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郑重(zhèng) 拜见(bài) 出租(zū)
B.伶俐(línɡ) 乌桕(jiù) 怒号(háo)
C.追悼(diào) 蓑笠(suō) 伽蓝(gā)
D.竹匾(biǎn) 正月(zhēng) 秕谷(b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只是无端的觉得这值是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的动物。(无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B.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参差;大约、几乎)
C.供祖像时供品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讲究:注重,很重视)
D.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概括了两种人的不同价值。
B.这句话说明了人都逃不脱死亡的结局。
C.这句话的前半句说明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虽然活着,但是会被人们打倒。
D.后半句说明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爷爷脸上的皱纹,记录了他饱经风霜的生活经历。
B.读书的时候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囫囵吞枣就行。
C.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D.妈妈常把影视演员的作品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5.对下列诗句停顿、重音、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
A.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
B.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嘲讽)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赞颂)
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赞扬)
二、填空题
6.照样子写出与戏曲有关的三字词语。
例:扮演反面角色叫唱白脸。
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叫_________。
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叫唱_________。
7.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 )
2.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
3.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
4.云锦也已皱蹙,凌乱……(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加上标点,变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在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拉车的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闰土这个名字。我知道国土和我仿佛年纪。(加入关联词,将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蜡烛”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谈论了并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
少年闰土(节选)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琼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 )一顶小毡帽,颈上( )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 )下愿心,用圈子将他( )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0.在选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
11.从“日日盼望”“好容易”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12.用上“之所以……是因为…”写出闰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14.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囚首垢面的鲁迅
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坚”。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
鲁迅,对于物质的索求,他是那样的微薄——穿久了的蓝布夹祆破了,要给他换新的,他不肯,补补又穿在身上。虽然夜间熬夜写作,饭莱也只是一两样普通菜蔬。不大吃鱼,因为他认为鱼的细骨太多,吃起来太费时,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太可惜了。可是,对于精神方面,他却是“苛索无度”,几至“席不暇暖”。常常到凌晨二三时才可休息,和衣倒下睡两三个小时,然后醒来抽根烟喝杯茶,继续写作。他头发长了可以不剪,衣服破了可以不换,但他把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书有点脏了,他会拂起自己的袖子就揩。朋友来了,别的什么都可以借,就是书不肯借,实在逼得狠了,就干脆将那本书送给朋友。
唯一的“不正当”爱好是吸烟,但吸的多是用烟叶卷起的廉价烟,偶尔得到一些好烟,也要与朋友一起分享。即便如此,他也嫌烟头留得过长,有点儿可惜。后来用上了烟嘴,烟头短到不能再吸了才丢弃。
鲁迅幼年丧父,靠母亲和姐姐给人洗衣度日月,所以物质上清苦点,于他已不算什么折磨,而要让这样一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去忍受精神的贫乏与困苦,那是万万不可,他说,人生最苦痛的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走。所以,他沿着他的梦想一路执着地走了下去——他哪里是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上了,就像一幢巨大建筑,总是由零碎的一石一木累叠而起。
虽然囚首,虽然垢面,但先生的心灵,永远是清水一滴。
15.“囚首垢面”是形容不注意仪容,作者着力写鲁迅“囚首垢面”的用意是
__________
16.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文章中哪句化用了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 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17.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中提到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为的是表现他“横眉冷对”的精神。
B.鲁迅先生不大吃鱼,因为他一般只吃普通的饭菜。这又一次表现了他的生活简朴。
C.在众多纪念鲁迅的文章中,本文可谓角度独特,用他对物质的微薄索求来衬托其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崇尚。
D.鲁迅先生之所以过着“囚首垢面”的生活,是源于他幼年清苦生活的熏陶。
18.请你简要概述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园地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次微笑,幸福是一次感动,幸福是一次震撼;幸福是爸爸的关爱,幸福是妈妈的呼唤,幸福是朋友的祝福……写写生活中让你感到幸福的人、事、物。题目自拟,要求句子通顺,内容具体,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4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有误的是C项。追悼diào——dào 伽蓝gā——qié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所在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本题中解释有误的是B项,“参差”意思是不一致,不整齐。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句子意思理解。
我们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的表意和深意。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通过对比,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并不是为了说明人逃脱不了死亡。故B说法错误。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解释和辨析,结合语境的特点进行辨析和理解。本题中运用不恰当的是B项。
A项:饱经风霜:饱:充分地。风霜:风和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B项: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不符合原文的语境。
C项:清清楚楚:意思是清晰明白有条理。
D项:张冠李戴: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完成本题要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确定朗读的语气。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就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本题中有误的是C项,“他活着”从意思上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停顿。如果是“他/活着”,强调了“活着”的这种状态,意思发生了改变。
6. 跑龙套 对台戏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中有关戏曲的识记能力。
跑龙套:(动)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7. 扩大 明亮 前进 整齐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反义词。
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1.缩小,意思是使在规模、数量、范围或数目上减少。反义词是扩大、放大。
