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猴王出世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7猴王出世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9: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7*猴王出世 同步小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芝兰(zhī) 进裂(bìnɡ) 石碣(jié)
B.山涧(jiàn) 猕猴(mí) 提纲挈领(qiè)
C.瞑目(mínɡ) 楷书(kǎi) 镌刻(juàn)
D.阻挠(náo) 顽劣(liè) 列位呵(hē)
2.下列《西游记》中的故事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多选)(  )
A.三调芭蕉扇——孙悟空
B.大闹蟠桃宴——猪八戒
C.收徒高老庄——唐僧
D.大战流沙河——沙僧
3.《西游记》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是( )
A.猪八戒 B.牛魔王 C.唐僧 D.孙悟空
4.唐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 )
A.宋朝 B.明朝 C.秦朝 D.唐朝
5.下列关于孙悟空的形象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的形象是猴、人、神、佛的集合体,是理想的化身。
B.孙悟空的形象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体现。
C.孙悟空的形象充分暴露了底层人民盲目冒进的劣根性。
D.孙悟空的形象充分展现了人类理想中勇敢、抗争、自由的一面。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部分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老虎)
B.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喝,饮用)
C.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朝着某个地方游去)
D.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家业,产业)
二、填空题
7.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一个动作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
2.“猴王出世”的故事选自古典名著《____》,作者是_________。故事讲述了天生石猴_________,率领众猴_________,最后被众猴_________。
3.本文故事想象丰富,成功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句子换成现在的说法。
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__________________
2.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缩句。
①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短文《孙悟空龙宫借宝》,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孙悟空从东海龙宫的龙王那里借到了一件称心的( ),名叫( )金箍棒。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五个老猴建议孙悟空去龙宫借宝。( )
(2)东海龙王敖广听说孙悟空来借宝,马上率领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接。( )
(3)孙悟空去东海借宝,就是想用一段时间就还回去,就是好借好还。(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
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有删节)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A.奇缘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1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4.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历尽艰辛,来到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有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凶残、狡猾并善于伪装,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它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然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不仅不准孙悟空去打这个妖怪,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
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回来的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宴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新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唐僧幡然悔悟。这时,孙悟空现出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能言善辩——( )一意孤行——( )
16.请你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下列人物。
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骨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白骨精分别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模样来迷惑唐僧,最后又假冒佛祖名义迫使唐僧____________,自己_______________。
18.孙悟空是怎样使唐僧认识到妖怪的本来面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还读过其中的哪些故事?请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迸”读作“bènɡ”,不要只读半边,读成“bìnɡ”;
B.正确;
C.选项中的“镌”读一声;
D.选项中的“呵”是多音字,在此处读作“a”。
2.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及相关人物的了解。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妖怪魔法高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故事中的情节有孙悟空大闹蟠桃宴、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唐僧收徒高老庄;沙僧大战流沙河;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等。
由此可知,ACD三项故事与人物搭配正确,B选项搭配错误,应是孙悟空大闹蟠桃宴。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名著常识。《西游记》中孙悟空追求自由,反对神权,对神佛保持着桀骜不驯的一贯作风,归于佛门并不意味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气馁,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追求民主的精神,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正体现了他的叛逆性和妥协性的性格特点。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唐僧是唐朝人,历史上确有其人。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 ,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5.C
【解析】

6.C
【解析】

7.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西游记 吴承恩 意外发现水帘洞 入住水帘洞 共尊为王 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形象
【解析】

8. 这个地方临近大海,海里有一座十分出名的山,叫作花果山。 里面的确很宽敞,容纳得下成百上千的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结合语句的特点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和理解。
1.本句话中“近”的意思是临近,“唤”的意思是叫做。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地方临近大海,海里有一座十分出名的山,叫作花果山。
2.本句话中“且是”意思是的确是。“容”意思是容纳。“老小”意思是老老小小,泛指人群。整句话的意思是里面的确很宽敞,容纳得下成百上千的人。
9. 颐和园是公园。 孩子堆雪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保留“着”、“了”、“过”表示动作进行的程度的词。
①主语:颐和园,谓语:是,宾语:公园。
②主语:孩子,谓语:堆,宾语:雪人。
10. 兵器 如意 × √ ×
【解析】
【分析】
孙悟空觉得自己没有一件称心的兵器有四个老猴说:“人家常说龙宫藏宝,大王为什么不到东海龙宫去走一趟,跟老龙王借件兵器呢?”孙悟空大喜:“好!我去试试!”
孙悟空跳进水中。龙王听说后马上起身,率领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接。
龙王问道:“上仙今日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悟空说:“我缺少一件称心如意的兵器。人家都说龙宫藏宝,所以今天特来向贤邻借一件。”龙王带他来到龙宫后边,只见海水里放出万道金光。龙王说:“你试一试那放金光的兵器。”孙悟空上前一摸,原来是一根铁柱子。他两手抱着摇了摇,说:“太粗太长了,再细再短些才好用。”不料那宝贝居然真的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孙悟空把它拔来细看,原来是一段乌铁,两头有两道金箍头镌刻着一行字:如意金箍棒。孙恬空放开架势,挥舞了一番,真是得心应手,称心如意。悟空拿着宝贝,对老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这宝贝倒还称手。”龙王笑道:“一点儿小意思,用不着感谢。”
【详解】
此题考查我们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先把每一道题提供的关键信息记住,然后注意听听力内容,根据题目提供信息进行填空即可。
1.此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通读短文,我们可知孙悟空借到了一件兵器——如意金箍棒。
2.此题考查短文的理解能力。
(1)四个个老猴建议孙悟空去龙宫借宝。
(3)孙悟空东海借宝并无归还之意。
11.一定
12.B
13. 外貌 迷惑唐僧师徒
14.示例: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有些愚钝固执、偏听偏信的人。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名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语境,孙悟空所说的话可分析,“断乎”的意思为一定。
12.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出处为“三打白骨精”故事。
13.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掌握与文章内容的理解。画线内容描写了婆婆的头发、体态、脸色以及表情,属于外貌描写;联系上下文可知,“怪物”化作弱小的婆婆是为了迷惑唐僧师徒。
1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白骨精”充分利用唐僧善良的本性,三次变作人形接近唐僧。唐僧心地善良,不忍看到孙悟空胡乱杀生,但是却容易偏听偏信,愚钝固执,误会孙悟空。
15. 花言巧语 执迷不悟
16. 面慈心软 善恶不分 聪明勇敢 疾恶如仇 奸诈狡猾 心狠手辣
17. 村姑 老妪 老丈 把孙悟空赶走 捉住了唐僧
18.变成金蟾大仙,在波月洞内设计使白骨精重新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认识到妖怪的本来面目。
19.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 三探无底洞
【解析】
15.考查词语的近义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章中找出。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16.考查人物形象。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可知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妪、老丈模样来迷惑唐僧,最后又假冒佛祖名义迫使唐僧把孙悟空赶走自己捉住了唐僧。
1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内容“在宴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新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唐僧幡然悔悟。”可知。
19.考查课外知识的拓展能力。《西游记》的故事很多,列举几个即可。
如:1.趣经女儿国。 2.众仙戏八戒。 3.四探无底洞。 4.三打白骨精。 5.大闹天宫。6.真假孙行者。 7.高老庄娶亲。 8.大战青牛精。 9.祸起观音院。 10.石猴初出世。11.偷吃人参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