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2-12-14 15: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歌曲的知识点──节奏 和 的练习,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通过听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教学重难点】 准确掌握节奏 和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老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一起来进行快乐律动。(拍手歌) (设计意图: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 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 二、音乐知识──彝族简介 1.导入:同学们的动作做得真漂亮,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彝族的音乐宫走一走,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看哪位同学今天能满载而归,出发!(设计意图:课堂开始,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境线,以带他们去彝族的音乐宫为线索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2.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节奏练习 1.导入:同学们,彝族人民不但居住的环境很美,他们的音乐宫更富有神奇的童话色彩,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 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城图) 师:节奏城的大门紧锁着,怎么进呢?(引发学生的悬念)别着急,这有金钥匙和银钥匙,试一试,用哪一把?(出示带有节奏的两把钥匙) 师:用哪一把钥匙来开门呢?认为用金钥匙的同学到左边来,用银钥匙的同学到右边去。现在老师来开门。(银钥匙把门打开了,里面出来两段话) 师:同学们快看!节奏城的朋友正在欢迎我们呢!(节奏为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3.旋律填空练习 导入:(师很惊奇地说)同学们,音符城发生了一件怪事,旋律妈妈丢了几个小宝宝,正着急呢,你们快去帮帮她。(出示不完全的节奏谱) 师:一起来看一看。哦!原来是音符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教师弹旋律,让学生听辨哪一个更有结束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乐于助人的特点,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能力。) 四、新歌学唱 导入:同学们,你们运用智慧帮了旋律妈妈的大忙,为了感谢大家,旋律妈妈送给大家一首歌。(出示歌谱) 1.师:听老师为你们来唱一唱,一起来学习。 2.用La来模唱旋律。 3.按节奏试读歌词(听伴奏带试读两次)。 4.跟着磁带听唱。 5.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演唱。 6.分组比赛。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歌曲学得又快又好,你们能为这首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让学生为歌曲起名,找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作为歌曲的名字。) 五、深入拓展(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导入:音乐宫里有一个神奇的智慧屋,进去的同学会变得更聪明,我们一起去瞧瞧智慧老爷爷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四个有吸引力的创作要求) (设计意图:智慧屋、智慧老爷爷都是学生喜欢的,以此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创作,让知识点更富吸引力。) 1.小小词作家们,请从这里做起:用另外的衬词代替歌曲中的“阿里里”。 2.小小舞蹈家们,发挥创造力,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律动。 3.小小歌唱家们,努力练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小小画家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歌唱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巩固歌曲,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另外,本环节的设计使音乐与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把视觉感受转化成多种感受,既体现了创新教学的要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六、自我展示 师:同学们的创作真精彩,快快为彝族小朋友表演。(分小组展示) 师小结:今天的活动开心吗?有哪些收获?我们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歌唱,把我们的歌声留给彝族的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录音。(用磁带记录学生的歌声) (放录音)师:希望彝族的小朋友能喜欢我们的歌声,向彝族小朋友们说“再见”!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 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谈话导入 1. 看影音资料,猜民族。多媒体播放课前音乐《爱我中华》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啊?歌里唱了些什么啊? 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师:是啊,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资料,请你们猜猜他们是哪族人?(播放新疆、藏族、蒙古、汉族的舞蹈场面,让学生猜) 2. 播放有关彝族的资料,简介彝族风土人情。 (画外音)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遍居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彝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山川壮丽,河流纵横。那里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有壮观的大叠水瀑布,有奇异的石林,还有那美丽的阿诗玛的传说。 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一群勤劳淳朴的彝族人。那里的人民古朴、淳厚,热情好客。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点。男子喜欢用青布包头,以示英武气概。姑娘们喜欢戴银质的项链,穿着三色花裙,而她们的花包头则被看作自由和幸福的象征。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在这一天,人们会手执火把在田间游行,然后燃起篝火,唱歌跳舞来庆祝节日。