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6: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一下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他们会运用“拆合法、归类法、编字谜”等方法识字,能借助拼音阅读儿歌、小故事等。而且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园地中的“字词”已基本认识,只是在“读准字音”方面还有所欠缺。可园地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读、会记、会写,更多的是引领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及拓展实践。
基于上述学习内容及学情,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归类识字、规范书写。难点是读好轻声、读好绕口令。为突破重难点,本节课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联系生活、适时拓展”等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借助“当小老师”“同桌合作”等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开阔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好轻声。
2.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背诵《寻隐者不遇》。
3.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点在左上方、点在右上方的4个生字。
重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联系生活、适时拓展”等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借助“当小老师”“同桌合作”等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开阔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认识部位,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看图识字。
2.游戏识字:我来指,你来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再读识字,发现“月”字旁。(这些词语全部表示人身体的一部分,其中,“脖、肚、腿、 脚”是月字旁,“臂”是月字底)
4.还有哪些词语是表示身体的一部分?
比如: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臀部、大腿……请学生读一读,继
续感受“月字旁”的字跟人体身体部位有关。
【设计意图:趣指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 “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 肚子、小腿、脚尖” 等8个词语。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二、字词句运用,读好轻声。
1.创设情境。
苹果树上硕果累累,谁来摘又大又红的苹果呢?摘苹果时,记得大声读出每一个苹果的“名字”!(真厉害,都会认这几个词语了,有好几位同学认得又对又快,请获得苹果卡片奖励的同学到台上来)
2.认读词语。
跟读词语:这些苹果卡片后面还藏着词语呢。你们会读吗?依次来读,读对了,下面的同学就跟着读一次。
练读词语:自由读词语,开火车读。
发现规律: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吗?(这几个词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
3.发现特点。
⑴分一分:你们能把黑板上的词卡分分类吗?(指名一位学生来分类摆词卡并说出分类的原因)
⑵说一说:学生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几个呢?(引导学生联系“识字加油站里的词语”或者联系生活说)
【设计意图:用游戏识字,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教材既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识字提供材料,又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产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生活识字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发现规则、学好汉字。
1.发现特点。
⑴分别出示四个汉字,你们发现这四个字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⑵再仔细观察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两个字,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吗?
2.关注笔顺。
⑴这四个字我们都会写,现在请四位同学来书空,你们仔细看,他们的笔顺对了吗?

你们刚才看清楚了吗?前面两个字第一笔是点,后面两个字的点是最后写的。
⑶出示笔顺规则。
3.练写巩固。
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注意笔顺和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书写习惯。】
四、想象画面,积累背诵
1.读通古诗。
⑴出示诗题,指名朗读,正音:“寻、隐”前鼻音。理解:隐者。
⑵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叫贾岛,是唐代的诗人。
⑶借助拼音,初读古诗。(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带读,指名分句读)
2.了解大意。
⑴把这首诗里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隐者是谁?谁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什么意思?
⑵交流:
①这首诗里写了几个人呢?(童子)
②谁在松下问童子?——诗人
③童子口中的“师”是谁?——隐者
④谁在此山中?——师(隐者)
⑶师生问答:老师当诗人,学生当童子。(学生可以用诗句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示例:
师:同学,你的老师在吗?我是来拜访他的。
生:老师采药去了。
师:那你知道他到哪里采药去了吗?
生:我只知道师父在山里,云雾缭绕的,不知道他在哪里。
3.想想画面,读好古诗。
4.填空形式,积累背诵。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初读古诗;师生问答、理解古诗;读出节奏、练读
古诗;想想画面、背诵古诗。感受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
五、和大人一起读,读好统口令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出示:妞妞、牛牛)
⑴读好轻声:这两个词是叠词,你们知道怎么读吗?指名读、师正音。
⑵自由读绕口令,把难读的句子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读好词语,感知大意。
⑴出示:河边柳 扭牛走 拗不过 扭头走
⑵指名读,引导发现都有“niu”音节的字。
⑶同桌一人读一句,个生读、全班读。
4.想想画面,读出趣味。
5.落实学生和大人一起读。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感受绕口令的情趣,享受阅读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拓展阅读。
画圆圈
圆圈圆,圈圆圈,
圆圆娟娟画圆圈。
娟娟画的圈连圈,
圆圆画的圈套圈。
娟娟圆圆比圆圈,
看看谁的圆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