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7 22:5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铝耐腐蚀是因为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金刚石、石墨和C60充分燃烧都能生成CO2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2.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稀盐酸 B.、溶液、溶液
C.、、溶液 D.、溶液、溶液
3.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和的质量比
B.化学计量数与之和一定等于m与n之和
C.若将和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和的质量一定等于
D.若M、P为单质,、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4.现将一定量的Mg、Fe投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
②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一定减轻;
③若取滤渣,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溶质成分有3种情况;
④若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金属都已反应完 D.d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6.将等质量且形状大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
B.甲可能是镁,乙可能是铝
C.反应结束时,甲一定无剩余,乙可能有剩余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小于乙
7.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 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量与酸溶液的关系图象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 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图象
A.A B.B C.C D.D
8.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相关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如乙图所示。将烧杯乙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CuO+H2SO4=CuSO4+H2O
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
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D.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甲图中向两试管中加入的FeSO4溶液和稀硫酸的质量之和
9.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发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C.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锌
10.小金以10克锌、8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内红色粉末变黑
B.实验中,当6.5克锌反应时可以得到6.4克铜
C.实验时,应该先点酒精灯,再往漏斗里倒入稀硫酸
D.实验时,应该小流量连续缓慢地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11.小明将一小段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0-50s发生的反应是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0s时盐酸质量最小100s时盐酸质量最大
C.100s时铝还没有反应完
D.100-140s段压强减小的主要因素是气体温度降低
12.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1所示;再把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X与Z的相对原子质量X>Z B.M、X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H前
C.四种金属的活动性Z>X>Y>M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X>Z>M>Y
13.为了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中只含有Cu试剂
B.试剂B是稀硫酸最适合
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4和CuSO4
D.操作I是过滤,操作Ⅱ只用到酒精灯和蒸发皿就行
14.某不纯的铁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1g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
A.Cu B.Zn C.Mg D.Ag
二、填空题
1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2.8g
①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滤液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氧化铜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_g。
16.在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反应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17.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____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
18.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_______ (填 a 或 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 ________ (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 _____ (填化学式)
19.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1)若乙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2)若乙中盛有NaOH溶液,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同时打开止水夹,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再关闭止水夹,发现甲中液体流入乙中,乙中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①写出乙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20.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_____ 价;
(2)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则X为 _____ ;
(3)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发生的置换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_____ 。
三、简答题
21.将一定量的Zn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向所得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可能的成分是什么_____?
(2)某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2.(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往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现有铁粉与锌粉共m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n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3.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
(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
24.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
(2)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
(3)请写出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
25.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Ⅰ.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 7H2O)的流程如图1.
(1)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__ .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 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 ________ 和 ________ , 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 .
(3)物质X是 ________ , 滤渣中含有金属单质有 ________ , 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 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________ 、冷却结晶、 ________ 、洗涤和低温烘干.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为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
(6)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_ ℃为宜,pH应控制在 ________ 为宜.
(7)以某菱锌矿(ZnCO3含量为62.5%)为原料制备锌的原理如下(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ZnCO3ZnO+CO2↑ ZnO+COZn+CO2 .
则100吨这样的菱锌矿理论上最多可制得锌多少吨 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D 6.D 7.C 8.C 9.B 10.D 11.D 12.D 13.B 14.C
15.⑴生铁

⑶①Cu、Fe FeSO4、H2O ②16g
16. Fe、Cu Mg(NO3)2、Fe(NO3)2 Fe+Cu(NO3)2==Cu+Fe(NO3)2(合理即可)
17.(1)Hg;(2)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Al+3CuSO4=3Cu+Al2(SO4)3;
(3)Cu(NO3)2、Zn(NO3)2。
18. a H2SO4 Fe
19. 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2HCl= 2H2O+CaCl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l2、HCl、NaCl或CaCl2、NaCl
20. +4 FeCl3 2Mg + TiCl4 Ti + 2MgCl2 7 : 1
21. 银或者银和铜 银比铜不活泼,银应该比铜先置换出来
22. 4Al+3O2=2Al2O3 Ag 28n23.(1)2R+6HCl=2RCl3+H2↑(2)Ag、Cu、R(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R(NO3)3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如果后两个反应进行的比较多,则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
24.金属和稀盐酸反应放热;镁、锌、铁的由强到弱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Mg+2HCl═MgCl2+H2↑。
25. (1)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量筒 烧杯 搅拌 (3) 锌 锌和铜 置换反应 (4) 加热浓缩 过滤 (5) (6) 82 3.5 (7)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