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散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②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2、难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由教师的家庭照片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一句问候,一杯清茶,一个拥抱。。。。。。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浓浓的亲情。
板书——散步 并 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生字 (给加线的字注音)
嫩芽 霎时 拆散 熬过 分歧 水波粼粼
2、解词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意见、思想)不一致,有差别。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课文:
活动一:听一听 (听课文朗读,抢答问题)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散步的人物?——一家三代人
4、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5、最后怎么解决分歧的?——我决定走大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6、解决分歧的关键人物是谁?——我、母亲
活动二:读一读 细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我 妻子 走大路
背母 背儿
母亲 散步 尊老爱幼 浓浓亲情
走小路
儿子 走小路
活动三:探一探 (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你认为文章中“我”、“母亲”、“妻子”、“儿子”分别是怎样的个人?找出相关的段落和语句。
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学生归纳:
母亲——慈祥
我 ——-孝顺
妻子——贤惠
儿子——活泼可爱
(体现了尊老爱幼的家庭道德准则)
活动四:想一想 拓展思考(展开想象,体验感受)
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归纳: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活动五:悟一悟 (精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体现出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课堂小调查:
1、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上过生日的祝福吗?
活动六、写一写 说一说 (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1、请用感恩的心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2、请用最真挚的感情大声地说出你感恩的话语。
小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让我们珍视亲情,珍爱亲情!
作业:( 真行实感)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23、散步
莫怀戚
我的母亲
慈
我 爱 我的妻子
孝 贤
我的儿子
聪明活泼可爱
教学反思:
《散 步》教 案
苗
文
燕
固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