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基础训练
1.小明办了一份“爱我中华”的手抄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同时期,由于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网路接入困难,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彻底改善。
B.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再测珠峰“身高”,世界屋脊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C.经历新冠疫情,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志。
D.实施“精准扶贫”改策,改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方法上的指导,而且要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座博物馆的历史,据说建立于一八三二年。
B.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C.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了迷人的天地。
D.在考试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电影《穿越寒冬拥抱你》以一个“暖”字为基调,让很多观众在观影时潸然泪下。
B.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C.近几年开展的“全民悦读”活动有效促进了市民的阅读热情,提高了市民的阅读兴趣。
D.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给亚洲乃至中国短跑树立了新的丰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厉害了,我的国》这部记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B.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C.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5.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和改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影《全刚川》为我们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顽强抗敌。
B.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C.我们的教室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明媚的笑颜。
D.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C.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D.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分类处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8.“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深远地产生过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效果。
B.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深远地产生过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C.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深远地产生过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效果。
D.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山东曲阜孔林里盛开的二月兰,他马上渐渐地停住了脚步。(将“盛开”改为“绽放”)
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
C.具备研发能力,是衡量一个科技公司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将“衡量”改为“丈量”)
D.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在“容易”前加上“之所以”)
10.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不能否认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B.“低头族”之所以感到忙碌,是因为大量网络信息占用了他们的时间造成的。
C.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蓬勃发展并恢复生机,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1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手机微信付款的方式,普遍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将“普遍”调到“欢迎”前)
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删去“由于”)
C.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D.《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将“弘扬”改为“发扬”)
1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线上教学高质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改进教学方法。
C.“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D.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加强国民的生活质量。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建党一百周年到来之际,全县各学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B.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大约54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冠军。
C.通过课后延时服务,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趣有味。
D.同学们认真聆听一个个英雄故事、一件件红色文物,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奋进力量。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C.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考虑的问题。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散布到世界各地。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D.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扬州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通过三次失败的养猫经历,使我明白了要平等地对待生命的道理。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小学生近视情况日益加重,原因是他们过度看手机造成的。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济南的空气更加清新。
C.北京即将成为全世界首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D.“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学校开展了让学生“爱上作业,玩转作业”。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使观众们感受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扎根贫困山区40多年,张桂梅以弱小的身躯,托起了大山女孩们的希望和梦想。
D.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运健儿胸怀祖国,大力发扬敢拼敢搏,为祖国争了光。
B.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C.“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D.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水平。
2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20年1月1日,全市大约6000余人参加了“奔跑吧·盐城”迎新年长跑活动。
B.时速350公里的盐通高铁的开通不仅带来经济发展红利,更带来了出行福利。
C.极寒天气来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B.能否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
C.目前,我们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佩戴近视眼镜,情况不容乐观。
D.正确佩戴头盔,能有效改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伤率。
2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是我们党能否克服困难的决定性因素。
C.济南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D.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4.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B.“他给我拣定了靠东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主干是:他拣椅子。
C.“由易烊千玺、刘浩然等主演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公映后在全国广泛地引起了关注”一句有语序不当的毛病。
D.“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这句话表达得体。
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2月27日00时55分,经过约6小时左右,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B.今年,又有多所新改扩建校舍投入使用,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在彰显着教育。
C.国画、朗诵、钢琴、琵琶……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声”有“色”。
D.山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源于全省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广大中学生最基本的汉字书写要求。
B.为了防止课间追赶造成安全事故,学校禁止学生课间追逐打闹。
C.通过这次“至善杯”现场作文竞赛,使我受益匪浅。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2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
B.《长津湖》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融入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C.习总书记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
D.同学们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注射新冠疫苗,防止疫情不再扩散。
2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期末冲刺阶段,同学们切忌不要通宵复习。
B.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C.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计划开展创意绘画。
D.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2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济南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的垃圾分类系统。
