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检测(原卷版)
一、单选题
2020年6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办了“2020年度会员特别会议”。下图为“亚洲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博鳌论坛召开地中国海南省位于()
A. 南亚 B. 东亚 C. 中亚 D. 西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东亚各国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下列属于东亚的国家有()
A. 俄罗斯、智利、日本 B. 朝鲜、菲律宾、越南
C. 日本、韩国、蒙古 D. 新西兰、韩国、美国
读亚洲简图,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北、东、南三面被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环绕
B. ①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C.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没有寒带
D.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 B.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的生活
C. 多地震,帐篷有利于防震 D. 雨水多,河湖多
观察亚洲位置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①亚洲西邻A——欧洲 ②亚洲位于B——非洲的东南方向 ③西经120°经线穿越C——亚洲的西部 ④亚洲濒临D——北冰洋、E——太平洋、F——印度洋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亚洲大致位于11°S—81°N之间,据此不能推断出()
A. 亚洲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 亚洲跨南、北半球
C. 亚洲跨东、西半球 D. 赤道穿过亚洲
下列有关亚洲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人口多,需求的粮食增多,可以开发更多的耕地,对环境的发展是有利的
B.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C. 目前亚洲的人口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正相适应
D. 亚洲庞大的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发展只有促进作用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大区域。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图1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会标,图2为亚洲范围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在图1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
A. 举办对话大会的国家有六个 B. 按照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区
C. 在六个不同的城市举办 D. 对话大会交流的语言有六种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积最大以外,还有以下哪些原因()
①东西距离最长 ②跨经度最广 ③跨纬度最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读“亚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A. 欧洲、非洲 B. 非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大洋洲
亚洲濒临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亚洲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据此回答下题。
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
A. 地形 B. 地形、河流、气候
C. 地形、河流 D. 地形、河流、植被、气候
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
B.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C. 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但河流都比较短小
D.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北京某学校国际班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为促进同学们之间相互了解,尽快融入班集体,在学期初学校召开了“友谊拉近你我距离”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同学说:“我家乡所在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该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下列关于甲同学家乡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活在该大洲的人全都是黄色人种
B.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 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D. 各国经济发展较平衡,地区差异不大
乙同学说:“我来自‘咖啡王国’,狂欢节和桑巴舞是我国文化最大众化的表达形式,并且还拥有世界上最繁茂的热带雨林。”乙同学可能来自
A. 澳大利亚 B. 巴西 C. 美国 D. 印度
下图甲、乙、丙、丁四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甲、乙两地居民说阿拉伯语。丙地位于佛教创始地。丁地是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市中心。读图回答下列题。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是
A. 四地的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 丙地终年多雨
C. 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 丁地夏季干燥
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上,该半岛名称是
A. 印度半岛 B. 山东半岛 C. 朝鲜半岛 D. 阿拉伯半岛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聚落和民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地势平坦,聚落稠密 B. 乙地房屋墙厚窗小,利于隔热
C. 丙地房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D. 丁地高楼林立,商店、学校众多
二、综合题
阅读下图图1-图3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________洋。赤道穿过南部,_______(纬线)穿过北部。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________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据图3,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亚洲河流的流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服饰或民居等生活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就半球位置来说,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和________(南北半球)。
(2)亚洲在西北方向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A________洲为界;西南方向以苏伊士运河与B________洲为界;南面隔海与C________洲相望;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D________洲为界。
(3)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4)依据图示分析,亚洲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
A.26°E—170°W B.60°E—180°
C.11°S—81°N D.0°—70°N
(5)就亚洲分区划分来说,图中的a属于________,b属于________。
(6)导致图中①②两地不同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检测(解析版)
一、单选题
2020年6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办了“2020年度会员特别会议”。下图为“亚洲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其中博鳌论坛召开地中国海南省位于()
A. 南亚 B. 东亚 C. 中亚 D. 西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东亚各国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下列属于东亚的国家有()
A. 俄罗斯、智利、日本 B. 朝鲜、菲律宾、越南
C. 日本、韩国、蒙古 D. 新西兰、韩国、美国
【答案】B、C
【解析】1. 我国位于东亚,因此我国海南省也位于东亚,B正确。
2. 位于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据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读亚洲简图,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北、东、南三面被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环绕
B. ①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C.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没有寒带
D.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北、东、南三面被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环绕。①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 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 B.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的生活
C. 多地震,帐篷有利于防震 D. 雨水多,河湖多
【答案】A
【解析】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生活在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宽大的袍子有利于散热,帐篷拆卸方便,适合游牧生活。
观察亚洲位置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①亚洲西邻A——欧洲 ②亚洲位于B——非洲的东南方向 ③西经120°经线穿越C——亚洲的西部 ④亚洲濒临D——北冰洋、E——太平洋、F——印度洋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读图可知,亚洲西邻A欧洲;B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方向,亚洲位于非洲的东北方向;东经120°经线穿越C亚洲的东部,西经120°经线并没有穿过亚洲;亚洲北临D北冰洋,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
亚洲大致位于11°S—81°N之间,据此不能推断出()
A. 亚洲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 亚洲跨南、北半球
C. 亚洲跨东、西半球 D. 赤道穿过亚洲
【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题干未提到亚洲所跨的经度范围,所以不能推断出亚洲跨东、西半球。
下列有关亚洲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人口多,需求的粮食增多,可以开发更多的耕地,对环境的发展是有利的
