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八单元海洋化学资源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2.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塞紧橡皮塞
4.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5.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aCl
B.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组分的颗粒大小不同
C.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6.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7.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8.下列方法,能使海水淡化的是( )
A.将海水过滤 B.往海水中加入活性炭
C.将海水蒸馏 D.往海水中加入明矾
9.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蒸发皿 ③放置酒精灯 ④加热并搅拌 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②①④⑤
10.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得到金属镁
B.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C.海水中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2015年,三沙市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海水淡化设施和太阳能等设备在有居民岛礁全覆盖,实现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加热 使之沸腾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方法
C.冷冻海水使之结冰,从而使盐分分离出来
D.利用只允许水通而不允许水中溶解的物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和淡水分隔开
12.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B.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
C.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
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
13.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
A.CaCl2 B.MgCl2 C.NaCl D.ZnCl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从海水中提取镁、盐,通常将 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 ,与盐酸反应生成 , 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就能得到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 ; ; .
1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 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医疗上用的 是0.9%的氯化钠溶液.
16.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7.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该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除了水还包括溶解于水中的丰富的矿物质和少量气体.以海水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化工产品:如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镁、食用加碘盐等.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在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镁、食用加碘盐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名称);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取少量浑浊的海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其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证明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杂质的简单
方法是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19.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方法是 。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将海水进行 。
(3)试剂A最好选用 。
20.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1)永兴岛上的饮用水主要利用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脱盐后获得。分离原理如图1所示,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2)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从海水中获得食盐的方法是 。
(3)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主要含MgCl2)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图2所示。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八单元海洋化学资源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海水制碱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钠转化为碳酸钠,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单质镁的制备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镁、硫酸镁转化为金属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用海水制备烧碱也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钠转化为了氢氧化钠,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将海水通过蒸发结晶出粗盐,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分析】根据蒸发和过滤所需仪器即可找出共同需要的仪器。
【解答】解:过滤需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杯以及滤纸;蒸发需要铁架台(或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杯等仪器,则共同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离所用仪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各操作所学仪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塞紧橡皮塞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在试管口塞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发过程中,为防止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专管专用,用完后直接放回原瓶,不需要用水清洗,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分析】根据资源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从海水中制得的金属镁是将海水中的氯化镁通过化学的方法制得的,属于海洋化学资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分类,难度不大。
5.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aCl
B.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组分的颗粒大小不同
C.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D.可以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纯碱
【分析】A.根据海水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冰的燃烧来分析;
D.根据“制碱”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颗粒大小不同分离出淡水,故正确;
C.海底的可燃冰大量燃烧后,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燃烧后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可以利用海水、二氧化碳气体、氨气等来生产纯碱,但不能直接提取纯碱,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自然宝库,不单是自然界中最大的储水库,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了解海洋中所含的元素或物质是解题的关键点.
6.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分析】根据海水的组成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约占海水的96.5%,盐类物质共占3.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身边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7.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
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
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分析】A.根据可燃冰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C.根据可燃性的形成来分析;
D.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而不是固态的天然气,故错误;
B.可燃冰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故正确;
C.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缓慢形成的,故错误;
D.可燃冰属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各种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灵活应用。
8.下列方法,能使海水淡化的是( )
A.将海水过滤 B.往海水中加入活性炭
C.将海水蒸馏 D.往海水中加入明矾
【分析】海水淡化能极大地缓解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多级闪急蒸馏法、膜分离法、结晶法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将海水过滤,只能除去海水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B、往海水中加入活性炭,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选项错误。
C、将海水蒸馏,能将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故选项正确。
D、明矾能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而净水,不能使盐分沉降,不能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多级闪急蒸馏法、膜分离法、结晶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蒸发皿 ③放置酒精灯 ④加热并搅拌 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②①④⑤
【分析】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首先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位置,放置蒸发皿,然后加热并搅拌,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操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得到金属镁
B.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后的母液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
C.海水中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A.根据制备金属镁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的成分来分析;
C.海水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D.潮汐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A.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镁,而不是电解氯化镁溶液,故错误;
B.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后的母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用于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故正确;
C.海水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单质碘,故错误;
D.潮汐发电是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海水资源的利用的题目,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学以致用.
11.2015年,三沙市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海水淡化设施和太阳能等设备在有居民岛礁全覆盖,实现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加热 使之沸腾汽化,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方法
C.冷冻海水使之结冰,从而使盐分分离出来
D.利用只允许水通而不允许水中溶解的物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和淡水分隔开
【分析】海水淡化能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找海水淡化的方法.如: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可以获取淡水.
【解答】解:A、明矾使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下来而净水,并不能淡化海水。故A错误;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在原理上是可行的。故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在原理上是可行的。故C正确;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可以获取淡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海水的淡化,淡化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等.
