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8 13: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涕”本义是哭泣,又指眼泪。后来“涕”则专指鼻涕。书面语中
“涕”多为眼泪意。下列词语中,“涕”是“鼻涕”意思的一项是( )
A.感激涕零 B.涕泪俱下
C.破涕为笑 D.涕零如雨
2.下列关于形声字的形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B.有的形声字是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C.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D.我们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B.人们就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C.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D.唐代的欧阳询是著名的书法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二、填空题
5.根据图片写出对应的形声字。
( ) ( )
( ) ( )
6.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______。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7.我会读,还会写。
【jīnɡ】( )神 已( ) 吃( ) 北( )
【mò】( )尾 沉( ) 沙( )( )莉
【yínɡ】军( ) 欢( ) 晶( ) ( )火虫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神奇的“打”字
陈原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动作,可以同“打”字联起来。比方“打毛衣”,这不是跟毛衣过不去,非把它好好揍一顿不可;也不是打倒毛衣。不是打烂它,打碎它,而是恰恰相反,要把毛线编织成毛衣。文绉绉的说法是“织毛衣”,但人们宁可说“打毛衣”。“打草鞋”的“打”,与“打毛衣”类似,不是跟草鞋作对,而是用草“编成”鞋子。能不能依次类推?不能。人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除非你指的是编织毛线裤)。可见“打”字有点神奇意味了。
“打酱油”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织酱油瓶,而是“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用得上“打”字,比如“打酒”"打ニ两酒"打油”"打香油"“打半斤油”(打油诗)。光说它是“买”(液体)的同义词,那也不对。“打水”(打ー桶水)并不等于买水,或买一桶水,却是到井边或到河边用吊桶提一桶水来:“打洗脸水”,可又无须去井边或河边,只要在自来水龙头那儿装一盆水来就行了。
“买”同“打”不是等义词。“打酱油”同“买酱油”的话感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口语中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打”不能代替“买”,倒如,你不能说“到百货公司去打文具”到商店去打个收音机”,这样用,就不知所云了。“打”字完全不能同“买”字一般使用吗?在某种情况下,却又不然。“打票”“打船票””打火车票”“给我打一张五分的票”,票又不是液体,却又可以“打”一下,这就显得有点“神奇”了。
“玩意儿”也利用了“打”字。常常说“打牌“打扑克”“打纸牌”"打麻将”当然不是揍牌,而是玩牌。某些球类运用也叫“打”,如“打篮球”“打排球”打乒兵球”“打高尔夫球”,毫无击破什么球之心,却是全心去玩球的。“打秋千”,打它一下,就是玩它一下,平衡木、吊环、鞍马,虽都是健身器材,但不能用“打”宇,如“打平衡木”,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
8.你觉得“打”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给加点的“打”字选择合适的释义,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击:酸  B.放出,发出   C.举,提起   D.涂抹   E.捉;获取
F.用,采用;使用   G.截,停,减,退   H.收割
殴打( ) 打蜡( ) 打粮食( ) 打比方( )
打鱼( ) 打雷( ) 打价儿( ) 打灯笼( )
10.结合选文,说一说“打”和”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出一个像“打”字这样神奇又平凡的字,并写一写它的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枇杷和琵琶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 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 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
12.填空。
“枇杷”一词是由两个“木”部的字组成的,请再写两个类似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是一种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好( ) 刻意( ) 不解( ) 仔细( )
14.“琵琶”“枇杷”音同义不同,写出像这样的词语。(至少写三组)
( )——( ) ( )——( )
( )——( )
四、书面表达
15.习作。
中国的汉字真有趣,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我们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相信你在学习汉字时,与汉字发生过有趣的故事,请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自己与汉字之间的故事。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星 凤 蜀 祭
6.战争 狩猎 农事 气象 王懿荣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7.精 经 惊 京 末 默 漠 茉 营 迎 莹 萤
8.神奇在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意思。
9.A D
H F E B G C
10.“打”有“买"的意思,但两个不是等义词,前者用在口语中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气息。
11.示例:吃饭:进食。吃亏:受到损失,受到伤害;吃惊:受惊,使人感到惊讶。
12.树林、杨树等 钢琴、洞箫等
13.巴结 特意 纳闷 认真
14.珍惜 珍稀 人身 人参 报复 抱负
15.范文:
我和汉字的故事
我有一个神秘的朋友,在哪儿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四四方方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你能猜到它是谁吗?对,它就是汉字!
相传在远古时期,黄帝的手下有一位官员叫仓颉,他负责管理牲口的数量和食物的储藏。由于黄帝分配给他的任务越来越多,已不是添绳子和挂贝壳能做得了的。于是,他就根据每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画出与之相对应的符号,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字。后来,又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才渐渐地形成我们现在的汉字。
从我懂事起,就开始接触汉字了。哦,不对,我和汉字的故事应该从这世上有我就开始了。
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汉字了,只不过,我是通过外面的人说的话而感知到的。肚子里的我经常能够听到爸爸妈妈还有一些叔叔阿姨对我说话,虽然那个时候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是在赞美我,期待我的出生,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汉字语言的美好。
当我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出生时,爸爸妈妈们经常难掩心中的喜悦,经常给我看她们给我留下的宝贵财富——记载了妈妈怀孕开始的点点滴滴的记录册。她们经常对我说着记录册里的故事,虽然那时的我连什么是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那记录册上的究竟是什么,但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汉字”,从爸爸妈妈的表情可以知道,他们看到这些“汉字”很开心。
当我咿呀学语慢慢长大的时候,妈妈每天都会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在妈妈讲故事的时候,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手中的那本书,看着书上那些奇怪又巧妙的符号, 我心里存在着满满的疑惑:这些符号是什么呀?为什么它们在妈妈的嘴里就会变成优美动听的故事呢?
当我高兴地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那些奇怪的符号也慢慢地变得不再那么神秘了。我在那一本本书上,看到了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汉字,它们有的四四方方,有的却一边大一边小,有的像包上了一层层棉袄,里一层外一层的,真可爱!
当妈妈在带我出门游玩时,在广告中不仅看到了鲜嫩的食品,还看到了数字和汉字。我常常是边看边咂嘴,而妈妈总会耐心地教我识字。
当我带着爸爸妈妈的期望进入小学时,我们又学到了很多不认识的汉字,我常常在睡梦中梦见:一个个汉字宝宝手拉着手,把我围在中间,笑着对我说:“欢迎来到汉字王国”,接着我们在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玩游戏,可快活了。妈妈也为我的进步而欣喜。
现在的我和汉字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新的故事。我可以自己阅读一本满是汉字的书;我可以让汉字在我的笔下变得越来越漂亮;我可以用汉字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可以……如今,那些奇怪的符号,冰冷的汉字都已经和我成了好朋友,它们在我眼中再也不陌生。我会在汉字的陪伴下,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