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创新课堂实录
师: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老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导图。初读明谁拆,通过默读了解戏剧冲突;再读析拆者,通过演读感悟人物性格;三读解拆义,通过联读解构剧情困局;四读知拆法,通过比读总结戏剧手法。在这个四读之中,我们逐步了解课文的戏剧冲突、欣赏人物台词、揣摩舞台说明的效果。不难,同学们,咱们只要投入地读就行。
初读明谁拆
师:正月初六,我们这儿开店铺的风俗是什么呀?
生:开张大吉!
师:对。《天下第一楼》这篇课文一上来就用舞台说明的方式介绍了福聚德的生意红火。打开课本,找个同学读一下,看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指名同学朗读。
【屏幕显示】
福聚德红火表现在它的——
生:福聚德红火表现在它的建筑上,门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生:福聚德德红火表现在它的人气上,车水马龙,达官贵人,熙熙攘攘,食客众多。
生:福聚德德红火表现在它的后堂,热火朝天的“响案板”表演,更显得热闹非凡,引人注目。
生:福聚德德红火还表现在它的待客仪式上,小伙计们穿着焕然一新,显得干净利落,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师:让我们看一下真实的场面。
播放福聚德生意红火场面视频。
师:看到了吧,给皇宫里,给各行各业的达官贵人,甚至给张作霖的部队两千多人送过烤鸭,福聚德号称天下第一楼,如日中天啊!可是这样一个“名噪京城”的天下第一楼竟然说完就完了!原因是什么?从课文结尾处找出一句台词来概括。
生(齐):一个人干,八个人拆!
师:哎哟,一个人干,八个人拆,可不得了!都是谁在拆“天下第一楼?为什么拆?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有拆楼嫌疑的人或者组织。
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此处用时约6分钟)
【屏幕显示】
交流支架: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是——因为——我是从——(课文内容)看出来的。
生默读。交流。
生: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是侦缉队。因为作为统治阶级,形同黑恶势力,敲诈勒索,无法无天,不顾百姓死活,这就像拆了福聚德一样。我是从王子西说的“唉,头年一忙,我忘了给侦缉队送礼了。”常贵说“那可是些惹不起的祖宗。克五说“大爷隶属侦缉队,闻的是烟土“以及王子西“侦缉队打点好了?”卢孟实说“不买账,看来想敲咱们一笔。“这些台词中看出来的。
师:证据全面,言之有理!你太善于整合信息了。好,接着来。
生: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是两个东家少爷。因为唐茂昌和唐茂盛一个忙着捧角儿练曲梦想当明星,一个热衷于练打练杀,成了业余武术爱好者,心思都不放在经营上,而且破坏“东六西四”的分账契约,随便吃拿卡要借,造成福聚德资金链断裂。我是从唐茂昌说“你告诉他们,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把钱柜打开。”和王子西“无奈地打开钱柜,福子拿钱”还有唐茂盛说“银票你记着麻利开,我去瞅瞅我大哥,晚上,这儿吃饭、拿钱、带常贵。”这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师:没错,两个东家少爷任意索要,没有远见。“东六西四”什么意思?
生:就是利润东家拿六成,店里留四成。
师:嗬,是会算账的小掌柜哟。可这两个东家少爷遵守了吗?不遵守对不对?继续。
生: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还是有克五这号无赖。这种人整天来混吃混喝,无疑也是福聚德的负担,给福聚德生存带来危机。特别影响人气,破坏生意。我是从克五“送我只鸭子咱们了事,要不然……“和”卢孟实,你等着”这样的句子里看出来的。
师:没错。无赖就喜欢赖上强大的一方。非把人家赖垮不可。继续。
生: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还有小伙计。因为不成器,走下流,不守规矩的小伙计肯定不务正业,影响福聚德的服务质量。我是从小伙计看戏撒谎以及卢孟实说小伙子“吃喝嫖赌走下流”这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我认为拆天下第一楼的主要是罗大头。作为店里的顶梁柱,他一撂挑子,直接导致了福聚德失去核心技术人才,只能面临被拆的命运了。我是从罗大头说“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以及“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看出来的。罗大头太任性了。他拆了福聚德,自己也找不到更好的发挥平台,真是一举两失。
师:一语中的。
【屏幕显示】
情节冲突
唐茂昌强行要钱 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讹诈罗大头 被卢孟实赶出
卢孟实处罚小伙计 厚赏成顺
罗大头自恃技艺撂挑子 卢孟实被辱赶罗大头
唐茂盛蛮横要钱挖人 卢孟实欲哭无泪
师:我们看,这个剧本矛盾冲突个个特别尖锐。天下第一楼目前主要正被从四个方向拆散。不过,对于天下第一楼的主要负责人来说,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想一想,拆天下第一楼的还可能是谁?
