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B.
C. D.
2.(2022·浙江·云和县云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天宫课堂”在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王亚平说他们在距离地球400km的空间站中一天内可以看到16次日出。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万有引力常数,忽略地球的自转。若只知上述条件,则不能确定的是( )
A.空间站的加速度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空间站与地球的万有引力
D.地球同步卫星与空间站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
3.(2022·河南驻马店·高一期末)2021年,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行星,绕银河系内的一顆白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绕太阳微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气态行星绕白矮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r。取1年,,,则可估算出该气态行星的角速度约为( )
A. B. C. D.
4.(2022·上海·模拟预测)在半径为R1的K星球表面竖直向上提起一质量为m1的物体,拉力F与物体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线1所示。在半径为R2的T星球表面竖直向上提起一质量为m2的物体,拉力F与物体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线2所示。设两星球密度相等,质量分布均匀。则( )
A.m1:m2=3:1,R1:R2=1:2
B.m1:m2=3:2,R1:R2=3:1
C.m1:m2=3:1,R1:R2=2:3
D.m1:m2=3:2,R1:R2=2:1
5.(2021·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预测)某宇航员到达一自转较慢的星球后,在星球表面用图示装置展开了研究。如图,长为L=5 m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接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绳和竖直方向成θ=37°角时,周期为T=π s。已知该星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5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该星球的质量和地球质量的比值为( )
A.10∶1 B.20∶1 C.30∶1 D.40∶1
6.(2021·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高一期中)“探月热”方兴未艾,“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升空,其所搭载的“玉兔”月球车成功降落月球。若已知月球质量为,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月球上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若在月球上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C.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
D.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
7.(2022·江苏·模拟预测)“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如图所示,假设“嫦娥四号”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Ⅰ上绕月球运行,周期为T.某时刻“嫦娥四号”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月球表面的B点贴近月球表面飞行,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A.在轨道Ⅱ上A和B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
B.在轨道Ⅱ上A和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C.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8.(2021·云南·弥勒市一中高一阶段练习)某国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可在不久的将来,驾驶汽车人飞往火星,到达火星后可以做很多实验,以下为在火星表面所作实验,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 B.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C.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D.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9.(2021·湖南·株洲市第八中学高一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取土归来,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一次壮举。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完成取土任务返回地球升空时,在火箭推力作用下离开月球表面竖直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一质量为的物体,水平放置在探测器内部的压力传感器上,当探测器上升到距月球表面高度为月球半径的时,探测器的加速度大小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已知引力常量为,不计月球的自转,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0.(2021·新疆莎车·高一期中)2021年4月29日,中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组装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已知天和核心舱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的自转。由以上数据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地球的平均密度
B.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C.天和核心舱在轨飞行的速度
D.地球的半径
11.(2022·江苏·模拟预测)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车的质量约为“玉兔”月球车的2倍。在着陆前,“祝融”和“玉兔”都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悬停时,“祝融”与“玉兔”所受陆平台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
A.9:1 B.9:2 C.9:4 D.9:8
12.(2021·重庆一中高一开学考试)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靠近其表面运行的卫星的运转周期为T1,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T1是定值,该值与行星无关 B.ρT12是定值,该值与行星无关
C.ρT2是定值,该值与行星无关 D.ρT22是定值,该值与行星无关
二、填空题
13.(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计算天体的质量
(1)思路: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______充当向心力;
(2)关系式:;
(3)结论:,只要知道引力常量G,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4)推广:若已知引力常量G,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和卫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可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14.(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月—地检验
(1)检验目的:检验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引力是否为_____的力。
(2)检验方法:
(a)假设地球与月球间的作用力和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同一种力,它们的表达式也应该满足F=_____。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月=_____=_____(式中m地是地球质量,r是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
(c)假设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种力,同理可知,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a苹==G(式中m地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
(d)=,由于r≈60R,所以=_____
(3)验证:
(a)苹果自由落体加速度a苹=g=9.8m/s2。
(b)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3.8×108m,月球公转周期T=27.3 d≈2.36×106s,则a月=()2r≈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_____(数值)≈(比例)。
(4)结论: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_____的规律。
15.(2018·湖南隆回·高一期末)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地球的半径为,引力常量为,由此可推导出计算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表达式___________;地球的平均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
16.(2020·河北·高一阶段练习)“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字由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根据以上消息,近似地把飞船从发射到降落的全部运动看做绕球的匀速圆周运动,可知神舟五号的绕行周期为______mi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已知神舟五号的绕行周期为T,地球的质量M,地球的半径R,万有引常量为G,则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时距地面高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已启动,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会越来越深入。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2)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速度和水平方向成45°角。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18.(2021·江苏仪征·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已知地球半径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的运行周期;
(2)若卫星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两卫星相距最近,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9.(2021·四川·成都七中高一期末)宇宙中有一星球,其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该天体的质量为M。若一宇航员来到位于赤道的一斜坡前,将一小球自斜坡底端正上方的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如图所示,小球垂直击中了斜坡,落点为P点,求
(1)该星球赤道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
(2)则P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A
7.C
8.C
9.B
10.B
11.B
12.B
13.万有引力
14. 同一性质 2.70×10-3 0.276×10-3 相同
15.
16. 92
17.(1);(2)
18.(1);(2)
19.(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