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鲁教版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09:4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九单元金属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
A.铁 B.钢 C.铝 D.铜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B.多数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高
C.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D.不锈钢是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3.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导电 D.铜不容易生锈
4.对生活中的如图金属的应用判断错误的是(  )
A.水龙头表面镀铬 B.用钨丝做灯丝
C.用不锈钢做菜刀 D.用铁丝做高压线电缆
5.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开学初要求居家的学生要定时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是家庭常用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黄铜片上出现划痕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在冷水中快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铝合金质轻,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C.大多数合金的熔点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
8.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锂合金密度小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C.铝锂合金抗腐蚀性强
D.铝锂合金是合成材料
9.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10.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光泽
1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12.《吕氏春秋》记载“金(铜单质)柔锡(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A.熔点一般比其组成金属低
B.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强
C.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大
D.耐磨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耐磨
13.2019年12月17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生产航母用到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D.铝合金是铝和其他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   
A.大理石材 B.不锈钢 C.纤维板材 D.   。
1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   (请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5)钢是通过生铁炼制成的,在炼钢的过程中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16.某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焦炭[A][B]生铁
(1)请写出A、B的化学式:A    B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
③   .
(3)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分为   .
17.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于2018年2月9日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战机表面会用到吸波材料﹣﹣铁氧体(主要成分有氧化铁)和透波材料﹣﹣石英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铁氧体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构成它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两种材料主要成分中出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填元素符号)。
(2)歼﹣20机身极长,机内主承重梁必然采用高强度、低重量的钛合金主梁,下列不属于钛合金优点的是   (填序号)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抗腐蚀性弱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1)“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让世人瞩目。高速铁路离不开无缝钢轨,不锈钢属于   (填“单质”“合金”化合物”之一),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寒冷的冬季,无缝钢轨缝隙有所变大的原因是   。
(2)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无人机外壳制作不可替代的材料。自然界中存在的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都属于碳元素,其原因是   。
(3)大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说明要使可燃物充分燃烧除了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之外,还需要有   。
19.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
20.2016年我省桂阳县发现大规模清代炼锌矿冶遗址。《天工开物》记载了用炉甘石(ZnCO3)炼锌的过程: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般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如图),已知: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
(1)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ZnO和另一种氧化物,ZnO与C反应得到Zn,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   。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
(3)“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    。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九单元金属基础练习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
A.铁 B.钢 C.铝 D.铜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解:A、铁是纯金属,不是合金,故选项错误。
B、钢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C、铝是纯金属,不是合金,故选项错误。
D、铜是纯金属,不是合金,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B.多数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高
C.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D.不锈钢是不会生锈的铁合金
【分析】A、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解答;
B、根据合金的性能和金属的性能比较解答;
C、根据合金中含有碳解答;
D、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合金的熔点比其中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选项错误;
C、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D、不锈钢只是比其中铁的抗腐蚀性强,但并不是不会生锈,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涉及合金的组成和特性,难度较小。
3.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导电 D.铜不容易生锈
【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铜有金属光泽,而不是因为能导热、能导电、不容易生锈。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对生活中的如图金属的应用判断错误的是(  )
A.水龙头表面镀铬 B.用钨丝做灯丝
C.用不锈钢做菜刀 D.用铁丝做高压线电缆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金属铬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因此水龙头表面镀铬,故正确;
B.金属钨的熔点高,常用钨做灯丝,故正确;
C.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硬度大,且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用不锈钢做菜刀,故正确;
D.金属铁的导电性不如铝好,常用铝丝做高压线电缆,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化学常考的题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开学初要求居家的学生要定时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是家庭常用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分析】A、根据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原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黄铜片上出现划痕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在冷水中快
C.实验室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分析】A、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大,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纯铜上出现划痕,故错误;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在冷水中快,故正确;
C、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实验室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D、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实验现象、合金的特征、分子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
7.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铝合金质轻,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C.大多数合金的熔点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
【分析】A、根据铝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的铁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合金密度小,质轻,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飞机外壳,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大多数合金的熔点都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锂合金密度小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C.铝锂合金抗腐蚀性强
D.铝锂合金是合成材料
【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铝锂合金密度小、质轻,选项说法正确;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选项说法正确;
C.一般合金的抗腐蚀性增强,所以铝锂合金抗腐蚀性强,选项说法正确;
D.铝镁合金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9.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分析】A.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铁合金的含碳量来分析;
C.根据铝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是银的价格比铜高的多,且银的储量比铜少,选项说法正确;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含碳量为0.03%~2%)中的含碳量比生铁(含碳量为2%~4.3%)低,选项说法错误;
C.铝合金质轻、耐腐蚀性好,硬度高,所以铝合金可以制成门窗,选项说法正确;
D.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10.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光泽
【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是因为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否则容易遭到雷击而发生危险。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铜制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符合题意;
B.铁制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不合题意;
C.金制项链是利用了金的特殊颜色和价格高,不合题意;