C.大明湖历下亭底蕴丰厚,其名字的来历是源于“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
D.现代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阅读仍是一种主要途径。
3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工作能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B.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够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C.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增强了垃圾分类意识。
D.三星堆遗址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截至目前出土的文物大约一千件左右。
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生动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科学原理。
B.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目的是旨在让孩子们健康发展,先“成人”再“成才”。
C.我们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D.园林部门在第一时间对济南出现过的每一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处理和辨别。
3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让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
C.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3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修改:将“报纸与我”改为“我与报纸”。
B.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作的水平。修改:将“水平”改为“能力”。
C.通过这次作文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将“增强”改为“提高”。
D.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国家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修改:将“是否”删掉。
3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给高端餐饮企业带来了极大冲击。
B.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济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C.我国独立运行、自主设计的北斗三号卫星,是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D.实施分餐制可以拉开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3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中国文学开花结果、吐芽生长,成就了一片色彩斑斓的文学园地。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A.成分残缺,在“困难”后加上“等问题”;
C.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
D.语序不当,把“给子贫困户方法上的指导”“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调换顺序;
故选B。
2.D
A.搭配不当,去掉“的历史”或将“建立”改为“有”;
B.成分残缺,去掉“听了”或“使”;
C.分类不当,“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应包容在“油画般的景致”之中,应把“及”改为“等”;
故选D。
3.B
A.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让”;
C.搭配不当,可将“促进”改为“激发”;
D.语序不当,可将“亚洲”与“中国”互换位置;
故选B。
4.B
A.搭配不当,应将“宣传”改成“展示”;
C.成分残缺,应在“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后加上“的行为”;
D.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成“扩大”;
故选B。
5.B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或在“养成”前加“是否”一词;
C.搭配不当,可将“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改为“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提高了信息流通的质量”;
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得”;
故选B。
6.D
A.缺宾语,在句末加“的故事”;
B.否定不当,把“不可”删掉;
C.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明媚的笑颜”;
故选D。
7.A
B.缺少主语,去掉“由于”;
C.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D.语序不当,“分类处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应改为“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故选A。
8.D
本句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深远”是修饰“影响”的,应该在“影响”前,作定语。
第二处,后半句成分残缺,缺少“发挥”的宾语中心语,应补充;“发挥”应与“作用”搭配,而不是“效果”。
修改为: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作用。
故选D。
9.B
A.表意不明,将“马上”或“渐渐地”去掉一个;
C.搭配不当,在“具备研发能力”前加上“是否”;
D.句式杂糅,“因为”或“而造成的”去掉一个;
故选B。
10.A
B.有误,句式杂糅,可将“因为”或“造成的”删去;
C.有误,语序不当,“蓬勃发展”与“恢复生机”应交换位置;
D.有误,搭配不当,将“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改为“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故选A。
11.D
D.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
故选D。
12.B
A.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能力”;
C.顺序不当。将“研究、了解”改为“了解、研究”;
D.搭配不当。可将“加强”改为“提高”;
故选B。
13.A
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去一个;
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D.搭配不当,把“、一件件红色文物”改成“,看着一件件红色文物”;
故选A。
14.B
A.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采取”;
C.用词重复,“思考和”或“和考虑”删掉其一;
D.缺主语,删掉“通过”或“使”;
故选B。
15.C
A.用词不当,将“散布”改为“传播”;
B.语义矛盾,“突然”“ 渐渐” 矛盾,删掉其一即可;
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C。
16.B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准备”;
C.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D.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一词;
故选B。
17.C
A.重复啰嗦,去掉“原因”或“造成的”;
B.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D.缺宾语,可在句末加“的活动”;
故选C。
18.C
A.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
B.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一词;
D.语序不当;可将“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与“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互换位置;
故选C。
19.C
A.缺少宾语,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B.两面对一面,可去掉“有没有”;
D.词语误用,将“丰富”改为“提高”;
故选C。
20.D
A.重复累赘,删去“大约”或“余”;
B.语序不当,“经济发展红利”和“出行福利”语序颠倒;
C.否定不当,删去“防止”或者“不要”;
故选D。
21.A
B.前后矛盾,删掉“能否”;
C.成分赘余,删掉“大约”或“左右”;
D.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减少”或“降低”;
故选A。
22.D
A.搭配不当,将“发现”改为“发明”;
B.主客体倒置,改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对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是再熟悉不过了”;
C.关联词错误,把“只有……就”改为 “只有……才”或“只要……就”;
故选D。
23.D
A.成分赘余,可将“将近”或“左右”删掉;
B.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或在“赢得人民信任”前加“能否”一词;
C.语序不当,可将“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改为“建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故选D。
24.D
D.句子“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中“拜读”意思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这里写清别人读自己的作品,表达不恰当;
故选D。
25.C
B.成分残缺。通过分析句子主干得知,“彰显”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新风貌”。
D.句式杂糅。“源于”与“分不开的”连用,造成句式杂糅,可删去“是分不开的”。
故选C。
26.B
A.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一词删去;
C.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D.缺少宾语;可在“自我保护”后添加“的意识”;
故选B。
27.C
A.缺少主语,把“通过”或“使”删除一个;
B.句式杂糅。改为:《长津湖》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融入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D.否定不当,把“不再”去掉;
故选C。
28.B
A.否定不当,“切忌”与“不要”重复,把“切忌”或“不要”去掉;
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活动”;
D.两面对一面,删去“有没有”;
故选B。
29.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搭配不当,“加快”不能搭配“质量”,应删掉“和质量”;
B.语序不当,应将“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改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C.句式杂糅,应删去“源于”或“的来历”;
故选D。
30.B
A.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C.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D.重复多余,“大约”或“左右”删掉其一;
故选B。
31.C
A.搭配不当。“展示”与“科学原理”不搭配,可在“人体”前加上“讲述了”;
B.句式杂糅。可将“目的是”或“旨在”删去;
D.语序不当。应将“处理和辨别”改为“辨别和处理”;
故选C。
32.D
A.语序不当,将“领悟它”和“感知它”调换位置;
B.缺主语,删去“让”;
C.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故选D。
33.C
C.缺少主语,将“通过”或“使”去掉,故选C。
34.D
A.缺主语,删掉“由于”;
B.一面与两面不搭配,在“健康”前加“能否”;
C.语序不当,将“独立运行”与“自主设计”调换位置;
故选D。
35.C
A.两面对一面,把“否”去掉;
B.语序不当,把“开花结果”移至“吐芽生长”后;
D.否定不当,把“不再”去掉;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