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除法的认识(一)导学案2 2021-2022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除法的认识(一)导学案2 2021-2022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8 09: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除法的认识(一)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除法的含义。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第一种分法。
一、自学释疑
与你的父母一起到超市中,说说超市中的商品的摆放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说一说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并把其中的有关的数学故事,并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同学们好!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①“平均”是什么意思?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个。
②你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可以用除法表示。
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叫做除号。
③除号的来历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探究点二
除法算式:12÷4=3中的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12÷4=3表示什么?
12表示要分的物体的个数,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3表示每份的个数。
探究点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个。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个。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