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8 08: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大气环流
地形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影响力渐弱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其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地形地势
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气 温 ①气温的高低; ②气温的年较差或日较差; ③气温空间分布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日)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高(低);气温空间变化大(小),自××向××气温升高(降低)
降 水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④降水的空间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稀少);降水空间差异大,[沿海(迎风坡)多,内陆少,自××向××降水增多(减少)],降水分布均匀
1.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光 照 ①光照的强弱;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日照强烈;光照充足
1.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术语
2.气候特征类题目描述技巧
(1)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①气温的描述: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一般来说,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寒冷,-20℃以下——严寒,-30℃以下——酷寒。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下——凉爽,20℃以上——炎热,24℃以上——高温。
注意: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气温术语。凉爽、炎热、高温多用于夏季;温和、温暖(低温)、寒冷、严寒、酷寒多用于冬季。
2.气候特征类题目描述技巧
③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常用“终年……,冬季……,夏季……”“雨热同期”等语句描述。
(2)气候分布的描述
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3)气候成因的描述
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4)气候对农业影响的描述
主要分析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多少对农业的影响。
2.气候特征类题目描述技巧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查阅气候类型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别气候类型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干、湿季交替明显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10°之间 南北纬10°至南北纬20°之间 北纬10°至北纬25°之间大陆东岸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热带气候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典型地区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印度尼西亚 非洲中部、南美洲的巴西、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热带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成因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典型地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中海沿岸
亚热带气候
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内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典型地区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西欧
温带气候
类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山气候
成因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特点 全年严寒 全年酷寒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寒带气候
类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高山气候
分布规律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 沿海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内陆 高大的山地、高原
典型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寒带气候
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终年皆高温:> 15℃
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冷季最低温:< 0 ℃
全年多雨
降雨特别均匀,但年雨量较小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草原/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南半球
北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景观
典型植被
动物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
1
2
3
4
5
6
7
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