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1 21:5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理要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渤海和黄海
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C.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
D.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
2.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气温日较差大
3.表示“粘知了”“堆雪人”地区气候特征的是图( )
4.“粘知了”的季节,孩子们在当地还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色有(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
5.一般情况下,“雪人”保存时间最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琼  B.鄂 
C.黑  D.京
6.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两个城市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那么这两个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图6.2),完成7~9题。
7.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8.有关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地区相比,③地区地势较高
D.②③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9.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候变化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6.3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第10题。
10.下列对该场景主要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耕地多为水田  D.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1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12.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山东丘陵、太行山脉
C.长白山脉、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D.大兴安岭、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13.图6.2是某书中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介绍,有部分内容因纸张破损而看不清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破损处应有的内容是( )
A.-15℃以下  B.-10℃以下  C.0℃以下  D.5℃以下
 中央气象台2021年4月18日消息,4月15日至16日我国再次出现沙尘暴过程(图6.3所示)。截至目前,今年春季以来我国已出现2次强沙尘暴过程和1次沙尘暴过程,发生次数和影响范围为近9年之最。读图,完成4~5题。
图6.3
14.下面对图中沙尘暴、扬沙、浮尘主要分布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主要位于湿润区
C.主要位于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5.关于图中沙尘暴、扬沙、浮尘主要分布区域地形、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16.图6.4为“我国北方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6.4
(1)图中山脉A以西的地形区是( ),山脉A以东的地形区是( ),与我国)相邻的G国是( ) 
黄河流经的E地形区是( ),与( )   (填地形区)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3)请分析图中F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4)针对北方地区的普遍缺水现象,请提出比较有效的措施来缓解。
1--15 DBDBC CDDDD CBCCA
16(1)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蒙古
(2)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3)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等。
(任答两点即可)
(4)①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③做好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④推广、种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等。(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