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 大麦 、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培育出芋头,中国培育出 水稻 和 粟 ,中南美洲培育出玉米和南瓜 等农作物。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文明的产生
采集狩猎
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的产生
君主官僚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中国文明
约BC207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BC40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700年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相互征战,需要使用战车调动军队和作战,苏美尔文明成为第一个使用战车和车轮的文明。上图为苏美尔人的战车。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背景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目的 是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时间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内容 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接待等方面。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特点 明显的阶级歧视;神权色彩浓厚。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两河流域文明
①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
②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③施行同态复仇法
④明显的阶级歧视
⑤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 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体现法老至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三 .古印度文明
种姓制度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佛教
背景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创立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教义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影响 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后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四、古希腊文明
希腊在欧洲的东南部。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但不是一个国家名字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四、古希腊文明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一)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1.政治方面: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使古希腊有条件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城邦特点)
2.经济方面:平原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经济不发达;而海岸曲折,众多海湾良港,为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价值观念: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人平等、互利、诚信、民主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小国寡民的城邦迫使古希腊人开展殖民掠夺活动。这铸就了古希腊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城邦政体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三)、希腊公民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陪审法庭属于全体公民;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
2.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在运作方式上,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抽签选举,即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
3.权力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4.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认为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四)、民主政治发展及特点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五)、对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七)、对希腊思想文化的认知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七)、对希腊思想文化的认知
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文或科学精神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因其严格、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因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国家之间的政治行为与产生的后果建立在恐惧情感与利益基础之上,他也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学派"之父。
因提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由此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伯罗奔尼撒战争史》I·23),而被概括为"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他在书中通过伯里克利那篇千古传颂的《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精神和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赞扬:"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历史理解:辩证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地理环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类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应变性和创造性也是文明得以产生的关键。
(2)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其自身的缺陷。相同的地理环境并不一定就会产生相同的文明。就像汤因比所说:“我们看见米诺斯文明(出现于古希腊)产生在内陆海中的一群岛屿上,这里有良好的地中海气候,但在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在日本内海四周的群岛地区却没有创造一个文明。日本从来没有独立地创造过文明,这个地方一直是被一支从中国内地来的文明的支流占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