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实验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脱水性)的是( )
A.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产生大量的热
B.用过氧化钠制取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气
C.浓硫酸久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
2.下列用化学知识说明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洗洁精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
B.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打开瓶盖后质量增大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变质
D.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热性
3.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4.醋酸(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在家里可以用醋酸去除水垢
B.足量醋酸与Na2CO3粉末混合,有气泡产生,粉末消失
C.与石蕊或酚酞溶液混合后都能使其颜色发生改变
D.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
5.小樱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产生。已知白醋里含 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镁反应放出氢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8.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9.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
10.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1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
A.铁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1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则该溶液( )
A.一定是酸溶液 B.一定是碱溶液
C.一定是酸性溶液 D.一定是碱性溶液
13.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D.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甲是硫燃烧的实验。硫在瓶内、外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瓶中水的作用是 。
(2)乙是用鲜花自制指示剂的实验。操作Ⅱ的名称是 ;能够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自制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
(3)丙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X与Y分别是 。
15.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一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3)盐酸与碱反应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写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写出一种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17.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放置于空气中在瓶口会形成白雾.请你用学过的知识,从外部环境条件、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解释白雾产生的原因.
19.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操作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0.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实验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脱水性)的是( )
A.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产生大量的热
B.用过氧化钠制取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气
C.浓硫酸久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D.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易溶于水,并放出热量,易吸水能用作干燥剂,具有脱水性,能使小木棒变黑。
【解答】解:A、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产生大量的热,说明浓硫酸易溶于水,故A错误;
B、氧气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的氧气,说明浓硫酸易吸水,故B错误;
C、浓硫酸久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小木棒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2.下列用化学知识说明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洗洁精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
B.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打开瓶盖后质量增大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变质
D.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热性
【分析】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食品进行缓慢氧化使食品变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墨烯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洗洁精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功能,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打开瓶盖后质量增大,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的水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C、食品进行缓慢氧化使食品变质,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X具有挥发性,且水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C、浓醋酸具有挥发性,但挥发出来的气体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D、浓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变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物质X具备的条件(具有挥发性,且水溶液显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醋酸(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在家里可以用醋酸去除水垢
B.足量醋酸与Na2CO3粉末混合,有气泡产生,粉末消失
C.与石蕊或酚酞溶液混合后都能使其颜色发生改变
D.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
【分析】A、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
B、碳酸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C、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解答】解:A、醋酸(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因此醋酸能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醋酸足量,因此有气泡产生,粉末消失,过程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C、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小樱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产生。已知白醋里含 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则白醋里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纯碱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镁反应放出氢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H2SO4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它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硫酸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其它酸也能与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它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它酸也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浓硫酸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增加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分析】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使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水分,使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C不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挥发出HCl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D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酸的物理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8.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分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解答】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则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石蕊溶液与酚酞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
【分析】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描述正确;
B、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描述错误;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描述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有白雾出现,描述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盐酸的性质、组成和应用。所涉及问题比较基础,解答时应认真阅读题目的要求。
10.今年5月,我市各县区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试液的性质回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该无色溶液使石蕊变蓝,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解答】解:A、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故错误。
B、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一种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错误。
C、溶液显碱性,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D、该溶液显碱性,不是酸溶液,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遇酸碱性溶液时显示的颜色,并能举一反三,会利用性质相似的指示剂。
1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 )
A.铁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分析】利用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间是否可以发生反应;酸可以与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酸可与某些盐反应复分解反应,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四种物质中只有盐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其他物质均不具备能跟其他三种物质反应。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是对物质之间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物质之间的反应通过化学常识及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进行分析判断。
1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色,则该溶液( )
A.一定是酸溶液 B.一定是碱溶液
C.一定是酸性溶液 D.一定是碱性溶液
【分析】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分析,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解答】解: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碱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不全是碱的溶液,某些盐的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属于盐溶液,但呈碱性;
故选:D。
【点评】要区分开某些相似的概念和说法,如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和酸性溶液,所代表的范畴是不同的.
13.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
D.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能判断该溶液的酸碱性,因为若不变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石蕊溶液与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甲是硫燃烧的实验。硫在瓶内、外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氧气的浓度 有关;瓶中水的作用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2)乙是用鲜花自制指示剂的实验。操作Ⅱ的名称是 过滤 ;能够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自制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
(3)丙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X与Y分别是 二氧化碳和干燥的含石蕊的滤纸 。
【分析】(1)根据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可据此解答;二氧化硫有毒且能溶于水来分析;
(2)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物质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则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3)根据对照实验的控制变量分析。
【解答】解:(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所以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物质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则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3)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要分别证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水不能使使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故答案为:(1)氧气的浓度;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过滤;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3)二氧化碳和干燥的含石蕊的滤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知识、二氧化碳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15.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 2+H2O+CO2↑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其原因是 2Al+6HCl=2AlCl3+3H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根据盐酸会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6.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盐 类物质。
(2)写出一种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
(3)盐酸与碱反应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H+ (写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
(5)写出一种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
【分析】盐酸能和某些盐反应,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解答】解:(1)盐酸能和某些盐反应,例如盐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因此图中M应为盐类物质。
故填:盐。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故填:Fe+2HCl═FeCl2+H2↑。
(3)盐酸与碱反应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故填:H+。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时,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5)硝酸银属于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故填:HCl+AgNO3═AgCl↓+HN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BD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分析】根据酸的通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1)活泼金属和碳酸氢盐会与酸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填BD;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的金属活动性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点评】掌握酸的通性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放置于空气中在瓶口会形成白雾.请你用学过的知识,从外部环境条件、物质的性质等方面解释白雾产生的原因.
【分析】根据已有的空气的成分以及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会形成白雾现象
答案: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其它杂质;浓盐酸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所以会形成白雾.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操作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 能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 碱性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分析】(1)根据紫薯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紫薯汁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绿色,所以可以做酸碱指示剂;故填:能;
(2)草木灰溶液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所以草木灰溶液显碱性;故填:碱性。
【点评】掌握酸碱指示剂好的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 2、4、5 (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写出所有可能)。
【分析】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2、4、5;
(2)孔穴3中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故答案为:(1)2、4、5;
(2)Fe2O3+6HCl=2FeCl3+3H2O;
(3)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