生(默不作声)
师(启发):凡事不光要会从外部找原因,还要会从内部找原因。天下第一楼被拆,不光因侦缉队的勒索,东家的败家,罗大头的离心离德,克五的无赖,小伙计的走下流,还有谁的原因?
生(迟疑地):我觉得拆天下第一楼的也要包括卢孟实本人。因为作为一个主管人,不该跟下属一般见识,应该多包容,体谅,才能留住人才。而不是激化矛盾,一拍两散。
师:好精彩的语言表达嘛。但是,你觉得卢孟实只是因为不会包容才导致罗大头拆楼吗?他俩之间的矛盾,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我知道。
师:好,你。
生:卢孟实还让成顺偷学罗大头的手艺,破坏了罗大头的规矩,把罗大头惹火了,才撂挑子不干的。
师:什么规矩?
生:“烤炉的不到七十不传徒弟”。
师:哎,你倒是说说,传徒弟怎么啦?
生:传了徒弟,人家就不请他了。他就是不是独家技术了,就会降低自己的价值。
师:这么说,这手艺跟他的什么有关?
生:跟他的生存有关。
师:他该不该为捍卫自己的生存而战?
生:该。
师:对,该,放在今天看来,罗大头捍卫他的独家专利,就是在捍卫自己的什么?
生: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
师:没错啊,罗大头没错啊。这个卢孟实,他碰了人家罗大头的核心利益了。不能怪罗大头撂挑子。那在这件事情上,说明卢孟实不够什么?
生:不够地道。
生:不够尊重人才。
生:不够诚信。
师:所以,这拆天下第一楼的还有卢孟实本人。他不善于管理精英人才。不过,好像事情也不是一下子激化到罗大头撂挑子的,中间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在某个环节上换一种处理方式,也许罗大头就不会撂挑子了。就能暂时免除危机,以便从长计议。来,咱们合作表演一下两个人的对话过程。老师演卢孟实,谁来演罗大头?
(一生挺身而出)
师:好,你够勇敢。你来演罗大头。不过还需要配角儿,王子西和常贵谁来演?
两个学生站起来。
师(问其中一个):我问你,王子西在这件事上是一个什么角色?
生:和稀泥的角色。
师(哈哈大笑):好好,是,是,和稀泥的角色。
师(问另一个学生):常贵是个怎样的人?
生:很善良,老实巴交的人。
师:你要把他的情绪演得很什么样?
生:很着急。
再读析拆者
师:好,我们开演。大家可以再看一眼自己这个角色的舞台说明,拿捏一下角色的表情动作特征。其他同学思考,在二人对话的过程中,哪一句起到了推波助澜激化矛盾的作用?
师生配合演读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内的人物表情。
(师生表演精彩,掌声雷动)
师:这罗大头一开始是故意拿糖,并不真走,就是吓唬吓唬掌柜的,可是哪一句话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
生:卢孟实说“走了,就再别回来”。
师:走了,就再别回来。如果你今天走了,那就永远别再回来。比较一下,哪一个有杀伤力?
生:前一句。人狠话不多。卢孟实的话淡淡的,又狠狠的,每个字都像尖刀,插到了罗大头的心窝子上。打击了罗大头的自尊心。
师:你是一个当文学家的料子,语言表达太生动了!对,把他的那股傲娇拿糖的劲儿,把他捍卫产权的尊严,把他的价值顷刻之间都否定了,否定得像一粒灰尘。就好像这天下第一楼从来就不是他罗大头撑起来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如果把卢孟实换做你,想要挽留罗大头,接住他那傲娇劲儿,你得怎么说才成?
生(争先恐后)
师:你来。你是一个大领导,一个会来事儿、会笼络人心、会化解冲突、会缓解矛盾、会找台阶下的掌柜。
生:别别别,看看跟你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咱福聚德离了谁,也不能离了罗大头哇,大家伙说是不是?
师:自找台阶,还给足对方面儿!(对另一生)你也要挽留一下?
