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1 压强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趋于常态化,“一盔”是指戴头盔,头盔的设计是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一带”是指车内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戴头盔会减小头部的惯性
B.戴头盔会增大撞击时头部所受压强
C.安全带设计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使人体感觉舒适
D.系安全带时可以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
C.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D.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的关系是( )
A.p甲一定小于p乙 B.p甲可能大于p乙
C.p甲一定大于p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
4.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向右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不变,和均变大 B.和不变,变大
C.变小,和均变大 D.和不变,变大
5.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8∶1 B.p甲∶p乙=1∶8 C.p甲∶p乙=4∶1 D.p甲∶p乙=l∶4
6.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它们切去的质量可能相同
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小 D.它们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各自沿水平或竖直切去部分,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均沿竖直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的密度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一定小于
B.均沿竖直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可能等于
C.均沿水平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切去后使剩余厚度相等,可能大于
D.均沿水平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一定大于
8.A、B是两个材料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如图所示,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情况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F2>F3②丙中桌面受到的总压强最大③几种情况中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A乙=fA丙>fA甲④三种情况中B物体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B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二、填空题
9.两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ρ铜>ρ铁)。若将它们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饼p钢______p铁;若将铁块放置在铜块上方中央,此时铜块对地面的压强p______(p铜+p铁)(均选填“>”、“=”或“<”)。
10.如图所示,甲物体重40N,甲的底面积为10cm2,乙物体质量为1.6kg,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甲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g取10N/kg)
11.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如图甲、乙所示。在推动木板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已知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小于,则正方体甲、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之差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甲的边长为0.09m,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厚度 d=___________cm,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__Pa。(g取10N/kg)
14.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 ,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若第一次沿虚线 a 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露出桌面的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第二次沿虚线 b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_。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装有重10牛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请用图示法画出桌面所受的压力F。
四、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小红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紊有关”实验时的情景。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两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的关系,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填“>”、 “<”或“=”)p丁。
1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
(2)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_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_____数量的钩码。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4)橡皮泥被压后会留下凹痕,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轿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轿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家新买的轿车,总质量1.2×103kg,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8×10﹣3m2,则轿车停放在车库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2)交通法规规定轿车行驶时不能追尾。如两辆同向行驶的轿车发生“追尾”。轿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_____仍撞到轿车A;观察轿车A的尾部(如图乙),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此时对轿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__(安全气囊/汽车头枕)。
(3)轿车采用四轮鼓式制动,有效地减少了制动距离。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速度/(m s﹣1) 2 3 4 5 6
制动距离/m 0.5 1.13 2.00 3.13 4.50
请在图丙中描点作出s﹣v2图像___________,写出s和v的定量关系式s=___________,当轿车速度为8m/s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是___________m。
五、综合题
20.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甲和物体乙的质量均为6千克.求:
①物体甲的密度.___________
②物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_
③小明设想在保持物体甲、乙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分别在甲和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P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量为△P乙.
则△P甲:△P乙=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大小均为p .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乙的边长为0.05米.求:
(1)甲的密度ρ甲____.
(2)甲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压强p ____.
(3)若将甲、乙中的一个物体叠放到另一个物体上表面的中央后,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跟原先甲对地面的压强p相比,小华同学在下表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设想.
(a)请你判断,设想Ⅰ是_______的,设想Ⅱ是_____的,设想Ⅲ是_____的.(均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b)请选择一个可能的设想,计算出相应的压强p′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C 6.A 7.B 8.B
9. > >
10. 16 2.4×104
11. 不变 变小 不变
12. 小于
13. 2 8.1×103##8100
14. 700 变小 不变
15.
16.
17. 海绵的形变程度 压力大小 B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18. 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不同 相同 凹陷程度 压强 形变
19. 1.5×106 惯性 形状 汽车头枕 0.125m﹣ s2×v2 8
20. 物体甲的密度为6000kg/m3 物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88×103Pa 32:1.
21. 5×103kg/m3 49;4.9×103Pa 不可能 可能 可能 6125Pa;2.45×104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