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7 11: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一、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
B.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只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C.沉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B.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C.海水“制碱”是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过滤,加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得到纯碱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
B.粗盐提纯实验中,共四次用到了玻璃棒
C.复分解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发生改变
D.若20℃时,10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36gA物质,则20℃时A的溶解度为36g
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O2气体并用排空法收集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是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滤液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5.“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需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加热至高温时的溶解度
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的产率将偏低
C.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操作Ⅴ中,需加热至液体中有大量固体出现为止
6.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能实现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B.用天然气替代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作燃料,可解决温室效应
C.可按溶解、结晶、过滤的操作顺序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D.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可有利于气体的收集
7.如右图所示,滴管中有液体甲,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后,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同时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固体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固体
C.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D.一定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8.为除去粗盐中的MgC12、CaCl2和Na2SO4,将粗盐溶解后操作如下: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盐酸;⑥蒸发结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顺序颠倒不影响除杂效果 B.④⑤顺序颠倒不影响除杂效果
C.除杂过程中共发生5个复分解反应 D.最后得到的NaC1固体质量与原粗盐中的NaCl质量相等
9.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0.除去KCl溶液中MgCl2、CaCl2和K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K2CO3溶液;④加过量的KOH溶液;⑤加适量稀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④② D.④①③②⑤
1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BaCl2和CaCl2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是85%
12.山东省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图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是利用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B.除去粗盐中Ca2+、Mg2+、过程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Ⅲ、Ⅳ、Ⅴ的主要目的是富集并提纯氯化镁
D.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1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和,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的溶液,③加入过量的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其中操作③的作用是( )
A.只除 B.只除 C.除和 D.除和
14.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 B.一定含有K+、Mg2+、Cl-、SO42-
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二、填空题
15.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晒盐”。日晒、风吹等自然条件都有利于盐田法提取粗盐,这种使物质结晶的方法属于______。
(2)电池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更是以其高效、清洁、环保等优点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氢氧燃料电池的主要能量转换是______。
(3)调味品“加铁酱油”中铁元素一般以亚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是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的,将汽油喷成雾状的理由是______。
16.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SO4杂质得到NaCl晶体的操作有:①加过量Ba(OH)2溶液;②加过量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稀盐酸;⑤蒸发结晶。
(1)操作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
(2)写出加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加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17.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需要使用纯净的氯化钠。为了除去粗盐中的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需要进行下列操作(未排序):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盐酸;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
(1)过滤用到了相关物质的哪种性质将它们分离开?______。
(2)写出一种能达到目的的操作顺序(注: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______。
(3)与原粗盐中氯化钠相比,写出一个能引起氯化钠质量增加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NaHCO3 C.C2H5OH D.CH4 E.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
③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___;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_;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19.某工业园区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 Cu2+、Fe3+、C1- 、OH-、NO3-六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三种,乙厂含有另外三种,两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当地水质带来产重影响。某课外实践小组对两厂废水进行实地检测,发现甲厂废水星碱性。
(1)甲厂废水中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2)经课外实践小组多次实验,发现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这些离子分别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______两种物质(填化学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20.通过实验鉴别稀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五瓶无色溶液,有关实验如下:
(1)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并据此将其标记为A组,余下的溶液标记为B组。
(2)任取A组中的一种溶液,分别与B组的溶液一一混合,若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了气泡,至此已有__________种溶液已被鉴别出来;
(3)再将已鉴别的__________溶液分别滴加到未鉴别出的溶液中,即可完成鉴别实验。
(4)将上述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产生气泡,最后只得到了无色溶液。
①此无色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②为确定所得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_____。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Ba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填标号)
A 蒸馏水 B 饱和NaCl溶液 C 饱和NaOH溶液 D 饱和BaCl2溶液
(4)将60kg含10%NaCl的黄卤和55kg含40%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_____kg。
22.为了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三种杂质。小明设计如图所示操作流程。
(1)操作⑤后得到的沉淀成分是哪些?
(2)操作⑥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23.实验小组以粗盐(杂质为CaCl2、MgSO4和泥沙)为原料制取精盐(纯氯化钠晶体)。
(1)第一步:取一定量的粗盐,加水溶解后,采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泥沙。然而小组成员发现,承接滤液的烧杯中,液体仍旧浑浊,请你帮他们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___(说出一种即可)。
(2)第二步:为了除去食盐水中含有的CaCl2和MgSO4两种可溶性杂质,并获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可选用的实验操作有:①加过量Na2CO3溶液;②加过量Ba(OH)2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过滤;⑤蒸发结晶。请你将能达到目的的步骤顺序用序号标出_____________(不重复步骤)。[提示:Mg( OH)2、BaSO4、BaCO3、CaCO3难溶于水]
(3)小组成员猜测过滤后加盐酸前的滤液成分,认为其中一定含有两种杂质,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步骤与现象验证他们的猜测。(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___。
24.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 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 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 BaCl2、NaOH、Na2CO3 的顺序还可以改变吗?若能改变则写出改变的顺序,若不能改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⑴“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目的是______,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⑶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B 2.D 3.C 4.B 5.A 6.C 7.C 8.A 9.C 10.D 11.D 12.A 13.D 14.C
15.(1)蒸发结晶(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Fe2+(4)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16.(1)玻璃棒(2)(3)除去OH-和(或除去NaOH和Na2CO3)
17. 溶解性 ③⑤①②④⑥(或⑤①③②④⑥或⑤③①②④⑥)
18. D A C B E 煮沸 复合肥 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 乳化
19. OH-和K+ 氯离子,硝酸根离子 OH-,Fe3+,Cu2+ KCl和KNO3
20. 稀盐酸、NaCl溶液(或HCl、NaCl)(只答1个对的,得0.5分,有错不得分) 3(或三) Na2CO3溶液 CaCl2、NaCl(只答1个对的,得0.5分,有错不得分) 取样,加入石蕊溶液
21. 蒸发结晶 B 28
22.(1)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
(2)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3.滤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加水溶解的粗盐过于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本来就是脏的(答出一点即可) ②①④③⑤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Na2CO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还含有NaOH
24.2NaOH+MgCl2=Mg(OH)2↓+2NaCl BaCl2、Na2CO3、NaOH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5. (1) 过滤 引流 (2)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CaCO3 (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