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22:37: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3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学习针对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2、学习作者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驳论文的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不求甚解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那么,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这篇文章中寻求答案吧。
二.基础知识
1、解题
不求甚解:读书不追求过分的理解,只领会要旨,不过分的在字句上下功夫。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文体知识、
驳论文:是指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加以直接批驳或者间接批驳;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以便驳倒对方错误的论点。
三.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作者提出的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四.作者在论述观点的时候运用了很多论证方法,分析下列语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课文第5,6段中,列宁和诸葛亮的例子。
运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举了普列汉诺夫被列宁批评的例子和诸葛亮观其大略的例子,具体有利的论证了,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强调突出的论证了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的论点。
2.课文第8段中陆象山的话。
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权威有利的论证了不求甚解的含义。
五.驳论文的论证过程。
1.驳论点:开门见山的提出反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同时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2.引出处: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
3.释新意:解释“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
4.援例子: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活读、会意。
5.引语录:引用陆象山的语录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
6.结上文:提出自己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六.课文小结
1、本文透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的名言警句。
2文中提出“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3.找出自己在阅读书籍中的困惑,和同学老师交流,解决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