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通过经历探索进率的的学习过程,知道进率是10的由来,渗透有序思想。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重点:通过分一分、换一换、买一买等活动经历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探索过程。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地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佩奇一家准备去逛超市,你们想一起去吗?那逛超市一定要带上什么?
学生汇报:钱
师:中国的钱叫做人民币,在逛超市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 探究新知
辨认各面值人民币
(1)出示第五套人民币,学生说出人民币面值,同桌间探索识别方法。(汉字、数字、颜色、图案)
向学生说明分币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不再用于商品流通,仅用于银行进行清算或者找零。
视频展示纸币背面文化。
人民币的分类(小组合作)。
佩奇想把自己收藏的人民币整理一下,来帮帮她。
引导学生把杂乱的人民币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小组合作说一说想法。(注意分类标准)
教师拍照传屏,请学生说说分类原因。教师小结按材质分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为元、角、分。(板书:单位:元角分)。
预设:按颜色分类,按数字分类,按面值分类等等。强调: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5角硬币和纸币是相等的。
认识进率。
(1)1元=10角
猪妈妈给了乔治和佩奇一人一些零钱,这个时候乔治发现自己的钱,张数比姐姐的要多。乔治开心的大笑:“哈哈,我的钱比你的多”。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乔治说的对吗?
出示佩奇的1元,乔治有十个一角。
学生回答:两人钱一样多。
师追问原因,引导学生说出:“十个一角就是1元”。
(板书:1元=10角。)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猜测1角=10分(板书:1角=10分)
(3)巩固进率(换钱游戏,小组合作)。
① 用1角人民币来换老师手中的5角纸币,你可以怎样换?学生上前来和老师换钱,生共同数一数。 ②再用1角的和老师换1元钱?要怎样换?学生上前来换。生共同数一数(体会10的由来),经历10的由来。
③ 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用任意的角币来换,可以怎样换?生摆学具,教师拍照,大屏幕共享不同摆法。(手机拍照多屏共享)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三 拓展练习。
我会填。(巩固进率)
2、我会连。
3、一共多少钱。(及时反馈:写出钱数。掌握先写元再写角后写分的顺序)
4、一起逛超市(组内讨论想买什么,怎样付钱。讨论完上台汇报。)
总结: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佩奇一家终于买完了。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帮助他人。
四:布置作业:课下去超市找一找价格大一些的商品,并记录下来,和爸爸妈妈一起摆一摆。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
1元=10角
) 元
(
1角=10分
)单位: 角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