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精品》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精品》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2-14 13:43:34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欢迎各位同学来到化学实验室
化学1、化学2高中教材体系化



活化



术物





质化




理有




础实


学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学习的要求
1、重视实验;
2、积极参与课堂的探究活动和讨论交流;
3、学会整理归纳知识体系。二、模块学分认定
指标:表现性评价+成绩
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参与探究活动和交流讨论的积极性)
课外活动:研学
考勤、实验习惯
作业,测验,期中、期末表现性评价 三、实验室的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实验室安全
1)识别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取用
2)着火和烫伤及灼伤的处理
3)防止中毒,意外事件的处理
4)其他
3、正确操作家有家规 不准带食物进入实验室,违者,教师有权拒绝其进入。
进入实验室后,按指定座位就坐(一般不变动),轻放凳子,不得在实验室大声喧哗、追逐,就坐后,检查桌子、仪器整洁情况,若发现问题,立刻报告老师。
在实验过程中,若不小心损坏仪器,即向任课教师报告。并申请补领。
实验结束时,及时搞好清洁,摆好仪器、药品;挂起凳子,有序地离开课室。小组长协助老师检查。
绝不能乱写画桌子,爱护设备,若有违反,照价培偿,并公开批评或处分。
在实验室上课时动作要迅速。思考与交流:P5
在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本子上,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能举出你在化学实验中经历过或了解的发生安全问题的例子吗?作业1、预习P5-P7
2、学案:探究问题一
3、准备:2本作业本、1本笔记本、1本实验报告课件10张PPT。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2、蒸馏和萃取
某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硝酸银溶液,可恰好蒸馏水刚刚用完,他就用自来水配制,结果……
如何检验自来水中的Cl-?
加入AgNO3 ,再加稀HNO3 思考实验1-3 自来水——蒸馏水A、蒸馏
定义: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沸点低的液体变为气体挥发出来,再冷凝为液体,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的方法。
(1)适用范围: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
(2)水银球的位置:与支管口持平
(3)进水口和出水口:下进上出要点:圆底烧瓶蒸馏头冷凝管牛角管或接液管蒸馏烧瓶
(带支管)B、萃取思考:怎样富集碘?
(1)定义: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萃取分液 左手右手(2)萃取剂的选择:
①溶剂互不相溶;
②溶剂的密度不同;
③ 溶解度不同——被萃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小结1、不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
2、可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3、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
4、溶解度不同的可溶性混合物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课件9张PPT。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思考与交流(P5)
淘金者用什么方法将金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分离和提纯方法过滤蒸发蒸馏结晶其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P5)思考:
1、如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泥沙?
2、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1、溶解:用药匙取约4克粗盐加入到约12ml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之溶解2、过滤:用玻璃棒将粗盐水引流到过滤器中,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3、蒸发: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粗盐溶解,滤液浑浊滤纸上残留泥沙,下面的烧杯得到澄清溶液。蒸发皿中得到白色固体 思考:
3、除去泥沙后得到的盐是纯的NaCl吗?若有杂质,你如何检验?可溶性杂质
SO42-
Ca2+
Mg2+检验SO42-为什么要加稀盐酸?排除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 思考:
4、若要继续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应加入什么试剂?
BaCl2Na2SO4+BaCl2 = BaSO4↓+2NaClMgCl2+2NaOH = Mg(OH)2 ↓ +2NaCl CaCl2+Na2CO3 =CaCO3 ↓ +2NaClNaOHNa2CO3 (1)
5、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BaCl2NaOHNa2CO3Na2CO3NaOHBaCl2(2)最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pH试纸检验至溶液呈中性。重要通知1、竞赛:本周四下午四点准时到食堂二、三楼集中考试(1-9班二楼,10-18班三楼)
2、办公地点:高一教学楼四楼教师办公室,下午八九节。
3、准备:2本作业本、1本笔记本、1本实验报告
4、上课地点:一般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