2.昏暗,意思为阴暗不明。反义词是明媚、豁亮。
3.退缩:向后退或缩;畏缩。反义词是进展、前进。
4.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反义词是整齐、整洁。
8.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在于队员们是否齐心协力。##这场篮球赛的胜利,关键在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给句子加标点。
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可以变成意思不同的句子。
第一种: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表示今年好,不用打官司;
第二种: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表示今年不好,要打官司。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两面对一面,应改为两面对两面或者一面对一面。
改为: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在于队员们是否齐心协力。或者:这场篮球赛的胜利,关键在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9. 拉车的说,他家离这儿不远,那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我不但知道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蜡烛在一旁静静地流着眼泪。 他看了并且谈论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①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②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③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等等。
2.合并句子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句子,合并为一个长句,且合并后的长句语句通顺,句意明确,同原来两个或多个单句共同表达的效果相同。本题中,我们可以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合并为一个长句,且合并后的长句语句通顺,句意明确。
3.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本题中,同学们可以用“蜡烛”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本题中,原句词语排序不当,应该先“看”,再“谈论”。
10.戴 套 许 套
11.“我”盼望与闰土见面的心情非常迫切。
12.之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是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13.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4.闰土朴实健康、活泼可爱。
【解析】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填空,填上合适的动词即可。
从“一顶小毡帽”可知,填“戴”
从“银项圈”可知,填“套”
从“下愿心”可知,填“许”
从“用圈子将他”可知,填“套”。
11.
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日日盼望”天天盼望的意思。体现了“我”见到闰土的急切心情。“好容易”中可体会到“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用上“之所以……是因为…”写出闰土名字的来历。
从“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可知,用上“之所以……是因为…”写出闰土名字的来历。即:之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是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外貌描写方法的理解。
从“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知,这是闰土的外貌描写,写出闰土的简朴活泼。
14.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依据原文作答,“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写出闰土的朴实,“见人很怕羞”写出闰土的腼腆,“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表明家人对闰土的疼爱。
15.刻画其朴素节俭的形象,说明他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运用到写作中去了
16.他哪里是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上了
17.C
18.鲁迅对物质的索求非常微薄,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他把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因此过着“囚首垢面”的生活。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作用。
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具体分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干表述为“就全文来看,作者着力写鲁迅的“囚首垢面” 的形象巧妙突出鲁迅先生的勤俭朴素,对于塑造其形象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也突出鲁迅先生对于精神的追求,显示出其人生独特的生命价值。
16.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从“他哪里是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上了”可知答案。
别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出自短文《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项“为的是表现他横眉冷对的精神”错,这里主要表现鲁迅先生痴迷于写作,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细节问题;
B项:不只表现了他的生活俭朴,更表现了他珍惜时间。
D项:鲁迅先生之所以过着“囚首垢面”的生活,说明他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运用到写作中去了。
18.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①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②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③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顺序所写。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举例:《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文章的主旨。④标题追溯法:以内容命名的文章,根据标题阅读就可以获知主旨。举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旨。⑤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旨。举例: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旨。
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讲述的是鲁迅对物质的索求非常微薄,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他把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因此过着“囚首垢面”的生活。
19.
幸福
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有人说:“幸福是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人说:“幸福是世人友善的赞许。”有人说:“幸福是寒冷中的一杯热咖啡。”我觉得幸福是同学之间无私的友谊。
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难住了,左思右想,就是做不出来。眼看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出去上自由活动课了,更急得我抓耳挠腮,满脸通红。好朋友阿闻看到我还在埋头“苦战”,连忙走过来查看情况,看到我原来是被难题卡住了,便热心地说:“我讲给你听吧!”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连点点说:“好的,好的。”于是,他立刻坐到我的旁边耐心地给我讲解,可是我还是不太理解。一会儿,教室里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其他同学们都走光了,于是我让他也先出去上活动课,自己再好好地想想。可是他坚定地说:“帮忙就要帮到底,你还没理解,我怎能先去玩呢?你别着急,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你一定能弄明白的。”听着他安慰的话,我的心立刻不紧张了,脑袋也灵活了许多。他又拿起笔耐心地在纸上一步一步地分析给我听,我终于弄懂了。等我做完题准备向他道谢时,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我的眼前。多好的同学啊,在我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在我要向他道谢时,他却默默地离开了。顿时一股幸福的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看幸福就这么简单,它就在我们每时每刻的呼吸中。让我们在同学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在接受幸福的同时,也给予别人幸福吧!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幸福”的感觉经常让我们心醉,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有关于幸福的事去写,如父母的关爱、老师有关选好材后构思习作。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这件令你感到幸福的事情。注意: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