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 课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 课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1 06: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有定居人口   B.均是气温低、降水多
C.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森林分布广
研究表明,2020年1月份南极地区冰川的覆盖率比2000年减少了约5.3%,海冰覆盖率减少了9.8%,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应该引起人类足够的警惕。读“南极地区简图”(图10.1)和“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10.2),完成2~6题。
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我国四个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
B.7月是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月份
C.发达国家有优先开发利用的特权
D.气候变暖会导致南极地区冰川融化
3.图10.2反映了南极洲的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
A.烈风 B.干燥 C.酷寒 D.降雪多
4.在南极地区考察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
A.大风暴雪导致迷路 B.冰山融化产生洪水冲毁建筑
C.酷寒低温造成冻伤 D.冰川裂隙扩大容易跌落受伤
5.材料中提到南极地区冰川大量融化(   )
A.反映了地球和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
B.反映了全球植被覆盖率上升
C.可能会导致全球海岸线缩短
D.可能会导致全球淡水资源增加
6.下列有关南极洲冰川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大陆海拔高与巨厚的冰川层有关
B.如果南极洲冰川全部融化,世界上许多岛屿将被淹没
C.南极洲冰川多是因为那里降水很多
D.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是未来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宝库
7.南极地区不能开展的科学考察活动是(   )
A.冰川  B.人类的发展 
C.地质  D.天文
8.我国进行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目的是(   )
A.捕获大量极地动物  B.更好的保护地球环境
C.建设永久性居民点  D.大规模开发极地矿产
9.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震海啸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河水大增
10.去南极地区旅游,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
B.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
C.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
D.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大量捕食企鹅
11.南极地区的哈丁山是我国独立提出并批准的“南极特别保护区”,此保护区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有利于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有利于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考察
C.有利于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地
读我国极地地区四个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资料统计表,完成12~15题。
12.下列科学考察站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昆仑站比中山站的时间早
B.四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D.距离极点最近的是中山站
14.在南极地区建造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该(   )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15.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   )
A.长城站昼长夜短 
B.中山站昼渐长,夜渐短
C.昆仑站附近冰盖厚度减小 
D.黄河站逐渐进入科考繁忙期
二、非选择题
16.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略图”(图10.13),完成下列各题。
图10.14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的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   )图所示季节到达南极地区考察。北极地区的主要居民因纽特人是(   )人种。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2)北极地区以(   )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而南极地区以(   )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3) “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地区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同在高纬度极地地区,南极地区的气候比北极地区恶劣
-15 CDCBC CBBBB BDABD
16.(1) 甲 黄色 长城站 
(2)海洋 陆地
(3)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或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
(4)南极地区巨大的冰盖反射了更多的太阳光线;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吸热快,放热也快,气温变化幅度大;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