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8 08: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质量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高一期中考试)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高分五号卫星送入705公里高度的轨道,高分五号卫星和之前发射的高分四号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高分四号卫星是一颗相对地球赤道某位置静止的光学遥感卫星,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分四号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
B.高分五号卫星的线速度小于高分四号卫星的线速度
C.高分五号卫星的运行周期小于高分四号卫星的运行周期
D.高分五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2.(2022·江苏·扬州中学高一开学考试)、为相距遥远的两颗半径相同的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距离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周围的与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的横坐标相同。则(  )
A.的向心力比的大 B.的公转周期比的大
C.的质量一定比的大 D.的“第一宇宙速度”比的小
3.(2021·山东·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中心高一期中)地球环境的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也许将来有一天真的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电影《流浪地球》里的选择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而现实中,有人选择移居火星。火星是靠近地球的类地行星,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设地球的公转周期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地球的密度为,则(  )
A.火星的公转周期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D.火星的密度约为
4.(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末)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月球质量的是(  )
A.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B.人造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周期
C.人造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
D.月球的半径及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考虑月球自转和地球对月球的影响)
5.(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的万有引力为F。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的一部分球体,且r=,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的万有引力大小变为(  )
A.F B.F C.F D.F
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将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大球,沿直径挖去两个半径分别为大球半径一半的小球,并把其中一个放在球外与大球靠在一起,挖去小球的球心、球外小球的球心、大球的球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则大球中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  )
A.0.01 B.0.02
C.0.05 D.0.04
7.(2022·云南昭通·高一阶段练习)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关于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工作基础上,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的物体,都可以用实验验证
C.笛卡尔最先提出了“动量”的概念,牛顿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修正了这一概念
D.胡克、哈雷等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由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8.(2022·湖北·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后,将沿地火转移轨道飞行七个多月,于2021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附近,要通过制动减速被火星引力俘获,才能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火星上发射一颗绕火星的近地卫星,其速度至少需要
B.“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小于
C.火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9.(2022·江苏如皋·高一期末)2021年12月9日,时隔8年之后,我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是其中的一个实验。甲图是地面教室中的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乙图是空间站中的乒乓球停在水中的任意位置,则乒乓球浮力消失的原因是空间站中(  )
A.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水的密度变小了
C.乒乓球的质量变大了 D.乒乓球的重力变大了
10.(2022·山东·临沭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A,近地卫星B(周期约200min),地球的同步卫星C,它们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B.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是
C.已知B运动的周期TB及地球半径rB,可计算出地球质量
D.已知A运动的周期TA=24h,可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11.(2022·湖南永州·高一阶段练习)在中国航天领域迅猛发展的当下,发射卫星进一步探测火星及其周边的小行星带,能为我国深空探测打下基础。若测得某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小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和小行星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地球的密度与该小行星的密度之比为(  )
A. B. C. D.
12.(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至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如图所示,某双星系统中A、B两颗天体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2,则两颗天体的(  )
A.质量之比mA∶mB=2∶1 B.角速度之比ωA∶ωB=1∶2
C.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向心力大小之比FA∶FB=2∶1
二、填空题
13.(2022·上海·模拟预测)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卫星1绕冥王星运行轨道半径r1 = 19600 km,周期T1 = 6.34天。卫星2绕冥王星运行轨道半径r2 = 48000 km,则其周期T2约为______天,其线速度______卫星1的线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向心力分析:航天员受到的地球____与座舱对他的______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___ =,所以FN=m()。
(2)完全失重状态:当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N=0,航天员处于_____状态。
15.(2021·重庆市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A的线速度_______卫星B的线速度,卫星A的加速度______卫星B的加速度,卫星A的周期_______卫星B的周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2021·江西省吉水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假若我国的航天员登上某一星球并在该星球表面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力学实验:长为L=0.5m的轻杆OA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A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若在最高点小球的速度为1.5m/s,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1N,则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星=___________
(2)若测得该星球的半径为R=5000km,宇航员要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探测器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探测器运行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_(不考虑该星球的自转)
三、解答题
17.(2021·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假如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某类地行星,在该行星“北极”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阻力可忽略),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赤 ;
(2)该行星的平均密度ρ。
18.(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地球的两个卫星绕地球在同一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一运行的周期为T1=T0,地球的半径为R0,卫星一和卫星二到地球中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R1=2R0,R2=4R0,引力常量为G,某时刻,两卫星与地心之间的夹角为。求:(结果均用T0、R0、G表示)
(1)卫星二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近;
(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网站报道:“最近某国发射了一颗人造环月卫星,卫星的质量为1000kg,环绕周期为1h……”一名同学对新闻的真实性感到怀疑.他认为:以该国的航天技术水平,近期不可能成功发射环月卫星,而且该网站公布的数据似乎存在问题。他准备用所学知识对该数据进行验证。
他记不清引力常量的数值且手边也没有可查找的资料,但他记得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他利用上述这些数据经过推导分析,进一步认定该新闻不真实。
根据上述数据,运用物理学知识,写出该同学可能会质疑的内容与推导判断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C
12.A
13. 24.3 小于
14. 引力 支持力 mg-FN 完全失重
15. 小于 小于 大于
16. 5 m/s2 5×103m/s
17.(1) ;(2)
18.(1);(2);(3)
19.这是一则假新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