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7*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同步达标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几百次的失败,试验终于成功了,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B.渔船都扬起白帆,往来拉网,仿佛是成群结队翩翩飞舞的白蝴蝶。
C.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缓步走来,他看上去气宇轩昂,非常富有。
D.他是个健谈的人,跟朋友讲起故事来总是滔滔不绝。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wā) 酝酿(niànɡ) 亢奋(kàng) 忍俊不禁(jīn)
B.迸溅(bèng) 澄清(chénɡ) 畸形(jī) 惟妙惟肖(xiāo)
C.琐屑(xiè) 地壳(ké) 萌发(méng) 中流砥柱(dǐ)
D.嫌恶(wù) 阔绰(chuò) 招徕(lái) 销声匿迹(n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B.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C.听了这段报告,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D.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流落到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B.汤姆只要一跟人说起他探险的经历,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C.遇到困难,我们要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点部分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
A.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B.柳树姑娘摆成整齐的一队,站立在河边,任由春风抚摸着如长发般柔顺的枝条。
C.心灵是一方广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二、填空题
6.辨字组词。
侧( ) 蓬( ) 喧( ) 筝( )
铡( ) 篷( ) 暄( ) 挣( )
7.补充词语,并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诚心诚( ) 衣( )褴褛
灯( )通明 欣喜若( )
( )不绝 成群( )队
1.弟弟____________地向哥哥道歉,哥哥就原谅了弟弟。
2.整个小镇____________,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
仿写:__________一 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 )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 )找不到这条通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9.再读一遍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课文中的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10.《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以____________为线索,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11.选文写了汤姆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次历险。
12.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13.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汤姆的诡计
波莉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干一会儿就心灰意懒了。他想到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快乐地走过,而且嘲笑他星期六还得干活,他急得团团转。他想用玩具诱惑伙伴们替他刷墙,可这些家当还不够换取半小时的自由。
正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很妙的主意。他拿起刷子,心平气和地干起活来。班恩拿着个大苹果走过来,凝视了片刻,说:“嗨,你真倒霉!星期六还得干活。”汤姆对那只苹果馋涎欲滴,却不动声色。他俨然艺术大师,上下打量刷过的地方。煞有介事地进行润色。“喂,我去游泳,你去不去?”
汤姆把刷子蘸满石灰,像美术家一样来来回回地刷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我倒更喜欢干这个,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说着,退后几步看看退后几步看看效果如何。
班恩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他注意着汤姆的一举一动,越来越产生了兴趣。“喂,汤姆,让我刷一会儿。”班恩说。
“不行!不行!你没有见波莉姨妈对这围墙有多么讲究!一定要刷得非常仔细。我想,在一千个或许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能干好这活的孩子来。”“真这样吗﹖多有趣!就让我试试吧。汤姆,我会很仔细的。”“好——不行,班恩,我怕你——”“我这苹果给你。”
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
班恩在太阳下干得满头大汗,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坐在附近阴凉的地方,啃着苹果。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想过来嘲笑一下,却一个个留下来刷墙了。并且还得以一个心爱的玩具为代价。
活儿一小时接一小时地干下去。下午快过一半时,汤姆发财了。他得到了一个风筝、十二粒弹子、一个可以透光的蓝色玻璃瓶……这段时间他过得愉快又清闲,许多孩子陪着他。围墙刷了三层浆,要是他的灰浆没有用完的话,全村孩子最心爱的东西可能都会被他骗光。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心灰意懒:__________ B.走投无路:__________
15.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 )(填序号)
A.星期六帮大人刷墙。 B.自己也能刷墙。
C.汤姆竟然想去刷墙而不想去游泳。 D.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
17.文中加点的“离了职的‘艺术家’”指的是( )。(填序号)
A.班恩 B.汤姆 C.刷墙工匠 D.波莉姨妈