D.铝制饮料罐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用途,解题时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即可。
12.《吕氏春秋》记载“金(铜单质)柔锡(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A.熔点一般比其组成金属低
B.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强
C.硬度一般比其组成金属大
D.耐磨性一般比其组成金属耐磨
【分析】根据合金的组成及其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合金与其组分相比: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增强,合两柔则刚(坚硬)”这里说的是硬度大。
故选:C。
【点评】根据合金的概念: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但硬度比各成分硬度大。
13.2019年12月17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生产航母用到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D.铝合金是铝和其他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分析】A、根据不锈钢的特点考虑;
B、根据合金的优点考虑;
C、根据合金的定义考虑;
D、合金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不锈钢不易生锈,并不是永不生锈,故A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故B正确;
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故C错;
D、合金属于混合物,铝合金是铝和其他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不锈钢的特点,合金的组成和性质。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 B 
A.大理石材 B.不锈钢 C.纤维板材 D. 生铁 。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铁的合金包括生铁和钢。
【解答】解:A、大理石材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
C、纤维板材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D、生铁属于铁的合金。
故答案为:B;生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
1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 C(或H2) (请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燃烧多余的CO 。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
(5)钢是通过生铁炼制成的,在炼钢的过程中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促使反应更加剧烈,并获得更多的热量 。
【分析】(1)根据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分析;
(2)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分析;
(4)根据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分析回答;
(5)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解答】解:(1)除CO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C(或H2)等,也可以还原Fe2O3。
(2)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由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所以,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
(4)如果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装置内就是纯净的一氧化碳,检验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5)炼钢是进一步除去炼出的铁中的杂质的过程,利用的是氧气与杂质金属反应。因为杂质含量本来就不多,所以如果采用空气的话,氧气含量只有不到,与杂质金属接触的几率更小了,不利于除杂,空气中还含有一部分杂质气体很难从钢水中除去。同时由于氧气与杂质反应剧烈放热,为反应进行提供了热量,便于达到熔点,提高钢材坚韧度等指标。综合以上论述,在炼钢的过程中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促使反应更加剧烈,并获得更多的热量。
故答案为:(1)C(或H2);
(2)石灰水变浑浊;
(3)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
(4)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5)促使反应更加剧烈,并获得更多的热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6.某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焦炭[A][B]生铁
(1)请写出A、B的化学式:A CO2  B CO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C+CO22CO ,
③ 3CO+Fe2O32Fe+3CO2 .
(3)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分为 CO2CO .
【分析】(1)根据工业炼铁的流程分析即可;
(2)根据焦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工业炼铁的原理,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工业炼铁的流程,分析高炉废气的主要成分.
【解答】解:(1)炼铁过程中焦炭先与过量高温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为CO2,B为CO;
(2)由上述分析可知,在②发生的反应是:CO2+C2CO;在③中发生的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将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3)由工业炼铁的流程可知,焦炭先与过量高温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与过量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可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分为CO2、CO.
故答案为:(1)CO2,CO;(2)CO2+C2CO;Fe2O3+3CO2Fe+3CO2;(3)CO2、CO.
【点评】因为炼铁过程中需要高温,所以要使焦炭先与过量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不是直接生成所需要的还原剂一氧化碳.
17.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于2018年2月9日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战机表面会用到吸波材料﹣﹣铁氧体(主要成分有氧化铁)和透波材料﹣﹣石英纤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铁氧体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Fe2O3 。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构成它的粒子是 原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两种材料主要成分中出现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O (填元素符号)。
(2)歼﹣20机身极长,机内主承重梁必然采用高强度、低重量的钛合金主梁,下列不属于钛合金优点的是 c (填序号)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抗腐蚀性弱
【分析】(1)根据铁氧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二氧化硅与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2)根据钛合金的优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1)铁氧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二氧化硅与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2)钛合金优点: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性强。
故答案为:(1)Fe2O3;原子;O;
(2)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1)“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让世人瞩目。高速铁路离不开无缝钢轨,不锈钢属于 合金 (填“单质”“合金”化合物”之一),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寒冷的冬季,无缝钢轨缝隙有所变大的原因是 冬天温度降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
(2)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无人机外壳制作不可替代的材料。自然界中存在的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都属于碳元素,其原因是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
(3)大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说明要使可燃物充分燃烧除了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之外,还需要有 充足的氧气 。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微粒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解答】解:(1)不锈钢属于合金;冬天温度低,铁原子间隔减小,无缝钢轨缝隙有所变大;故填:合金;冬天温度降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碳﹣12、碳﹣13、碳﹣14 三种不同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3)要使燃料燃烧除了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外,要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故填:充足的氧气。
故答案为:(1)合金;冬天温度降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3)充足的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微粒的性质、元素的概念、以及燃料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9.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钨的熔点比锡高 。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含碳量不同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分析】(1)根据金属的熔点来分析;
(2)根据铁合金的含碳量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1)钨的熔点比锡高,所以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故填:钨的熔点比锡高;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所以二者性能差异很大;故填:含碳量不同;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故填: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016年我省桂阳县发现大规模清代炼锌矿冶遗址。《天工开物》记载了用炉甘石(ZnCO3)炼锌的过程: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般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如图),已知: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
(1)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ZnO和另一种氧化物,ZnO与C反应得到Zn,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ZnCO3ZnO+CO2↑ , 2ZnO+C2Zn+CO2↑ 。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419~907 ℃。
(3)“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  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 。
【分析】(1)根据题干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2)根据锌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回答;
(3)根据在高温条件下锌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锌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ZnO和另一种氧化物,另一种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ZnCO3ZnO+CO2↑,在高温条件下,ZnO与C反应得到锌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ZnO+C2Zn+CO2↑。
(2)由于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419~907℃。
(3)“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
故答案为:
(1)ZnCO3ZnO+CO2↑;2ZnO+CZn+CO2↑.(2)419~907.(3)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碳的还原性,能从题干中获取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