场面非常的热闹和壮观。 二、 感受歌曲典型节奏? 身势创编 1. 节奏模仿 (多媒体课件出示) 彝族娃娃:亲爱的汉族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彝族娃娃,非常欢迎你们到我们彝族山寨来做客。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奏一起走吧! 出示节奏图? ××? ×××× ∣××? ×∣(配上脚步声) 学生模仿节奏 2.启发学生用各种身势表演节奏。 3.创编歌词活动。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彝族的特点,你们能把这些特点编到我们的节奏里吗? (例)彝族 山山水水真美 丽?? 彝族 人民热情 又好 客 彝族 每年有个 火把节?? 他们 能歌善舞 本领 大 彝族 姑娘喜欢 银项链?? 头戴 美丽包头 真好 看 三、 自主探究? 学唱歌曲 1. 听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 熟悉理解歌词。 3. 简介衬词“阿哩哩”后,生听音乐在“阿哩哩”的地方拍手或跺脚。 4. 跟琴轻声用la模唱旋律。 5. 齐唱歌曲一遍。 6. 学生讨论:怎么唱才更能体现歌曲欢快、喜庆的情绪。 小结:(1)衬词应该唱得轻快而有弹性。(加入顿音符号) (2)歌谱最后一句要唱得强一点。 (3)要唱得高兴一点。 7.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遍。 四、 大胆尝试? 学跳彝族舞 1.师:同学们,彝族人不但歌唱得好,他们的舞跳得更好呢!老师刚刚学会一个彝族舞里常见的舞步,你们想看吗?(播放一遍音乐,师跳基本舞步) 2. 学生模仿。 3.师:哪个小朋友学会了?上来试一试啊。(请一个学生跳一下) 4.师生共同评价。 5.循环播放歌曲,不断请两个、三个、五个……最后全班一起跳。 五、 实践创造??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欣赏图片简介自制乐器 彝族人不但能歌善舞,他们还会用好听的乐器来伴奏呢。这是他们在弹月琴伴奏;这是他们在吹芦笙呢。今天我们也来用自己的乐器为这首歌增加一点魅力吧!老师让你们自己做的乐器都带来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乐器吧! 生:我们这是用皮筋绷在文具盒上,这样可以弹出声音; 生:我们是用罐子里面装沙子,这样摇,可以模仿沙球的声音; 生:我们用小本子的封面敲出节奏,模仿的是响板的声音; 生:我们是用酒瓶盖做的串铃。 2.分组创编节奏型,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六、 篝火晚会 1.(课件显示)彝族娃娃:同学们,你们表演得真棒,火把节的篝火已经燃起来了,欢迎你们,尊贵的小客人们,我们一起去参加篝火晚会吧! 2. 师:彝族娃娃向我们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让我们戴上彝族人的头饰,也来做一回彝族人吧!我们来自由组合一下,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吧!来,愿意跳舞的到中间来,愿意唱歌和伴奏的站在两边,好吗。 3. 循环播放舞蹈画面和音乐,生表演。 七、 在歌舞中结束全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 歌曲〈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为〈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主动合作的精神。 2、? 学会〈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一)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1、??? 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 复习上一节课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第一、三乐句伴奏。 3、??? 师生共同为歌曲的第二、四乐句和结束句设计伴奏,教师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为为歌曲伴奏。 4、 请几个小组同时表演一两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然后随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伴奏边唱边舞,各组尽量不要雷同,师生共同予以评价。 5、??? 综合歌声、伴奏与表演,作到人人参与,个个投入。 (二)歌曲〈快乐小舞曲〉 1、??? 用四张图片引入《快乐小舞曲》的教学。(节奏卡片) 2、??? 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快乐小舞曲》。 4、??? 用听唱法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 5、??? 课外作业是选择几种打击乐器为《快乐小舞曲》写出伴奏谱。 如: 4/4? X? ——? X? —— | X?? X?? X?? —— | 4/4? X?? X?? X?? X?? | X?? X?? X?? —— | 4/4? X? —— X?? X?? | X? ——? X?? X??? |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学习内容,肯定成绩,提出不足。 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 为〈快乐小舞曲〉伴奏。 2、??? 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 在〈快乐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 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精神。 3、??? 进一步加深对“X ——”和“X”的认识。 教学过程: 1、??? 随录音复习〈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2、??? 随伴奏带或教师的琴声背唱〈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3、??? 教师逐块出示节奏卡片: (1)X? — X? X | X? X? X — | (2)X? X —? X | X? X? X — | (3)X? —X? — | X? X? X — | (4)X? X? X? X | X —? X — | 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按谱演奏(奏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4、??? 教师用铃鼓奏出两小节节奏,学生模仿。 5、 将四张节奏卡片的节奏分配给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碰铃等四种打击乐器演奏,为〈快乐小舞曲〉伴奏,有学生决定各自打击乐器演奏的节奏。 6、??? 一组学生演唱,另一组学生伴奏;然后再调换过来练习数遍。 7、??? 学生在原位进行歌表演,动作由师生共同设计。 8、??? 如场地允许,用〈快乐小舞曲〉的录音进行集体舞,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动作要尽量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自信地进行舞蹈。 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提出不足之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