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10:2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 同步小练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稚子(zhì) 芝兰(zhī) 姊(zǐ) 痴情(zhī)
B.牙龈(yín) 两鬓(bìnɡ) 迸裂(bìnɡ) 瞑目(mínɡ)
C.鲁肃(lǔ) 弓弩(nǔ) 阻挠(náo) 恐吓(hè)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列诗句不是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
A.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D.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二、连线题
6.读读古诗,连一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雷震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范成大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
三、填空题
7.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第三步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昼耘田”、“夜绩麻”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全诗通过写田园农事,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中的“脱晓冰”、“当银征”表现了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充满童真童趣。
3.《村晚》中两个“满”字写出了农村傍晚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衔”运用________________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8.默写古诗。
村晚
[宋]雷震
___________水满陂,__________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按要求答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①_____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②___________。
9.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10.请写出后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出___________。再写出一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稚子弄冰
杨万里 〔宋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③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④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⑤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赏析】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诗意】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1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铮( ) 磬( )
1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3.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父多次反复教育我要仔细区分谷子和狗尾巴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这句诗,你的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C
【解析】

3.D
【解析】

4.C
【解析】

5.A
【解析】
【详解】
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思: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小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D.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意思:清晨,儿童将铜(金)盆里冻的冰凿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古代乐器名)。敲得响声穿过树林,只听一声响,孩子们把它敲碎了。
6.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村晚》。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杨万里《稚子弄冰》。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7. 农事的繁忙 大人的勤劳、孩子的可爱 天真可爱 生机盎然 拟人 日落西山
【解析】

8.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雷震的《村晚》,全诗内容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9.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桑阴学种瓜
10.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种瓜 儿童的天真、可爱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
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儿童生活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1. zhēng qìng
12.B
13.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 敲得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敲摔碎了。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字音。
银钲,拼音:yín zhēng。银色的钲。 比喻圆月。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12.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该句句意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由句意可知选B。
13.
本题考查诗句翻译。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翻译: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2)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翻译: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学生根据句意理解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14. 示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示例:我看着动物园里的大象:它的鼻子是那样长,那样灵活,那样有趣。 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祖父多次教育我要仔细区分谷子和狗尾巴草。
【解析】

15.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画面:冬天的清晨,一个小孩不怕寒冷,从盆里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他耐心地用彩线把冰穿起来,提在手上,轻轻敲打,听着冰块发出的声音,一脸的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此题也是思路拓展题,要结合诗词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诗词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