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名称 胃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pH 0.9﹣1.5 6.6﹣7.1 7.5﹣8.0 7.1﹣7.3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2.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
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
3.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测定某溶液的pH
B 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后加热 防止发生爆炸
C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D 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溶液的pH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6.要测定日常中下列用品的pH,其数值最大的是( )
A.白醋 B.汽水 C.苏打水 D.蒸馏水
7.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酱油 C.肥皂水 D.食盐水
8.下列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pH:2.0﹣3.0)
B.炉具清洁剂( pH:12.0﹣13.0)
C.饮用水(pH:6.5﹣7.5)
D.肥皂液(pH:9.5﹣10.5)
9.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变小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能使酚酞变色
10.某些食物的近似 pH 为:玉米粥6.8~8.0,苹果汁2.9~3.3,牛奶6.3~6.6,葡萄汁3.5~4.5,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汁 B.牛奶 C.玉米粥 D.苹果汁
11.与以下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中加水。
A.a、b、c B.c、a、b C.b、c、a D.a、c、b
12.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C.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13.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莲
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 B.莲 C.水稻 D.茶树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某中学学生到野外郊游,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蚁酸),下列物质可用手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15.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他的操作如下:在玻璃片上放好pH试纸,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得出溶液的pH.
a、该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b、他测得的溶液pH与实际值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氨水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8.5﹣10.5 2.9﹣3.3 6.3﹣6.6 7.6﹣8.0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2)鸡蛋清是 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紫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19.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填一项)等优点.
20.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要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实验前应对甲装置作如何处理? ;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 。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名称 胃液 唾液 胰液 胆汁
pH 0.9﹣1.5 6.6﹣7.1 7.5﹣8.0 7.1﹣7.3
A.胃液 B.唾液 C.胰液 D.胆汁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D.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就可减轻痛痒
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比肥皂水的小,因此肥皂水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故错误;
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故错误;
C.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牛奶显弱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但不可用牛奶,故错误;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不能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类似题目,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测定某溶液的pH
B 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后加热 防止发生爆炸
C 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
D 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分析】A、酸碱性溶液稀释时,酸碱度发生变化;
B、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C、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以防止空气进入试剂中导致污染;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答】解:A、不能将一小片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是因为润湿后可能改变溶液的pH,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后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发生爆炸,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以防止空气进入试剂中导致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溶液的pH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析】A、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更明显的硬度小;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C、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相互刻划,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黄铜片硬度比纯铜片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最终天平仍然平衡,说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把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分析】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溶液pH的方法以及酸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选项说法错误;
B.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但该溶液不一定就是纯碱的水溶液,也可能是其他显碱性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选项说法错误;
C.测定溶液的pH时,要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而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将溶液污染,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显酸性,pH<7,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能与这种碱性物质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pH一定变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测定pH的方法、酸的性质等,难度不大。
6.要测定日常中下列用品的pH,其数值最大的是( )
A.白醋 B.汽水 C.苏打水 D.蒸馏水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白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显酸性,pH<7;
B.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pH<7;
C.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pH>7;
D.蒸馏水呈中性,pH=7。
由以上分析可知,苏打水的pH最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酱油 C.肥皂水 D.食盐水
【分析】根据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胀痛痒。涂抹一些含碱性物质的溶液,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食醋的pH<7,显酸性,不合题意;
B.酱油的pH<7,显酸性,不合题意;
C.肥皂水的pH>7,显碱性,符合题意;
D.食盐水的pH=7,呈中性,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pH:2.0﹣3.0)
B.炉具清洁剂( pH:12.0﹣13.0)
C.饮用水(pH:6.5﹣7.5)
D.肥皂液(pH:9.5﹣10.5)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2.0﹣3.0,小于7,显酸性;
B.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0﹣13.0,大于7,显碱性;
C.饮用水的pH为6.5﹣7.5,接近中性;
D.肥皂液的pH为9.5﹣10.5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9.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变小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能使酚酞变色
【分析】A、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分析;
C、根据酸碱反应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解:A、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污,可以做厨房清洁剂,正确;
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错误;
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某些食物的近似 pH 为:玉米粥6.8~8.0,苹果汁2.9~3.3,牛奶6.3~6.6,葡萄汁3.5~4.5,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汁 B.牛奶 C.玉米粥 D.苹果汁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解答。
【解答】解: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强。
