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
·化学·
叁专含案及解折
2022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
单孔橡胶塞,B错误: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
1.A【解析】本题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为载体,考查了
后通人氨和二氧化碳得到NaHCO固体,C正确;萃取
材料的分类、化学反应、能量转化及物质用途等内容。
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溴的苯溶液密度比水小,在
“遥四运载火箭”所用液氢燃料提供能量时,化学能首
上层,应该从上口倒出,D错误。
先转化为热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A错误;芯片的主7,B【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和滴定的相关实验操作。操
要原料为高纯品体硅,B正确:“人造太阳”主要利用了
作共2处错误,第一处为操作②,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核聚变反应时放出的巨大能量,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
锥形瓶:第二处错误为操作③,眼睛要注视锥形瓶,观
化,C正确;SiC颗粒为增强体,铝基为基体,SiC颗粒增
察溶液颜色变化。
强铝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D正确。
8.B【解析】本题以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
2.B【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硫酸亚铁
rZnCO。·yZn(OH)2·xH2O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结
中的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可以作补铁药物,A正
构、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判断、pH的控制等。根据化合
确: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且加热不能产生气体,不宜单
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判断每个NaS:Og中含有2个一1
独用作食品膨松剂,B错误;氯乙烷其有冷冻、麻醉作
价的O,故1 mol Na:S:Og中含过氧键的数目为Na,A
用,可以对损伤处快速产生镇痛效果,C正确:山梨酸
正确;MO2可作HO2分解的催化剂,故不能用
钾的毒性远低于其他防腐剂,目前被广泛用作食品防
HO2来代替Na:S2 O%,B错误;加人ZnO使溶液的
腐剂,D正确。
pH升高,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沉
3.C【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及特点。②滴
淀,故滤渣为Fe(OH)g,C正确;“沉锌”时,若溶液pH
定管的刻度最大值在下方,A错误:③普通漏斗用于固
过低,H+会与HCO反应生成CO2,D正确。
液分离,④分液漏斗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9.C【解析】本题以锌的化合物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分
B错误:⑤圆底烧瓶和①蒸馏烧瓶都可用作化学反应
区、品体粒子间作用力、晶体粒子配位数、品胞密度等
的容器,C正确:硅酸盐质坩埚高温下能与氢氧化钠反
内容。碳酸锌的组成元素中,C与O属于p区元素,Zn
应,D错误。
属于ds区元素,不属于同区元素,A错误:干冰为分子
4,B【解析】本题以脯氨酸为命题载体,考查了原子半
品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氧化锌为离子品
径、物质沸点和热稳定性比较、原子结构、电负性和第
体,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为离子键,B错误:由两种氧化锌
一电离能等内容。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为C>N>O>
晶体的晶胞结构可以看出,锌原子位于4个氧原子形
H,A错误:简单氢化物中H2O常温下为液态,沸点最
成的四面体内部,氧原子位于4个锌原子形成的四面
高,NH3为气态,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比CH,高,
体内部,即锌原子和氧原子的配位数均为4,C正确;图
非金属性为O>N>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O>
示氧化锌品体为两种品体类型不同的离子品体,两种
NH>CH,B正确;组成元素H、C、N,O的基态原子
晶体的空间利用率相同,均为74.05%,晶胞密度相同,
未成对电子数目分别为1,2、3,2,相同的有两种,C错
D错误
误:组成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为氧元素,第一电离能最
10.D【解析】本题以钠硒电池为载体,考查平衡电极附
大的为氨元素,D错误。
近微粒变化、原理分析和产物计算、交换膜、电极材料
5.D【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的有
的研究等。放电时,负极附近直接生成Na+,a+增
关内容。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SO2也能
多,A错误: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多步反应,故电路中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误:试纸应先变蓝后褪
通过1mol电子时,正极上生成的Na:Se的物质的量
色,故B错误:乙醇与浓硫酸共热,除了生成乙烯和挥
少于1mol,B错误:Na+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C错
发出乙醇外,还有少量SO:生成,而乙醇和SO:也能
误:多孔石墨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放电产物硒化钠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在SO:中发现了
和充电产物单质硒的均匀分布,提高整个电极材料的
核素10,该8O来自生成的SO3,说明SO3可以分解
导电性,缓冲硒体积改变对电极结构造成的破坏,D
得到SO,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D正确。
正确。
6.C【解析】本题考查了装置的作用和物质的制备等知
二、选择题
识。纯碱可溶于水,甲装置不能达到随关随停制取11.D【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相
CO2的实验目的,A错误;收集NH。时,试管口不能塞
关知识。CueS品体和CueO品体都属于离子晶体,
。1绝密★启用前
5.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2022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
A.将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B.用pH试纸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试纸最终显蓝色,说明HCIO是弱酸
C.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后于170℃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气体通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
化
学
液褪色,说明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D.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SO2与8O2,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核素18O存在于
SO2中,说明SO2与O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本试卷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6.下列装置对应的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稀盐依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浓氨水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溴的未液
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A127C35.5
甲
Fe 56 Ga 70 As 75 Ag 108
A.用甲装置随关随停制取CO2
B.用乙装置快速制取并收集NH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C.用丙装置制取NaHCO3固体(先从a处通入过量NH,再从b处通入CO2)
1.我国正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用丁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并从下口放出溴的苯溶液
A.“遥四运载火箭”所用的液氢燃料提供能量时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
7.某同学用0.1mol·L1的NaOH标准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待测液),操作如下:
B.“天和核心舱”声学通信定位系统所用芯片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
①洗涤仪器,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用NOH标准液润洗后装好待用
C.“人造太阳”(核聚变反应堆)放出能量时的主要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②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再用润洗后的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L待测液注人锥形瓶中,
D.“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月壤的钻杆所用SC颗粒增强铝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中错误的是
③用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刻度变化和液体流下的速率
A.硫酸亚铁可用作补铁药物
B.碳酸钠可单独用作食品膨松剂
④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无变化,记录滴定管内液面
C.氯乙烷可用于处理运动损伤
D.山梨酸钾常用作食品防腐剂
刻度
3.关于下列仪器(均为硅酸盐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⑤重复此实验2一3次,数据处理
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1
B.2
C.3
D.4
8.某萃铜余液主要含有Zn+、Fe+、Mn2+、Cd+、SO等离子,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
xZnCO·yZn(OH)2·zH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Na:(:
nt)∠n
NH.HCC
A.①②的刻度最大值都在上方
B.③①都可用于固液分离
C.⑤⑥都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
D.⑦⑧都可用于氢氧化钠固体的灼烧
沉锌→过滤→7(·70I·1l,)
OH
4.脯氨酸()是一种高效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游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O>N>C>H
A.已知过硫酸钠(NazS,Oa)中S的化合价为+6,则1 mol Na2 S.,Og含过氧键的数目为NA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为O>N>C
B.“氧化除锰”过程中过硫酸钠(Na2S,Os)可用绿色氧化剂H2O2来代替
C.组成元素的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有三种
C.加入ZnO“调pH”所得滤渣的成分为Fe(OH)3
D.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均为氧元素
D.“沉锌”时,溶液pH不能过低,防止H与HCO反应生成CO
山东卷·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山东卷·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