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同步达标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同步达标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13: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同步达标练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革(gé)命 压迫(pò) 伺马迁(qān)
B.目标(biāo) 批(bǐ)评 李鼎铭(míng)
C.牺牲(xī shēng) 送葬(zàng) 炊事员(chuī)
D.鸿毛(hóng) 衰(āi)思 追悼(diào)会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3.下列加点字与“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可或缺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D.云霞明灭或可睹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季羡林先生那种朴实平和的___________,那种宽厚仁慈的___________,至今还在我心中留下_____________的印象。
A.品德 风度 深刻 B.习惯 态度 深远
C.品质 胸怀 深刻 D.习气 意志 深厚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 ,感受的是 ;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 ,重现的是 。
A.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B.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C.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D.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二、填空题
6.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剥削 鸿毛 解救 哀思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寄托 泰山 彻底 死得其所
五湖四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文悟法,学以致用。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讲___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___,第三、四句讲___________。句与句之问联系紧密,意思___________。
(2)联系所填的词语,我们更明确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_____。接受批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仿写句子)
(1)阳光照在叶子上,__________________
(2)雪花飘落在大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材料,完成练习。
“70后”的菲科问习近平主席:“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的国家的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结合材料说说,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无我”的状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0.请用“ ”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
1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 ),我能写出带有“鼎”字的两个四字词语:( )( )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jīng bīng jiǎn zhèng)”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③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lì yì),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4.请把选文中注音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lì yì( )
15.请把语段①中划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16.语段①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剥”有两个读音:①bāo②bō,在“剥削”一词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填序号),请你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
18.语段②中( )中所填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A.如果……就……因为…所以……只要…就……不管……都……
B.如果……就……不管……都……因为……所以……只要……就……
C.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不管……都……
D.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
19.《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同志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次演讲的目的是号召大家学习本文主人公(怎样的)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和字形掌握情况。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完成时要细心,注意所注音节的声、韵母及音调。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伺马迁(qān)——司马迁(qiān)
B.批(bǐ)评——批评(pī)
C.全部正确
D.衰(āi)思——哀思 追悼(diào)——dào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错误,仔细对没个词语的字形进行辨析。在本题中书写无误的是C项。
A项:安祥——安详
B项:奥密——奥秘
D项:绝别——诀别
3.C
【解析】

4.C
【解析】

5.B
【解析】
【详解】
通读全段话可知,它主要谈大理与丽江市风景与文化的差异。题干中的句子首句是总提句,然后从对大理和丽江的用词上区分其差异,“体味”的是人们生活的情趣,故应与“风花雪月的浪漫气韵深厚的文化”搭配,“探寻”的是古老的印记,故应与“生命意义的圣地前世江南的繁华”搭配。所以正确答案是B
6. 指全国各地。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解析】

7. 因为
所以
只要
就 我们要欢迎批判 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判 我们承受任何人的、准确的批判 递进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改正错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的语段选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论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作五层进行了论述。
故根据课文原文把语段补写完整即可。即: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语段内容的概括。根据摘句法和归纳法可以概括为:第一句讲我们要欢迎批判;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判;第三、四句讲我们承受任何人的、准确的批判。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2)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语段内容可知,本段所表达的意思是: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或对人民有好处)。接受批评的目的是改正错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据此回答即可。
8. 浪花涌过来。 叶片好像一把把被镀上了金边的宝剑,显得格外锋利。 好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悄悄地落在了地面上,安静而美丽。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9.示例:“无我”的状态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甚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主题的感悟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时事丰富自己的思想,课内外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完成本题一是要读懂题目中的事例;二是要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深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无我”境界。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本题。
10.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12. 目 竖折折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13. 本来 有的人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解析】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段落主旨的理解能力,与中心句的定位能力。首先需要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第一自然段首先写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又举例了不同人死的意义,有些人死比鸿毛还轻,有些人死比泰山还重,因此该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1.
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后半句是因果关系,前两个空填因果关系连词即可。“有缺点”与“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合适的关联词填在后两个空即可。
12.
此题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成语积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相关的成语有: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钟鸣鼎食、鼎鼎大名等。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段落想要表达的内容,并组织语言回答。第二自然段写了人总有一死,但不同的人死有不同的意义,有的人死轻如鸿毛,有的人死重如泰山,因此可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固:本来;或:有的人。
14. 精兵简政 利益
15.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6.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7. ② 剥皮
18.D
19. 毛泽东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解析】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精、简、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5.
本题考查补充文章内容。学生结合所学课文补充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原文: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
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心句的掌握,一个段落的中心句一般在句首。结合内容理解,结合句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运用了对比论证说明了死的意义的不同。因此语段①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展开论述的。
17.
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剥削,拼音:bō xuē,意思是: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读“bāo”时,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可组词:剥壳、剥皮等。
18.
本题考查学生关联词的掌握与运用。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与“有缺点,不怕批评指出”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相连。“有缺点”与“不怕批评指出”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什么人”与“行”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都……”相连。“你说得对”与“我们改正”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19.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次演讲的目的是号召大家学习本文主人公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