生:大头,你可以离开福聚德,可是福聚德离不开你呀!没有你 ,哪有福聚德的今天呀!咱福聚德还指望着你扛大旗呢!我给你赔不是了。你看,就是我让你走,这满座的客人也不放你走呀!就是我卢孟实走,也不能让你罗大头走呀?大家说是不是?!
(该生连说带表演动作,引起阵阵掌声)
师:小伙,表演太地道。老师可告诉你,你可以去考中央戏剧学院了。你还可以去考人力资源部主任。这水平不光够当演员,还可以当公关专家呀。是不是?我要是罗大头,听了你这几句话,那五脏六腑里,——
生(齐):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师:三万六千个毛孔——
生(齐):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师:多简单嘛!在对方的傲娇情绪面前,低低头,弯弯腰,息事宁人,皆大欢喜,自己人,有啥过不去的嘛。可是卢孟实偏偏端着个——
生:掌柜架子。
师:说——
生:走了,就再别回来。
师:这卢孟实也太——
生:刚直。
生:固执。
生:不给人面子。
生:摆架子。
生:小心眼。
师:掌柜的,放到现在说,那就是一个企业的运营总监,是银行的大堂经理,是报社的执行总编,是部门的核心领导人。你得有大格局。所有的人都看你眼色,听你指挥,跟着你的方向走呢,你这么情绪一来不讲章法不计后果地和员工较劲,换谁不把公司搞砸?!所以,毫不客气地说,卢孟实即使是当那个时代的掌柜,也还欠缺那么一点用人的灵活劲儿。咱们这部分学习就是初步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
屏幕显示
师:看见不,参照戏剧冲突的种类,所有的冲突压力都集中到卢孟实这个天下第一楼的第一责任人这儿来了。
师:哎哟,这卢孟实可不干了!我咬牙跺脚的把濒临倒闭的福聚德带到如日中天,名噪京城,就落了这么一身缺点?!我得冤死!你看看周围的人,哪个是省油的灯哟!来,继续朗读,咱们挨个品评一下剧中人物,看看他们身在福聚德,德行又如何?
【屏幕显示】
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从________(经典台词或者舞台说明或者概括课文内容)看出来。
生: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但又性格刚直的人,从他开业给侦缉队送礼、给员工立规矩、训斥辞退不合格的员工、支持成顺结婚大操大办维护伙计尊严等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你对这个人物了解透彻。说这么全面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了。你找出一处台词来表演一下他的性格。
生:“人家为什么看不起‘五子行’?不能自己走下流!我看你是吃饱了,家里有富裕了。给我走着!”
成师:好,有老板的气势和派头。所以,总体上来说,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严格要求员工的好掌柜。还有,他为什么特别重用成顺?
生:想让成顺学习罗大头手艺。
师:学手艺干什么?
生:好让福聚德多个人才。
师:多一个技术能手,就多一份保障。他聪明着哪,可惜他没有为这件事忍耐到底。忍到底的话,还怕不怕罗大头撂挑子了?
生:不怕。
师:对,不怕了。罗大头又是个什么样人呢?
生:罗大头是一个恃才傲物、心胸狭窄、脾气火爆的人。他维护自己的技术没错,可是也要考虑一下大局,不能随便撂挑子,这样自己就没退路了。他的经典台词是“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我一撂杆不干,福聚德就得关门。”
师:这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你看,他的手艺好,并以此为傲,但他又抽大烟,看不起没本领混吃混喝的克五,可以说旧时代手艺人常有的那些优点和缺点他全都有。
生:福子是一个仗势欺人、谄媚权贵的人。从他的台词“额外的?这儿全是大爷的。大爷拿钱买行头置场面干的是正事儿,不像他拿钱养婊子!”可以看出来
师:这个全字读得好,读出了那种横劲。好像这地盘就是他自己家的。
生:克五是一个无赖地痞,欺软怕硬的人,他的台词是“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生:常贵是一个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的人。“那边伙计也怪可怜的,跟掌柜的说说,怎么搭济下。”
生:唐茂盛是一个仗势欺人的人。他的经典台词是“银票你记着麻利开,我去瞅瞅我大哥,晚上,这儿吃饭、拿钱、带常贵。”不容置疑。
生:唐茂昌是一个胡乱花钱态度蛮横的人。他的经典台词是“你告诉他们,这儿是老唐家的买卖,把钱柜打开。”
生:王子西是一个自私油滑无情的人。他的经典台词是“哟,我的萝卜丝饼。”
