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7 22:44: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概况,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领会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和作者的忧国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生:杜牧。
师:对,作者是杜牧!那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呢?
生:唐代。
师:唐代人才辈出,其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们是?
生:李白和杜甫。
师:李白和杜甫被后人合称为“大李杜”。唐代除了大李杜,还有一个“小李杜”,他们就是李商隐和杜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走进杜牧,学习一首杜牧的诗歌《泊秦淮》。
(板书:泊秦淮 杜牧)
二、介绍作者
教师PPT展示杜牧的个人背景资料。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其诗文多指陈或讽喻时政之作。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笔调多清俊生动。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代表作有《清明》《赤壁》《过华清宫》《江南春》《题乌江亭》等。
三、初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教师指导,读准诗歌的节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浩渺寒江之上笼罩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上。入夜时,我将小舟停靠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的地方。金陵城里的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四、再读诗歌,领会诗歌主旨
1、题目解析:
(1)“泊”:读音及意思。------bó;停泊;
(2)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即秦淮河。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这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2、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思考:
(1)这两句是写什么?------写景
(2)写了哪些景?-------轻烟、淡月、寒水、细沙。
(3)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勾画了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空冷愁寂的情调。第二句交代了停船的时间、地点,为下两句的展开做铺垫。
(4)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
“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凄清的景象。
3、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商女:课下注释: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2)后庭花:《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了亡国之音。
(3)犹唱:即:还在唱。这些无知的歌女连亡国之恨都不懂,还在唱这种亡国之音!
(4)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最后两句用了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不是商女,而是那群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诗人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因醉生梦死亡了国,但这些豪门贵族却不以为鉴,也会步陈后主后尘,除了忧伤、悲愤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教师小结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候的唐王朝已经不复昔日,此时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作者游经金陵,夜泊秦淮,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愤。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杜牧
写景:忧愁伤感
抒情:讽刺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