18.结合短文内容把“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的心理活动具体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19.汤姆为了让伙伴们替他刷墙,想出了“诡计”,有人说他是个坏孩子,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欣喜若狂”的意思是: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成群结队”的意思是: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伍。“衣衫褴褛”的意思是:衣服破烂不堪。“滔滔不绝”的意思是:形容话多,连续不断,没完没了。C项,“衣衫褴褛”与“气宇轩昂”相矛盾,所以错误。本题选C。
2.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
A.菜畦(wā)——qí
B.惟妙惟肖(xiāo)—— xiào
C.地壳(ké)——qiào
3.C
【解析】
略
4.B
【解析】
略
5.D
【解析】
略
6. 侧面 蓬松 喧闹 风筝 铡刀 敞篷车 寒暄 挣扎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形近字注意从字的部首、偏旁、笔画多少、字义、字音等方面进行区分和记忆。比如:
“侧”和“铡”字音和部首都不同,“侧”读cè,“铡”读zhá。其他几组字部首不同,但读音相近。“喧”是口字旁,和声音有关。“暄”是日字旁,和温度有关。
7. 意 衫 火 狂 滔滔 结 诚心诚意 灯火通明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灯火通明:描述灯光火光将黑夜变得非常明亮。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完。
成群结队: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1.本题要形容弟弟真诚的向哥哥道歉,应选“诚心诚意”。
2.本题填入“灯火通明”,指小镇的黑夜变得非常明亮,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
8. 她 上学 照顾生病的母亲 如果 就 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句中是并列关系,仿写时注意前后的内容要合理,示例:爸爸一边看着报纸上的新闻,一边吃着早餐。
2.这道题考查学生关联词的掌握与运用。通读所给句子,可知这是假设关系,用假设关系关联词即可,注意还需要用这个词语造句。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9. 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路。 汤姆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因为他在黑暗的洞中不曾害怕,并且勇敢探索出路。
【解析】
【详解】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中“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路”让我感到汤姆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因为他在黑暗的洞中不曾害怕,并且勇敢探索出路。
10.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
11. 墓地历险 海盗历险 鬼屋历险
12.C
13.我觉得汤姆·索亚是个聪明、勇敢、富有爱心,敢于冒险的孩子。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1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文章“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可知,汤姆的三次历险为:墓地历险、海盗历险和鬼屋历险。
12.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的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13.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主人公汤姆聪明活泼,天真淘气;他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喜欢调皮捣蛋,打架逃学,出风头,谈恋爱;梦想着过上海盗式的刺激、冒险生活。读懂文章意思后可知,汤姆是一个聪明、勇敢、富有爱心,敢于冒险的孩子。
14. 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文中指汤姆不想刷墙,对刷墙毫无兴趣。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文中指汤姆除了刷墙,别无选择。
15.姨妈罚汤姆刷墙,汤姆设法让小伙伴们主动替他刷墙,而他自己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了一件又一件物品。
16.D
17.B
18.汤姆心里暗喜:哈哈,我这个主意多妙啊!你上当了吧!这么热的天,你慢慢干吧,我去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休息。
19.我认为他并不是坏孩子,因为他只是用了“激将法”让小伙伴帮自己做事,也没存心害别人,这恰恰反映了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解析】
14.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结合句子“波莉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干一会儿就心灰意懒了。他想到无所事事的孩子们快乐地走过,而且嘲笑他星期六还得干活,他急得团团转。”可知“心灰意懒”意思是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文中指汤姆不想刷墙,对刷墙毫无兴趣。
结合句子“正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有了一个很妙的主意。”可知“走投无路”意思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文中指汤姆除了刷墙,别无选择。
15.
本题考查文章內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姨妈罚汤姆刷墙,汤姆设法让小伙伴们主动替他刷墙,而他自己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了一件又一件物品。
16.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在上文中,汤姆说:“我倒更喜欢干这个,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所以题中的班恩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件事”应该是指“小孩并不是每天都有刷墙的机会的”。
1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结合上文“汤姆放下刷子,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心里巴不得这样。”可知“离了职的‘艺术家’”指的是汤姆。
18.
本题考查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根据具体的情景想象下汤姆心理的想法,写出汤姆诡计得逞之后开心的心理,合理即可。
19.
本题考查个性化的表达。根据文章内容,表达你的观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