师:小小年纪看人就入木三分,不简单嗬。开饭庄子的人,一直到今天,凡是在里面站住脚的,哪个不是八面玲珑。福聚德就是一大染缸,吸收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又把他们染成各种各样的人。就是老实憨厚的常贵,在拉买卖的时候,也是油滑的很呢。你看——
播放常贵拉客的视频。
师:就这样能干且憨厚有同情心的常贵,结局却是被乱兵打死的。这些人物性格,都打上了历史的印记。
三读解拆义
师: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要想深入地理解它,吃透他的价值,我们还必须有一些其他知识的支撑,相关理念的参照。比如,我们学习《屈原》,我们如果了解战国时代的历史风云,就能更深切体察屈原内心的痛苦,我们如果了解国民党执政时期的黑暗,我们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郭沫若写作此剧的用意,更好地领悟剧本的历史价值,以作为今天的反思和借鉴。《天下第一楼》是一部以旧社会餐饮业经营为题材的话剧。它的兴盛和衰落都和时代密闭可分。但如果我们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它,会得到很多启发。能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他要借这个艺术作品来反映什么,告诉人们什么?这个对于同学们来说稍微深了一点,但是对改进思维方式和看待社会问题都有好处。你看,这是老师百度的一点相关信息。
【屏幕显示】
(一)作为企业管理者,一是要知道你的企业要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么生产。二是识人、用人。
(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尴尬的角色,上司想了解你的能力,同级想看你的姿态,下属想看你的威信。
师:你看,卢孟实是不是面对这些问题?他作为一个父亲曾经被掌柜欺辱死的穷小子,内心里憋了一股劲来向世界证明自己。但他要面对很多阻力。
【屏幕显示】
一个人干件事业,有可能面临哪几大阻力?
一是社会阻力,制度的不健全,风气的不和谐
二是家庭的阻力,家庭的不团结,成员的不给力
三是个人的阻力,能力的不达标,性格的不完善
四是事业的阻力,事业的性质,资金的稳定
五是人才的阻力,人才的向心力,人才的优素质……
师:你看,卢孟实是不是面临这些阻力?谁来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一下?
生:侦缉队就属于社会层面的阻力,如果放到今天,就可以到法院控告侦缉队敲诈勒索,甚至贪污受贿,他们的官帽就戴不住。
生:还有克五那样的也属于社会方面的阻力,社会风气败坏,混吃混喝的人多,影响生意发展。
生:还有事业本身的阻力,福聚德做的是餐饮服务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哪一路人伺候不好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生:还有卢孟实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他无法全盘规划生意的发展,因为利润要分六成给东家,还要面临东家的吃拿卡要。这太难了。难怪天下第一楼会垮掉。
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相关知识来帮助自己分析人物语言和情节。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生:福聚德在人才问题上危机重重,小伙计走下流,罗大头撂挑子,常贵被带走,有将无兵,这仗怎么打呀。
师:说得极是。想一想,福聚德的这些问题,放在今天的社会会不会一样发生?如果不发生,有什么作为保障?如果可能,你能不能给卢孟实出出主意,不让这天下第一楼被拆散?好,你现在就是防拆智囊团,快来帮卢孟实出出主意吧!他要支撑不住了!
【屏幕显示】
天下第一楼与侦缉队
天下第一楼与唐茂昌
天下第一楼与克五
天下第一楼与小伙计
天下第一楼与罗大头
天下第一楼与唐茂盛
生:侦缉队勒索这样的事情,放在今天发生的概率就小多了吧。反腐纠察队正愁没有业绩呢。
师:谁把权利关进了笼子?
生:法律!
生:唐茂昌要钱可以让他立字据呀。不立字据就不给钱。立下字据核算到东六西四的账里不就完了。
另一生:是,卢孟实也完了。东家非得把他开除。
师:对呀,那可怎么办?
生:只能早做打算。预先谋划好自己的退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本领到哪都能吃上饭,还非得赖在福聚德?如果不能守住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那就不能怪楼被拆了。卢孟实缺乏面对东家的刚气和骨气。
师:这话多透彻!无论对谁,都要有底线原则。无原则退让只能导致一败涂地。你厉害,谁都难不倒你!
