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8.紫藤萝瀑布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菊花
玫瑰花
百合花
向日葵
紫藤萝瀑布
1
文学常识
自学互研
主要作品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北京人。当代女作家。
代表作有《弦上的梦》《三生石》《西湖漫笔》《红豆》《铁箫人语》等。
2
生难字词
(1)字音
迸溅(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 )
bèng
jīn
qióng
qiú
(2)词义
【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向四处溅。
多而密。
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孤独,没有依靠。
逗引,招惹。
忍不住笑。
形容鲜美的酒。
文中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整体感知
点击播放课文音频
1.朗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层次。
文章围绕 来抒发感情:
看花(1~6)
___________
紫藤萝花
忆花(7~9)
悟花(10~11)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悲痛
释然、宁静
因为家庭遭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合作探究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十多年前家门外有一大株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改种了果树。
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况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也随之起伏波动。
2.联系历史背景,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枯萎,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3.怎样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
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4.“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积小流以成江河
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灿烂辉煌。
5.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
现在花开的繁盛
对比
花的生机盎然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
人的不幸遭遇
类比
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6.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
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了一下,没有声色俱厉地批判。
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带过而已……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
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细读课文
1.读第1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与文末“不觉加快了脚步” 相呼应。
点出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吸引的过程
推测一下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散步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了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她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用一个字(词)概括其特点,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色
形
态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的?
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生长。”
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下面的待放。”
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带着尖底的舱。”
花瀑
花穗
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
4.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的?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先写花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
味。(通感)
5.在语言上,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形象、生动地写出藤萝花色彩上的特点。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比喻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神态。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行为,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和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拟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以静态写花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花开的繁盛。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
6.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篇文章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叙述的,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都要细细观察。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到她既纵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并非在写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可爱美好。但凡写作,总得有想象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课堂小结
总结课文
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大家可以进行交流,并说出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