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土地的誓言》知识梳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土地的誓言》知识梳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09:16: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酷问酷答之《土地的誓言》
【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土地的誓言”,那么,作者写的是谁发出的誓言呢 又是对谁发出的 发出了什么样的誓言
明确: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和耻辱。”
作者之所以作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力求标题的简洁。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的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奔涌着丰沛激越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能否仅仅把它定位为思乡之情 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眷念乡土本是人之常情,可文中的思乡之情却有着特定的背景。当时,作者所眷顾思恋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作者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国恨家仇双双叠加,使得本是单一的思乡之情就显出了几许悲壮的意味,几多深广的内涵,从而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思乡之情,还有亡国之恨。
3.如果把情感的抒发比作水流,则有小河、湖泊、大江、瀑布之别。你认为本文属于哪一类
明确: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彼此呼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以课文第2段“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为例,作者先是以平静的叙述,一组对句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接着,是一个总结性的语句“我不能离开她”;从“在故乡的土地上”到“多么丰饶”,回亿“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思乡之情,感情舒缓,境界优美,如小河漏潺,缓缓流淌。由衷的沉醉之后,却以一句“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急收,发出坚强的誓言:“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至此,情绪渐强,达到高潮:“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有如瀑布倾泻,大江奔涌。可见本文情感的抒发不是单一的,而是起伏变化的。课文第一段的抒情,有如湖泊,平静、深广中潜藏着激流:第二段则是铮铮誓言,有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
4.全文共两段。试把每一段划分若干层次,分析作者的情感思路。
明确:第一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一句),总写“我”对关东距野烦痛的爱;第二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至“是不选择的”),写“我”听见关东土地呼唤“我”回去的声音;第三层(“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至段末),写那声音来自关东土地深层的洪流。
第二段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开头到“我不能离开她”),总写“我”与关东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第二层(“在故乡的土地上”至“没有人能够忘记她”),写“我”不能忘记关东土地;第三层(“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到段末),写“我”的誓言。
由此可见,作者先写“我”听见召唤回去的声音,再写那声音来自关东土地,继而写“我”在关东土地上留下的印迹,最后发出誓言,总结全文。表面上看,本文表达的情感复杂零乱,但仔细分析却条理有序,有一个发生、发展、爆发、结束的过程。
5.课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
明确:要点如下:①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②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示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③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6.本文两段文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那么这两段文字在选择景物上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段文字虽然都选择了富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景物、风情,但角度不同。前一段主要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白桦林、黑玉、红玉等),间有地方民俗风情(狐仙姑),侧重写故乡风光的绮丽、物产的丰饶;后一段则主要选取春秋两季的劳动场景,侧重于写故乡人民的勤劳、生活的富足。
【课文细节探究】
1.“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句中“她”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以“她”而不是“它”相称
明确:“她”指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
比作“母亲”的意思,与第2段开头“土地是我的母亲”形成照应。
2.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一词的确切含义
明确:“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更能表达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3.作者在对关东原野的怀想时,连用“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的句式,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续不断、逐渐增强的气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4.试举例说明,作者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黑玉、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有松香味的煤块、赤色的足金幽远的车铃、狐仙姑的谰语、怪诞的狂风等。
这些景物都是东北所特有的,作者如数家珍,把它们密集地排列在一起,集中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对读者形成了极强的冲击力、感染力。
5.有人说,作者列举这些东北特色的景物时,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有动有静。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下文章是怎么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作者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等感官,多角度地描绘了东北景物、物产,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有动有静,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形如“参天”“标直”,色如“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黑玉”“赤色的足金”,声如“呻吟”“嗥鸣”“脆响”“串铃”“谰语”,味如“松香气味”,动如“奔流似的马群”“奔驰的鹿群”,静如“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
6.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很容易引发人们想到东北的父老乡亲像红玉一样的脸庞,像黑玉一样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故乡亲人。“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两句虽是不好的事物,但确实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和自然现象,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思乡之情。这几种景物与白桦林、蒙古狗等一样,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们在一起罗列,可以使读者更充分地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到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
7.文中“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一句,作者为什么要用“呻吟”一词 能否换成“低唱”
明确:“呻吟”本指因病痛而发出的低哼声,作者却在这里用来形容风吹过白桦林而发出的声音,似乎与赞美关东原野的整体语境不合。但仔细一想,此时的故乡被日军占领十年,故乡人民在日寇统治之下正饱受折磨,痛苦不堪。所以,当风吹过白桦林时,作者似乎听到了故乡人民正在日寇统治之下痛苦呻吟的声音。作者用“呻吟”一词可谓词简意丰,而“低唱”等词却缺乏这样的表达效果。
8.“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是将一种感官感受的事物用另一种感官感受表达出来的修辞方式。如本句,皮鞭的脆响本来是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作者在这里却用“滚落”来形容它,这就把听觉感受通过视觉感受表达出来了,让人好像看到滚圆的小石头正从山上往下滚落一样,寓声于形,更增添了语言的韵致美。
9.“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一段文字中,“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仅仅指地底下的岩浆吗 还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明确:从表面看,这是写实,因为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或“燃烧的洪流”。但是,作者在这里却另有寓意,即用来象征在日寇统治之下潜伏在故乡人民内心的燃烧、沸腾、奔突的反抗之火、革命之火。在日寇长时间的统治之下,故乡人民表面上忍气吞声,但内心却早已蓄满了愤怒、痛恨,积累了抗争的力量,只待像地下的岩浆一样喷涌而出!
10.“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句中“它们”指什么 “它们要汇合在一起”有什么含义
明确:“它们”指故乡大地和“我”的心。作者感受到了故乡土地深层蕴藏着的“红熟的浆液”和“燃烧的洪流”,正和自己心脏里的血液一样在涌动,在跳跃,在奔突。作者主动地将自己的命运与东北故乡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且渴望回到故乡,与故乡人民“汇合在一起”进行与日寇的战斗。
11.怎样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一词的确切含义 能否换成“飘荡”“回响”之类的词语
明确: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 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12.作者在第2段通过描写劳动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恋、热爱。试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明确:作者在此描写春秋两季故乡人民的劳动场景,是从形、声、色、味等角度进行的。形如“河流浅浅”“柳条像一阵烟雨”“银线似的蛛丝”,声如“欢喜的声音”“鸣叫”“劳动的声音”“辘辘地响着”,色如“银线似的蛛丝”,味如“土壤的香气”“稻禾的香气”。因为是劳动场景,作者在这里主要写的是动态,如“飘扬”“流过’“窜出来”“挂着”“拉粮回来”“到处飞”“碾着新谷”等。作者通过多种角度,把故乡人民富足、安宁的生活描摹得栩栩如生。
1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文章快结束时却改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地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于是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14.文章结尾说:“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句话是说“我”愿意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而奉献一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