生:克五这样的就得报警,靠法律来管住他。
师:社会进步才能法律健全。让地痞无赖无缝可钻。
生:对付唐茂盛这样的东家,比赛借钱,还不经商量就带走堂柱子,他的经营思维有问题,可以跟他谈判。向他表明这样做的后果。实在不行,可以以不干相威胁。既然妥协是被拆,不妥协也是被拆,那还不如冒险一搏。
亮出底牌给对方看。
生:还有,对于罗大头这样的人才,作为领导人也要学会低头,向人才低头。毕竟你得靠人家撑场子。
师:我们总结一下大家的意见。
【屏幕显示】
告状或者报警、坚持底线谋划退路、谈判、签字、亮底牌、低头
师: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卢孟实为什么没有?是什么在支持我们做出这样的决策?
生:是社会进步,法律健全。
生:是观念的进步。
师:对。我们今天看历史问题,当然不费力气。可是人都受历史的局限。比如,你今天看一些创业者,他同样面对一些问题,他需要克服,比如,薇娅因偷税漏税被罚13亿的问题,新东方被时代给下课的问题。政府的社会大环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个人思维方式都是要。所以,最后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何冀平为什么要写这个话剧呢?
生:想让人们明白那个时代,一个创业者的艰难。
生:想让人们思考社会环境对商业的影响。
生:想反映现实,带给人们更深刻的思考。
师:一个现代管理者,被要求有三大能力,技术能力、识人能力和洞察趋势能力。我们看卢孟实,这三项能力,他缺乏什么?
生:这三项能力他都缺乏,第一,他自己不会烤鸭子,依赖罗大头;第二,他不会识人用人,他所重用的成顺办事情也不牢靠;第三,他也缺乏洞察未来预见危机提前处置的能力。
师:没错。但我们今天谈论历史中人物的长短,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借此反思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避免重蹈前人覆辙。
【屏幕显示】
戏剧冲突、人物台词、舞台提示
四读知拆法
师:这是戏剧三要素。是戏剧用来拆解现实反映生活的三板斧。我们刚才是对三要素的分开把握,现在我们整合一下,整合卢孟实对不同的矛盾方的态度,看能发现什么?
【屏幕显示】
卢孟实 对克五 赶走!
对小伙计 给我走着!
对罗大头 走了,就再别回来。……走!
对侦缉队 不买账,看来想敲咱们一笔。
对东家 (气得说不出话)(欲骂无言,欲哭无泪,一拳砸在柜台上)
生:我发现卢孟实对比他地位低的人态度还是很蛮横刚硬的,都是不容置疑地驱逐、命令、和威胁,但对比他地位高的人就没辙了,要么无可奈何,要么忍辱偷生。没有一点办法。
生:卢孟实对克五、小伙计、罗大头就摆掌柜的架子,很威风,但是对侦缉队、对东家则敢怒不敢言。这反映了他身上的局限性。他缺乏与压迫势力对抗的勇气和智慧。
师:这就叫读懂了人物。我们分析戏剧中的人物也好,小说中的人物也好,都不能把他脸谱化简单化,要把他当成一个具体的人来看,不仅看出骨架,也要看出血肉,不仅看到言行,还要看出内心,才能读出趣味和创见来。不至于陷入到大众的庸俗简单的语境中去。
师:为了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剧本作者都要恰当使用舞台说明,现在聚焦本文中的舞台说明,利用分类学习法给舞台说明分分类。
生:有说明环境的,像开头写天下第一楼的开业红火。
生:有说明人物表情的,像“更火了”“怯懦地”“狗仗人势的”等。
生:有说明人物动作的,“慌忙跑上”“呷着,头也不抬”“反而凑上来”等。
生:还有说明心理的,“憋了一肚子火”“知来者不善”等。
生:有说明语气的,“爆发的”“为难的”等。
生:有说明人物精神状态的,“一阵眩晕”,“强打精神”等。
师:这些说明有无必要?删掉行不行?
生:有必要。删掉就会显得不具体,影响真实感和现场感。
生:有必要。这些舞台说明或者说明人物言行动作的具体形态,或者说明言行动作的原因,或者交代事情的背景,或者揭示人物的性格,各有各的作用,没有它们,剧本就会很干瘪、虚伪和生硬,缺乏感染力。
师: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永远是生活的反映。但又以集中、典型、夸张地手法表达主旨。人是生活在社会中、人群中的人。人的一举一动都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一粒石子,漾起层层涟漪。联想一下我们班里的牛人牛事,奇人奇事或者尬人尬事,也来写一个自己的小剧本,并和同学们演一演,看看能不能演出生活的真实感,揭示出一定的道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屏幕显示
作业
仿写剧本:我班第一人(奇人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