子
(二)师:刚才读的句子中,我们来细细品味这两处描写:
多媒体出示:
① 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
② 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并能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师生交流体会:
①第1句中鸽子已经受伤,而且怕我们人类再次伤害它。我们从鸽子眼神“正瞪大惊恐的眼睛”、 动作“蜷缩”,可以想到鸽子此时非常害怕。在鸽子的心灵世界里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恐怖印象以及对人类的戒备。
②第2句中“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我发现鸽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还有防备‘我们’的心理。从它的目光中可看出鸽子对人类的乞求,乞求人类帮助它。
(三)师导:在对鸽子的描写中是什么细节深深地打动我们?(是鸽子的眼神)
用极俭省的笔墨把人写活了,可以采用“画眼法”,同样用在动物身上也如此。通过眼睛这个窗口,可以洞察内心思想。下面,让我们与鸽子这只可爱的小生灵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请大家发挥一下丰富的想象力,让鸽子与人类完成一组对话。同桌合作完成。
(模拟:一人就是那之受伤的鸽子,另一人就是我们人类。)
友情提醒:进入情境,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
想象一:
鸽子:亲爱的人啊,我已经有了宝宝,请你仁慈一点,不要伤害我们。
人类:可怜的小生命,不要担心,我不会伤害你的。
想象二:
鸽子:又碰到了你们人类,你会象刚才那个粗鲁的人一样吗?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人类:你伤到哪里了,不要慌张,安心点,不是所有的人类都会伤害你们的。
想象三:
鸽子:好心的人,求你发发慈悲,不要过来,不然你会伤害到我的宝宝的。
人类:我为我们的粗鲁行为感到很抱歉,你放心,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
教师小结:从鸽子与作者的心灵的交流中,大家营造了人和动物相处时一种怎样的境界?(温暖、温馨、和谐、祥和,驯美的鸽子唤起了人内心深处的一份柔情,人与鸽子和谐相处,温馨动人。)
(四)师导: 作者不封阳台仅仅是因为这只受伤的鸽子吗?(板书:外因)不关阳台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要缘于他本身的一种对人与自然这个问题的思绪,那是什么
讨论感悟:
板书:人类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因)主旨
五、风景这边独好(品味语言)
文章语言很美,下面让我们敲开文章语言的外壳,去采撷作者思想的珍珠。找出能体现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
总结:通过同学们对课文语言的赏析,不仅体会到了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特色,,也进一步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明白了“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六、敢问路在何方(拓展感悟)
师: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吗?我们来看一下社会调查。
看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让我们看看人类对大自然都做了些什么?
[欣赏自然灾难和环境污染的图片]
面对人类的种种冷酷无情,贪婪自私的行为,自然界又怎样发出了痛苦的倾诉?
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是大自然对人类痛苦的哭诉;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对人类痛苦的哭诉. 如:天空冒着浓烟,河水发黑变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土地日渐荒漠,沙尘暴不停肆虐,温室效应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它们仅仅在向人类发出呐喊,哭诉吗?
材料探究: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只有植物与动物,它们和平安静中相安无事。近2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这种高级生物。他们学会了用斧锯来使各种植物随心所欲地为我所用,会足智多谋地将各种动物变为盘中风味各异的美餐……人类天真地以为自己的生存空间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拓展并永无止境。
然而我们周围却一幕幕地上演:
森林过度砍伐导致山洪暴发,海啸肆虐;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据统计2、5万人死于水污染,2、2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等等,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远的不是说,单就今年上半年,北京已被沙尘暴光顾11次,4月18日一夜之间,京城就“下土”约30万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有识之士的重视与思考。
探究结果:对于人类的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大自然正以独特的方法报复人类,人类将自取灭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势如此严竣,人类无法选择,怪不得作者说,人只能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为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
师:那么,我们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作者为了鸽子不受惊扰,保持与自然的接触,他不封阳台;儿子可以帮鸽子做窝,提供晚餐。我们怎样学习他们那样“爱护所有的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请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师生共同认识:
1、我们人类应该不乱砍乱伐,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多跟动物接触,平时多种植树木。
2、我们学生还应该做到不践踏草坪,提高素质。
3、还有不污染水资源,不猎杀珍禽,善待小动物。
4、我们还要多种树木花草,建立生态保护区,比方说我们盐城的丹顶鹤保护区等等。为这些动物、植物的生存提供适应的环境。
……
结语: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也要珍惜那些与我们同处于同一片晴空下的无言的生命!我们必须改变对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即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开放人与自然界封闲的阳台,自由地呼吸大自然的气息,聆听大自然和谐的乐章。如此才能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最后,用一幅对联结束我们本节课,将爱洋溢于心间,让自然露出笑脸。
七、作业超市:
一、请同学们把自己爱护动物的想法或做法用下面这种句式表达出来。
1、我希望,芦苇丛中,不再听到丹顶鹤凄厉的叫声;我希望,__ _____________??
2、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 。
3、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那 ,那 ,那 ,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联系所看图片造句。例如:灰暗的天空、浑浊的溪流、遍地的残骸、殷红的血迹)。
板书:
明天不封阳台
杜卫东
一只受伤的鸽子(外因)
封阳台 封吗? 先不封阳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