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物圈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生物圈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21: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生物圈
一、选择题
1.泰安郊区近年来在蔬菜种植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的什么限制因素(
A.光照 B.空气 C.水 D.温度
2.电影《非诚勿扰》使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更有名了,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 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
3.“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________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A.温度、水分
B.水分、日照
C.日照、温度
D.温度、土壤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 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5.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6.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7.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8.太原汾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觅食、嬉戏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
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分布
B.环境的改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逃生能力
C.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9.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 ( )
A.草←兔←狐 B.兔→狐 C.草→兔→狐 D.兔←狐
10.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雷鸟冬天换上以白色为主的羽毛,以逃避敌害。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暖和,迟迟不下雪,结果雷鸟减少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生物学现象为(  )
①警戒色 ②拟态 ③保护色④适应 ⑤适应的相对性
A.①④ B.①⑤
C.③⑤ D.②③
11.下列关于动植物对气候的适应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减少水分蒸发,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变得很小,甚至变成针刺状 ②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都很短,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 ③热带草原上的斑马用迁徙的方法度过干旱季节 ④狮子用夏眠的方法度过高温干旱季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
A.阔叶树与松树进行生存竞争 B.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
C.北方阔叶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 D.松树比北方阔叶树更适应寒冷的天气
二、填空题
13.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 3m—5m 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 1m 即可开花。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__ 和______ 。
14.自然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
15.某校生物研究小组调查某个农田生态系统后发现生物间有如图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损耗最大的食物链 。
(2)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兔类大量增加,短时期内上述生物中 的数量会随之增加。
16.根据下图所示生态系统,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分解者是指 _ 。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 。
(4)如果食虫鸟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禾谷类植物减产。原因是食虫鸟的多少对 _
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对禾谷类有间接影响。
三、简答题
17.鳀鱼,又有俗名鲅鱼食、离水烂、老雁屎,曾经是黄海数量最大的鱼种,也是黄海食物网中的关键物种.请回答下面有关鳀鱼的问题.
(1)鳀鱼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季黄海北部水域温度回升,鳀鱼进入黄海北部近海海域,威海市石岛东南是其密集地之一.影响鳀鱼洄游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
(2)鳀鱼俗称为“鲅鱼食”,起因于它是鲅鱼的主食.鲅鱼与鳀鱼之间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3)鳀鱼又名“离水烂”,是因为它离水死亡后很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导致它腐烂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18.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来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炎热缺水的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的时候才会出汗,这是对沙漠_____的适应。
(2)莲的根状茎和叶柄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这是对在_____生活的适应。
(3)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到60mm,这是对_____的环境的适应。
(4)旗形树,其树冠像一面旗帜,这是对自然环境中_____的适应。
以上事实都说明生活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_____是普遍存在的。
四、探究题
19.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市东钱湖的生态质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东钱湖的生态做了调查。发现陆地植物茂密,种类繁多;而水生植物面积仅占湖面面积的1%,而且物种比较单一。陆生动物种类较为丰富,有各类昆虫、鼠、涉禽类和蛇等;但是湖水中的底栖动物仅发现有环棱螺及河蚬,鱼类以放养的经济鱼类为主,野生鱼类较少。
(1)由于正值旅游高峰期,湖边大量的农家乐等餐馆产生的生活污水流入湖中,某些地段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是因为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元素,使湖水发生了富营养化污染。
(2)通过对动物食性的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图,写出蛇获得食物过程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 。
(3)在调查中同学们咨询了东钱湖的管理人员,了解到他们将通过控制草食性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适当增加肉食性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来改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的现状,这些措施可以增 强东钱湖生态系统的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C
7.C
8.A
9.C
10.C
11.D
12.B
13. 温度 日照时间
14.阳光 温度 食物 水源
15.(1)草→鼠→蛇→鹰
(2)鹰和狐
16.①禾谷类兔鹰 ②细菌、真菌 ③太阳 ④ 昆虫
17. 温度 捕食 细菌和真菌
18. 缺水 水中 寒冷 风 适应
19.(1)氮磷 (2)植物→鼠→ 蛇 (3)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