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09: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15 自相矛盾 同步小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鬻(yù )盾 誉( téng)之其
B.人弗(fú)能应( yīng)也
C.夫( fú)不可陷( xiàn)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印信:印章 榜文:告示 墨客:文人
B.道旁李:道路 冀复得兔:重复 守株待兔:守候
C.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誉之曰:称赞 同世而立:存在
D.吾盾之坚:坚固 问其故:故意 弗能应:应答
3.下面选项中的“之”与其他三项中的“之”意思不相同的是( )
A.誉之曰 B.以子之矛
C.不可陷之盾 D.无不陷之矛
4.《自相矛盾》一文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人夸耀他的矛是最锋利的,什么东西都刺得穿。
B.那个人夸耀他的盾是最坚固的,什么矛都刺不穿。
C.那个人答不上来是因为他太害羞,不敢反驳别人的话。
D.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矛盾,互相抵触。
选择对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
5.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A.楚国有个卖矛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攻陷它!”
B.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6.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
A.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B.或者说:“如果用你的矛去陷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没话应对。
二、填空题
7.课文综合回顾。
《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是一则________故事。故事讲述了________(谁)夸耀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结果被人问得________。这真是应了那句俗语“________”啊!
8.课文朗读 走近课文
1.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自相矛盾》这一题目我知道
三、语言表达
9.积累运用。
你参观过我国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吗?或者在电视中见过吗?请你写一两句话来描绘自己熟悉的一处著名的建筑,并用上“美轮美奂”一词。
我熟悉的著名建筑:_________________
我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怎么会是我的作品?我怎么可能这么粗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蕾蕾对妈妈说:“我做完作业了,我去给你买酱油。”(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努力的人在一起,人生就会充满活力;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仿写)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恶(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恶(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1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3.朋友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实这蛇是_________。乐广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________,解铃还须__________”。
14.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15.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秘密。
一天,商人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箱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父亲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断然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商人然后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 )死于贫困( )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一箱珠宝全部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一起躺倒在地上,为他们所干的事感到后悔不已。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将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过。法官于是判决他们有罪。法官说道:“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的生命面临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6.短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宁可……也不…… D.不仅……而且……
17.下面与“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的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B.有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C.哪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D.没有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18.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
A.他们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
B.他们的船撞上了暗礁。
C.船上的水手们发现了他们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D.他们的珠宝不见了。
19.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个法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不留给忘恩负义的儿子继承。
B.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让企图掠夺的水手得不到珠宝。
C.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使水手不谋害父子俩,保全他们的性命。
D.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向法官指控水手们的海盗行为。
20.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下列选项中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消息——商量办法——用计逃脱——逮捕水手
B.商量办法——发生争吵——倒掉珠宝——主动赔偿
C.出海远行——带上珠宝——倒掉珠宝——赔偿珠宝
D.听到消息——倒掉珠宝——逮捕水手——赔偿珠宝
21.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商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商人十分愚蠢,那么多的珠宝都被他倒进了海里。
B.这个商人可以尝试与水手们谈判,平分珠宝,就用不着把珠宝全部扔进海里了。
C.这个商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赶到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指控水手们的罪行。
D.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因为这个商人用巧妙的方法,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而且最终将水手们绳之以法,让水手们主动赔偿了自己的损失。
22.说说商人的这个办法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错。誉(téng)之其——誉(yù)之其
B有错。人弗(fú)能应(yīng)也——人弗(fú)能应(yìnɡ)也
C全对。
2.D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D答案中“问其故”的“故”应是“缘故、原因”。所以选D答案。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A.“誉之曰”赞美他的矛说。“之”指代矛。
B.“以子之矛”用你的矛。“之”的。
C.“不可陷之盾”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之”的。
D.“无不陷之矛”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之”的。
4.C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积累概括领悟能力。在学习重要注重课文内容的积累,能很好地领悟课文内容。
5.B
6.A
【解析】
【分析】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5.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先掌握重点字的意思再进行翻译。
誉:夸耀。 
曰:说,谈。吾:我的。 
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整句话翻译为: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6.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可以先掌握重点字的意思再进行翻译。
或:有人。 
以: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利:锋利,锐利。
其: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不。 弗能:不能。
整句话翻译为: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7. 韩非子·难一 寓言 楚人 矛 盾 哑口无言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本文的出处在课文注释中可以找到。根据所学知识或查资料可知,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
本文通过楚人卖“盾与矛”的故事,告诉我们“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真是应了那句俗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喻自己或他人说话办事前后矛盾。
8.1.1 3 流利
2.鬻盾 弗
3.本文讲的一个人说话自相矛盾的事
【解析】

9. 圆明园 被毁前的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解析】

10. 这不会是我的作品,我不可能这么粗心。 老人迈进小院。 小女孩蕾蕾对妈妈说,她做完作业了,她去给妈妈买酱油。 和勤劳的人在一起 身体就会充满能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能力。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怎么”;其次,肯定词“会”和“可能”分别变否定词“不会”和“不可能”;最后,问号变句号。
(2)本题考查学生的缩句能力。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以及把数量词、限定词等去掉。
去掉修饰语“慢慢”“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即可。
(3)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引语里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她”,把引语里的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妈妈”。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例句形式为“很什么样的人在一 起,就会怎么样”,仿写时注意。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11.wù dé ě
12.倒影 崇敬
13. 在乐广家喝酒时,墙上的弓倒映在酒杯中,误以为是蛇 弓的影子 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 心药医 系铃人
14.草木皆兵
15.不要疑神疑鬼,没搞清楚原因就胡乱猜疑。
【解析】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填写恰当的读音即可。
1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倒影:倒立的影子。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崇敬:推崇尊敬。
恭敬:对长者或宾客尊敬而有礼貌。
1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二三自然段,朋友得病是误以为喝了带蛇的酒,但是,这貌似蛇的东西其实是弓的影子。乐广明白了朋友的病的原因后,有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4.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从意思来看,这个词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意思相近。
15.杯弓蛇影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复句式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晋书·乐广传》又有类似故事记载。杯弓蛇影原义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后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古诗告诉我们不要疑神疑鬼,没搞清楚原因就胡乱猜疑。
16.C
17.D
18.C
19.C
20.A
21.D
22.水手们要谋害商人和他儿子的根本原因在于夺取珠宝,所以他假装与儿子吵架,自然而然地将珠宝公诸于世,然后在被人阻拦之前将珠宝全都投入大海。没了珠宝,水手们自然不会谋害他们。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