苹果汁的pH小于7,并且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与以下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中加水。
A.a、b、c B.c、a、b C.b、c、a D.a、c、b
【分析】根据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加水后,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始终显碱性,即pH>7,故b图符合;
②水显中性,pH=7,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加入的越多,碱性越强,pH越大,故c图符合;
③盐酸显酸性,pH<7,加水后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是始终显酸性,pH始终小于7,故a图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分析解答。
12.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C.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炉具清洁剂的pH比鸡蛋清的大,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苹果汁的酸性强,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喝苹果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莲
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 B.莲 C.水稻 D.茶树
【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某地土壤呈碱性,说明土壤的pH>7。
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4.8~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马铃薯;
B、莲适宜生长的pH范围8.0~9.0,可以在pH>7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此土壤适宜种植莲;
C、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水稻;
D、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茶树;
故选:B。
【点评】运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作物种植问题,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某中学学生到野外郊游,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蚁酸),下列物质可用手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C (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蚁酸可以与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A、食醋的pH小于7,呈酸性,故A错误;
B、食盐水的pH等于7,呈中性,故B错误;
C、肥皂水的pH大于7,呈碱性,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他的操作如下:在玻璃片上放好pH试纸,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得出溶液的pH.
a、该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
b、他测得的溶液pH与实际值相比,将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稀硫酸,使溶液的酸性减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a、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b、偏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注意事项(不能浸入待测液、不能用水润湿)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
物质 氨水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8.5﹣10.5 2.9﹣3.3 6.3﹣6.6 7.6﹣8.0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苹果汁 ;
(2)鸡蛋清是 碱 性;
(3)若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1)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上述液体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填:苹果汁.
(2)鸡蛋清是的pH范围是7.6﹣8.0,大于7,显碱性,故填:碱.
(3)氨水的pH范围是8.5﹣10.5,显碱性,盐酸显酸性,因此向一支盛有氨水的试管中滴稀盐酸,则试管中液体的pH会变小,故填: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图1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滴瓶 ;
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红色 ;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 碱性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白醋pH < (填“>”、“<”或“=”)7;
(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B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C .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据此解答;
(2)根据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解答;
(3)根据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滴瓶;
②上表推测,紫薯汁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红色;
(2)用pH试纸测定图1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pH>7,属于碱性溶液;白醋pH<7;
(3)正确的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待测液少许涂与其上进行检验,故答案为B;C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A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使溶液被污染.
答案:(1)①滴瓶;②红色;(2)碱性;<;(3)B;C.
【点评】掌握酸碱指示剂好的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A、B、C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A溶液呈淡紫色,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红色.则A、B、C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A<B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据此解答.
【解答】解: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故C溶液呈酸性,pH小于7,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故A溶液呈中性,pH=7,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故B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填:C<A<B.
【点评】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和指示剂的变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19.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CE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1~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直接放回原瓶(合理即可)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 节约药品 (填一项)等优点.
【分析】(1)根据碳酸显酸性分析溶液的pH;
(2)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实验错误并改正;
(4)根据点滴板的优点分析.
【解答】解:(1)碳酸显酸性,pH<7,;故填:<;
(2)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可以节约,故正确;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原试剂,故错误;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正确;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会试剂稀释,影响pH的测定,故错误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防止腐蚀,故正确;
故正确的是:ACE;
(3)图1胶头滴管应该是先挤扁胶头再伸入试剂瓶吸液;图2洗净的滴管应该放在烧杯内;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图4胶头滴管不能倒放;
故答案为:图3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直接放回原瓶(合理即可);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还能节约药品;故填:节约药品.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的考查,要注意细节的积累.
20.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要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实验前应对甲装置作如何处理? 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 ;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 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 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药匙 。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 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后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考虑;
(2)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体积膨胀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后放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前应对甲装置进行处理: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放热后气球会膨胀;
(2)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集气瓶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所以可以根据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取用氢氧化钠固体药用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故答案为:(1)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
(2)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
(3)药匙;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