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萧华《长征组歌》两首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长征组歌》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融会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萧华(1916—1985)
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
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何、遇
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
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开头三句: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间两句:人民群众对
红军的支持和拥戴最后两句:艰难处境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同前面表现敌军来势汹汹的“压”形成鲜明对比。动词的使用: “出”“飞渡”“临”“逼”“赶”“袭”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首歌词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渲染自然环境的
恶劣,表现红军饥寒交迫、
生存危机的严重。 拟人手法表现红军经
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不
畏艰难。过雪山草地 这首歌词表现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业: 1.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你能看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
2.背诵课文,学唱《长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