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年级下册 20*我们家的男子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huī) 谜语(mí)
B.嘴唇(chún) 时尚(sàng)
C.倔强(qiáng) 嘱咐(zhǔ)
D.沮丧(jǚ) 轮廓(k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是互为反义词的一项是( )
A.扩大 缩小 B.昂首 低头 C.宽广 狭小 D.忠厚 浅薄
3.关于“怎么和朋友相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见不一致时,学会与朋友沟通 B.朋友间互相尊重
C.朋友写不完作业时,替朋友写作业 D.原谅朋友犯的错
4.对孩子“坚持一个人去买东西”的情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特别喜欢吃山楂片和喝橘子水。
B.他不愿意让大人在“炎热的下午”陪着他去买东西吃。
C.他长大了,心中开始留下了秘密。
D.他很勇敢,有了男子汉的个性。
5.下列关于人物描写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心理描写)
B.雨来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语言描写)
C.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环境描写)
D.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动作描写)
二、填空题
6.课文理解与填空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是( ),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课文以( )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 )、( )的男子汉形象。
7.查字典填空。
“绪”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画。“绪”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事情的开端; ②残余;③ 指心情、思想等;④事业 。
在下列句子里“绪”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1.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 )
2.她漫无头绪地说,她的作文写好了。( )
三、语言表达
8.句子训练营。
1.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改成陈述句和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
9.扩句。(至少扩两处)
(1)风吹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来到沙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玩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子结成了帐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_______________
“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吃得很多。他不愿意死,似乎是深感活着的乐趣的。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的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那山上恐怕是没有棒冰的。”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10.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事物非常得盛行或者流行。( )
(2)精神很不集中的样子。( )
1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他”吃饭的特点。
12.为了说明“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情?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文章加一个标题,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14.你觉得文中的“他”是一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说书人
①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又叫作醒木,一个收线用的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木桌子和板凳是他向庙祝租来的。
②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键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③这无疑是一种贱业。我不知道别人对于这种职业抱的态度,但是如果有人叫我填志愿书,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说书人
④我们全被他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其实只剩下了个数百年前的大盗刘唐,或根本不曾存在过的莽夫武松——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15.请在第③段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仰——( )台衔——( )踌躇——( )
17.从“武松”“李逵”“十字坡”“快活林”“鲁智深”这些人名或地名中,你能猜测出说书人说的是哪一本书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意思保持不变。
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第③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贱业”,作者又为什么想要成为“说书人”呢?根据短文内容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选项尚读音应为shàng。
C选项倔强读音jué jiàng。
D选项沮丧读音jǔ sàng。
2.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D选项中忠厚的意思是忠实厚道。反义词是狡猾。
浅薄的意思是意思是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指社会风气浇薄;轻浮;鄙薄;简慢;轻微;微薄。反义词是渊博。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和实际生活,在本题中“怎样和朋友相处”不正确的肯定是朋友写不完作业时,替朋友写作业。不能帮别人写作业,这是在害别人。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从原文中得出,对孩子“坚持一个人去买东西”的情节理解正确的是他很勇敢,有了男子汉的个性。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的方法。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动作描写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A选项从句子来看是人物的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A。
6. 王安忆 人物性格特点 自主自立 刚强勇敢
【解析】
略
7. X xu 纟 8 ③ ①
【解析】
略
8. 一轮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彩桥。 他睡熟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当然激动万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能不激动万分。
【解析】
【详解】
1.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②把否定的反问句变为双重否定句。
第一步,把反问句变为肯定句(陈述句):去掉否定词“不”和语气词“吗”,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接着把肯定句变为双重否定句: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上“不是不、不能不、不会不、无不、没有不……”等短语,或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故答案为:
1.一轮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彩桥。
2.他睡熟了。
3.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当然激动万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能不激动万分。
9. 一阵大风无情地吹着瘦弱的小树。 我们开心地来到了美丽的沙滩上。 成群结队的同学们开心地玩游戏。 墨绿的叶子结成了独特的帐篷。
【解析】
略
10. 风靡 恍惚
11. 吃得好 吃得多 范围广
12.①吃小笼包等三刻钟。②为喜欢吃的东西编谜语。③ 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吃自己的大拇指。
13.他对事物的兴趣
14.率真爽气
【解析】
10.
考查词语的理解。
风靡:像风吹倒草木一样。形容事物流行得快。本文指当时《少林寺》在全国非常流行。
恍惚;指精神游离在外,好像在想什么事情,打不起精神。本文指外甥打醉拳很入迷。
11.
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他吃饭很爽气。’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可知从吃得很好,量多,范围广三个方面写他吃饭的爽气。
12.
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可知第一件事是吃小笼包等三刻钟。“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可知第二件事是为喜欢吃的东西编谜语。“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可知第三件事是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吃自己的大拇指。
13.
考查给文章拟写标题的能力。本文从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到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主要围绕“他”对食物的兴趣,展开叙述,因此文章题目可以拟为“他对食物有兴趣”。
14.
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儿。”可知他是个爽气的孩子。他向往少林寺却惦记着食物,表现了他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和神情,愿意在吃上作一些牺牲,说明他是个率真的孩子。
15., , , ,
16. 仰慕 官衔 犹豫
17.说书人说的是《水浒传》 因为这些人都是《水浒传》中的
18.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19.虽然说书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他的知识丰富,把故事讲的很精彩,作者被迷住了,因此作者也想成为一名说书人。
【解析】
15.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上下文的关系,写出应该填写的标点符号即可。
16.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7.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注意在课本之外多阅读名著,对名著中的人物和地名等有一定的积累,可以看出说书人说的是《水浒传》 因为这些人都是《水浒传》中的。
18.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写出符合文章主旨的答案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