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清平乐·村居》
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在乡村住一天?
住一周呢?
住一年呢?
住一月呢?
辛弃疾
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有一位大英雄,他文武双全,曾率50多人勇闯万人敌营擒拿叛贼。他也能执笔写诗词,留下许多经典诗篇。他的词有家国之忧、半壁河山沦陷之恨,也有朴实的农村风光,被称为“词中飞将军”。而这样一位大英雄,曾在农村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
yuè
这首词的题目是?
A.清平乐 B.村居
题目
词牌名,古人刚开始创作的词是用来歌唱的,就像我们现在唱歌的歌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曲调和字数。比如,凡是用“清平乐”这个词牌的,词的字数都是46字。用“忆江南”这个词牌的,词的字数都是27字。
在乡村生活
上阕
下阕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翁媪(ǎo)
老两口
“亡”读wú,同“无赖”,
顽皮、可爱的意思。
溪头卧剥莲蓬
bō
péng
剥:A.bō B.bāo
剥:书面语中读bō;口头语中读bāo
剥莲蓬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péng
赖
剥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这个乡村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快乐
幸福
自在悠闲
优美
宁静
……
夏季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茅屋
溪边绿油油的小草连成一片,溪上倒映着小草,就像绿色的绸带。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学习小结:词是用来唱的,也是用来听的,不是什么大白话都叫诗。辛弃疾多么会观察、会发现、会创造啊,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像辛弃疾一样,既要把话写清楚、写生动,还要注意用词的音韵美。
茅屋低小,
溪边青青草。
A.
B.
轻快
舒缓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感情恩爱
老两口可能会聊些什么呢?
A. 居住环境的清新优美,舒适宜人。
B.当年的艰苦奋斗往事。
C.年轻时的幸福往事。
D.今年的收成。
E.儿子们的孝顺可爱。
两杯小酒下肚,老公公脸色微红,看着眼前美景说:“ 。”
老婆婆也微微有些醉意,她望着远处的孩子们,说: “ 。”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感情恩爱
关键词组合+巧调顺序法
那是谁家老两口?喝点小酒,带着醉意用吴音聊着天,多么悠闲,多么恩爱啊。
轻快
悠扬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勤劳
手巧
可爱
分别用三个词夸一夸“大儿、中儿、小儿”。
A.大儿 。
B.中儿 。
C.小儿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俯卧;仰卧;侧卧……
溪边,一个黄发小儿剥着莲蓬,
时而 ,时而 ,
时而 ,时而 。
真是天真可爱!
俯卧;仰卧;侧卧;打滚……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1.
2.
3.
4.
轻快
舒缓
学习小结:读浅显易懂的诗句,要轻快,如前三句。读画面丰富,耐人寻味的诗句,要读得舒缓,如最后一句。
1.田园风光
2.
3.
4.
两儿劳作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翁媪聊天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田园风光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这是一个 的“村居”生活。
清新优美
幸福和谐
安居乐业
辛弃疾写这首词仅仅是为了表达乡村生活的清新优美、幸福和谐吗?
1140年,辛弃疾出生在金人侵占的山东。他从小就习文练武,立下了收复中原的志向。
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在江西农村闲居,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1207年,辛弃疾被朝廷起用,却因病重卧床不起,带着忧愤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临终时仍大呼“杀贼!杀贼!”享年68岁。
1161年,辛弃疾21岁,率众起义抗金。22岁,他一路南下,投奔南宋朝廷。他一直渴望北伐抗金,却始终不被朝廷重用。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向往、喜爱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