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同步达标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梗(gěn)概 鲈(lú)鱼 骡(luó)马
B.履( jī)齿 忠仆(pú) 柴扉(fěi)
C.抽噎(yē) 蝎(jiē)子 迢(tiáo)迢
D.咔嚓(chā) 账簿(bù) 叙(xù)述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3.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 )
A.28年 B.29年 C.30年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失去那份工作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我找到了我更喜欢的职业。
B.努力程度不同,学习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C.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真是一群乌合之众。
D.他孤身一人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十三年,真是不可思议。
5.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面不改色地对“星期五”说:“不要怕,我去对付他们。”
B.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呼天抢地的掌声。
D.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鲁滨孙乘坐的轮船被海浪打翻了。
二、填空题
6.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天( )海( ) 前所( ) ( ) 荒无( ) ( )
重( )天( ) 与( )隔( ) 焉知非( )
1.无论远在( ),还是近在咫尺,我和好朋友之间的情谊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2.昔日( )的大沙漠,如今变成了繁华的石油城。
7.课文回放。
(1)课文《 鲁滨孙漂流记 》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件事。
(2)鲁滨孙身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贵的品质。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滨逊被“星期五”喊醒。(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孤岛英雄——鲁滨逊,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请列举鲁滨逊在荒岛所遇到的困难 (三个方面即可),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小天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总的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①( )在这样的处境中,①( )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②( )的事情。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③( )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10.请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抄写在下面的图形里。
11.精挑细选。(按顺序把下列词语恰当地选填进文中的( )里,填序号)
①A.即使……也…… B.尽管……还……
②A.聊以自慰 B.聊以解嘲 ③A.一心一意 B.聚精会神
12.细读画线句子,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我的这种心思”指什么呢?此时的鲁滨孙对自己的处境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首先,我感到目前居住的地方不太合适。一则因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二则附近没有淡水。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4.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择搭帐篷的场地。 B.在草地上搭建帐篷。
C.制作短梯翻越篱笆。 D.把粮食等东西都搬进帐篷。
15.把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补充完整。
( )—插木桩—( ) —( )
16.阅读短文,对比鲁滨逊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梗(gěng)概
B.柴扉(fēi)
C.蝎(xiē)子
2.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的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3.A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积累情况。
根据作品得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一直到第二十八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变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C.乌合之众: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此句“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
5.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坚强不屈: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呼天抢地:高声喊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根据词语的含义,可以知道C项的“呼天抢地”形容掌声是不合适的,可以改成“排山倒海”。
6. 涯 角 未 有 人 烟 见 日 世 绝 福 天涯海角 荒无人烟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1.本题填入“天涯海角”,指不论在远方还是近在咫尺,我和好朋友之间的情谊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2.本题填入“荒无人烟”,指曾经的大沙漠十分荒凉,没有人家,如今变成了繁华的石油城。
7. 时间 岛上遇险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勇敢坚毅 勤劳善良 积极乐观 富于智慧
【解析】
【分析】
【详解】
(1)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文中写了这几件事:流落荒岛→建房定居一养牧种植→救“星期五”一回到英国。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滨孙的坚强毅力、勇敢面对的可贵品质。
8. “星期五”把鲁滨逊喊醒。 但我不得不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没有必要介意。
【解析】
【详解】
(1)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
“事物1”是鲁滨逊;“事物2”是“星期五”;“怎么样”是喊醒。将这变换位置即可。
(2)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互换。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句子中要有两个否定词,如:“……非……不可”“没有……不……”“……不能不……”“……不得不……”,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
例句的肯定词是“必须”将其改为否定词即可。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9.示例:(1)没有住处,发现一个小山坡的前面有一块平地,就在一块平地的石壁前划了一个半径为十码的半圆圈,先沿着那圆圈安上两排顶上削得尖尖的木桩,盘上缆索,外面加上草皮,就修成了一个牢固的围墙或堡垒。(2)没有桌子、椅子之类的家具,先伐倒一棵树,用斧头把它的两面削平,削成一块板子的样子。用这种法子,用了几个月时间做成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3)生病了发了很凶的疟疾,就用烟叶治病。(4)没有盛流质的容器皿,就烧制泥锅、泥罐……
【解析】
【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中故事情节识记,我们要在平时认真阅读名著,在复习时,还应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做梳理,并能用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①没有住处,就在小山坡一块平地的石壁前划了一个半圆圈,先沿着那圆圈安上两排木桩,盘上缆索,外面加上草皮,修成堡垒。②没有桌子、椅子之类的家具,先伐倒一棵树,把它的两面削平,花了几个月时间做成了桌子和椅子。③生病了,发了很凶的疟疾,就用烟叶治病。
10.消极——积极 好处——坏处
11.A A A
12.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13.“我的这种心思”指的是如何走出荒岛,此时的鲁滨孙对自己的处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他想着要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文中的两组反义词为:消极——积极、好处——坏处。
11.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①本题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在这样的处境中”,后面分句说明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所以用“即使……也……”。
②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聊以解嘲:姑且用来解脱被人嘲笑的事情。
文中形容鲁滨逊姑且用来安慰自己,应选择“聊以自慰”。
③一心一意:形容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地只做一件事。
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文中形容鲁滨逊,一门心思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应选择“一心一意”。
1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要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
依据课文内容可知,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不幸中不能坐以待毙,要在不幸的处境中找到自己的有幸,把坏处和好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的面对,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要勇敢、乐观、自信地面对困难,不能向困难低头。言之有理即可。
13.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说的是“我”已经不再想着如何走出荒岛,不再消极的面对生活。“我的这种心思”指的是如何走出荒岛。
由“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种心思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可知此时鲁滨逊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决定将消极的心态转为积极的心态,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14.B
15. 画半圆 堆缆索 支撑缆索
16. 第一,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第二,附近没有淡水。 第一,卫生、有淡水;第二能遮阴;第三,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能看到大海。
17.鲁滨逊充分利用船上的材料搭建住所,说明他富有创造力;鲁滨逊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由此可见鲁滨逊考虑问题全面而又周到,充满智慧。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仔细阅读文章,从“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及“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可知本文讲的是搭建帐篷前的准备及过程。所以B选项正确。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结合句子“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和句子“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可概括出搭建帐篷的过程。
16.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掌握。结合文章第一、二段概括出答案。
17.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从他寻找的搭建帐篷的地点可知他是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从“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可知他是个聪明能干、充满智慧的人;鲁滨逊充分利用船上的材料搭建住所,说明他富有创造力;鲁滨逊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由此可见鲁滨逊考虑问题全面而又周到,充满智慧,聪明能干,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