12.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B.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
C.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
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
【分析】A.根据海底蕴藏的资源储量分析;
B.根据海水晒盐的产物主要是氯化钠进行分析;
C.根据海水中含有镁、溴、碘等多种元素分析;
D.根据海水淡化的过程分析.
【解答】解:A.海底虽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可燃冰,但是储量也是一定的,虽然以后开采使用,储量也会减少,故错误;
B.海水晒盐的产物主要是氯化钠,镁盐很少且不容易分离,故错误;
C.海水中含有镁、溴、碘等多种元素,故可用海水制取,故正确;
D.海水的淡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较高,不现实,故仍然要珍惜每一滴水淡水,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的利用,明确题干含义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13.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
A.CaCl2 B.MgCl2 C.NaCl D.ZnCl2
【分析】根据海水制碱的过程分析.
【解答】解: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前三个步骤加入的物质有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水,这些是反应物,生成物是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易结晶析出,应看作沉淀,方程式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步骤Ⅳ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所以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载体,考查对海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从海水中提取镁、盐,通常将 熟石灰 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 氢氧化镁 ,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镁 , 电解 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就能得到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 Ca(OH)2+MgSO4═Mg(OH)2↓+CaSO4 ; Mg(OH)2+2HCl═MgCl2+2H2O ; MgClMg+Cl2↑ .
【分析】根据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及原理分析此题,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盐,通常将熟石灰加入海水中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的金属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Ca(OH)2+MgSO4═Mg(OH)2↓+CaSO4,Mg(OH)2+2HCl═MgCl2+2H2O,MgClMg+Cl2↑.
故答案为:熟石灰;氢氧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电解;
Ca(OH)2+MgSO4═Mg(OH)2↓+CaSO4,Mg(OH)2+2HCl═MgCl2+2H2O,MgClMg+Cl2↑.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5.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 日光和风力 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医疗上用的 生理盐水 是0.9%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一般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氯化钠的水溶液中获得固体氯化钠.
【解答】解: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故填:日光和风力.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故填:生理盐水.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要服务于生活,要善于把化学中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6.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 不变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BACD (填字母)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11.9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3)①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进行分析;
②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蒸发池中,水蒸发了,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②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6%=6g,
设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x,
×100%=16%
x=11.9g
故答案为:(1)不变;
(2)引流;
(3)①BACD;
②11.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以及溶液组成的变化等知识,难度不大.
17.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B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该过程是 物理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分析】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以及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淡化海水可以使用蒸馏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B;物理;
(2)甲烷能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洋资源的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物,除了水还包括溶解于水中的丰富的矿物质和少量气体.以海水为原料可以生产许多化工产品:如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镁、食用加碘盐等.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O .(填元素符号)
(2)在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镁、食用加碘盐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食用加碘盐 (填名称);属于化合物的是 NaCl、NaOH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取少量浑浊的海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其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没用玻璃棒引流 ;证明过滤之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杂质的简单
方法是 加热蒸发,有固体析出,说明滤液不是纯净物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分析】(1)根据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分析解答;
(2)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解答;
(3)根据过滤中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以及水中没有杂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就会消失了,如果有杂质,蒸发以后,会有固体残留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所以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单质,所以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气、氯气、镁、食用加碘盐中食用加碘盐属混合物,其余的属纯净物,氯化钠、氢氧化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化合物,氢气、氯气、镁都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单质;
(3)过滤中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水的气态形式是水蒸气,将水加热后,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布到空气中,如果有杂质,就会有固体残留.
故答案为:(1)O;
(2)食用加碘盐;NaCl、NaOH;
(3)没用玻璃棒引流;加热蒸发,有固体析出,说明滤液不是纯净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海水的元素组成及水的净化相关知识,侧重基础紧扣课标要求.
19.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海水中含NaCl、MgCl2等物质),被誉为“国防金属”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简单流程。
(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方法是 蒸馏 。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将海水进行 蒸发结晶 。
(3)试剂A最好选用 熟石灰 。
【分析】蒸馏是淡化海水的一种常用方法;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得食盐;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钙的价格比较经济。
【解答】解:(1)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常用的方法是蒸馏。故填:蒸馏。
(2)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3)氢氧化钙显碱性,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钙的价格比较经济。故填:熟石灰。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淡化海水的方法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1)永兴岛上的饮用水主要利用海水淡化膜对海水进行二级脱盐后获得。分离原理如图1所示,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过滤 操作相似。
(2)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从海水中获得食盐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3)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主要含MgCl2)还可以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图2所示。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
【分析】(1)过滤能够出去不溶于酸的物质。
(2)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3)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解答】解:(1)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相似。
故填:过滤。
(2)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从海水中获得食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填:蒸发结晶。
(3)反应Ⅱ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