B.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C. 目前亚洲的人口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正相适应
D. 亚洲庞大的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发展只有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亚洲人口多,需求的粮食增多,但是也不能大量地开垦更多的耕地,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亚洲众多的人口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的压力;目前亚洲的人口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不协调;亚洲庞大的人口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也造成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负面问题。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大区域。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图1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会标,图2为亚洲范围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在图1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
A. 举办对话大会的国家有六个 B. 按照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区
C. 在六个不同的城市举办 D. 对话大会交流的语言有六种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积最大以外,还有以下哪些原因()
①东西距离最长 ②跨经度最广 ③跨纬度最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B、C
【解析】8. 由题意可得,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按方位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六大区域。图中有六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它代表的意思是亚洲的六大地理单元。
9.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南北跨纬度最广;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读“亚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A. 欧洲、非洲 B. 非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大洋洲
亚洲濒临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答案】A、B、C
【解析】10. 略11. 略12. 略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亚洲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据此回答下题。
歌词中提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
A. 地形 B. 地形、河流、气候
C. 地形、河流 D. 地形、河流、植被、气候
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
B.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C. 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但河流都比较短小
D.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答案】D、B
【解析】13. 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从歌词中找出描述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字词。山-地形、河-河流、莽原-植被、风-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 从地形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从河流看,亚洲地域辽阔,孕育了众多长河和大河;从气候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加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北京某学校国际班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为促进同学们之间相互了解,尽快融入班集体,在学期初学校召开了“友谊拉近你我距离”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同学说:“我家乡所在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该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下列关于甲同学家乡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活在该大洲的人全都是黄色人种
B.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 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D. 各国经济发展较平衡,地区差异不大
乙同学说:“我来自‘咖啡王国’,狂欢节和桑巴舞是我国文化最大众化的表达形式,并且还拥有世界上最繁茂的热带雨林。”乙同学可能来自
A. 澳大利亚 B. 巴西 C. 美国 D. 印度
【答案】A、B、B
【解析】
15. 结合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A.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以及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A错误。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正确。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C错误。
D.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D错误。
故选B。
17. 从材料中的“咖啡王国”、“狂欢节”、“桑巴舞”、“最繁茂的热带雨林”可知,乙同学可能来自巴西,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下图甲、乙、丙、丁四地都在北回归线附近。甲、乙两地居民说阿拉伯语。丙地位于佛教创始地。丁地是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市中心。读图回答下列题。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是
A. 四地的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 丙地终年多雨
C. 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 丁地夏季干燥
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上,该半岛名称是
A. 印度半岛 B. 山东半岛 C. 朝鲜半岛 D. 阿拉伯半岛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聚落和民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地势平坦,聚落稠密 B. 乙地房屋墙厚窗小,利于隔热
C. 丙地房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D. 丁地高楼林立,商店、学校众多
【答案】C、D、A
【解析】18. 略
19. 略
20. 略
二、综合题
阅读下图图1-图3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________洋。赤道穿过南部,_______(纬线)穿过北部。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________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据图3,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
(4)亚洲河流的流向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服饰或民居等生活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
【答案】(1)印度洋 ,北极圈(北纬66.5度);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降低,纬度因素;
(3)1,高原和山地,中部高四周低;
(4)呈放射状由中部向四周流或由中部流向四周
(5)亚洲各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如图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景观,这里气候寒冷,人们的服饰厚实,出行用狗拉雪橇;图乙的是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居民,这里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房屋墙体薄、屋顶坡度大,人们的衣着单薄、喜欢用水来降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亚洲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亚洲地域辽阔,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印度洋。赤道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2)亚洲的气候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从②到③到④,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
(3)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据图3,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
(4)亚洲河流的流向的特点是呈放射状由中部向四周流或由中部流向四周。
(5)亚洲各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如图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景观,这里气候寒冷,人们的服饰厚实,出行用狗拉雪橇;图乙的是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居民,这里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房屋墙体薄、屋顶坡度大,人们的衣着单薄、喜欢用水来降温。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就半球位置来说,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和________(南北半球)。
(2)亚洲在西北方向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A________洲为界;西南方向以苏伊士运河与B________洲为界;南面隔海与C________洲相望;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D________洲为界。
(3)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4)依据图示分析,亚洲的纬度范围大致是 ( )
A.26°E—170°W B.60°E—180°
C.11°S—81°N D.0°—70°N
(5)就亚洲分区划分来说,图中的a属于________,b属于________。
(6)导致图中①②两地不同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1)东半球 北半球
(2)欧 非 大洋 北美
(3)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4)C
(5)南亚 西亚
(6)B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