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8 07: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1956.6)
毛泽东在武昌横渡长江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
“文化大革命”
3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学习目录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 的提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重点)
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难点)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重点)
学习目标

01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名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点:北京
任务:总结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9.27)
中共八大会场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重83kg,比美国准备发射的重8倍;
1957年11月,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提出十五年内在钢铁和其它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目前的美国;
在苏访问的毛泽东提出,中国要在十五年或更多的一点时间内,在钢铁和其它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
1957年12月,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发射时爆炸。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有些人像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都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会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的来一个大的跃进。
——《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11月13日
国际上,东风压倒了西风
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局面。
国内,冒进压倒了保守
1958年,党中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
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七千人大会
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总结经验教训
发扬民主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

02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16日
“文化大革命”发动
1968年10月
刘少奇被“永远开除党籍”
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
1967年2月
大闹怀仁堂
1965年11月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五一六”通知
“文化大革命”发动标志
《文汇报》刊姚文元此文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进程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侮指为
“叛徒”“工贼”“内奸”
中共九大
林彪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林彪阴谋败露乘军机逃亡
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1976年10月
“四人帮”被粉碎
邓小平复出
大刀阔斧整顿国民经济
华国锋、叶剑英等粉碎“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5年9月
邓小平整顿国民经济
1971年9月
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五 一六”通知所加的几段话》(1966.5.1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
思考: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复存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
人民会有怎样的思索

经历十年动乱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03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雷锋
(1940-1962)
王进喜
(1923-1970)
焦裕禄
(1922-1964)
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艰辛探索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事业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仍然取得重要进展.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1973年,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
1976年,粮食比1965年增产1835斤
1976年,原油产量相当于1965年6.7倍
……
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大寨精神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焦裕禄精神
红旗渠精神
大寨精神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焦裕禄精神
红旗渠精神
大寨精神
大庆精神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焦裕禄精神
红旗渠精神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探索与成就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调整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课堂练习
2.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D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
4.下面的漫画的作者意在说明(  )
A.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
B. 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 “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C
5.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 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铁人”王进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