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
2、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主要成果、特点及成因;
3、认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对人类的贡献,认识不同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理解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认同交往促进文明进步的道理。
【暖场与导入】
(课前3分钟播放一段探戈舞蹈视频)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东沙中学,与同学一起学习《古代非洲与美洲》这一课。大家一定很好奇,为啥我要在课前放这段探戈舞,因为探戈舞蹈起源于非洲,流行于美洲,是非洲美洲文化融合的产物,能很好地表达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大家也一定很失望,为什么古代非洲的课文里没有埃及?其实,这节课所讲的非洲,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因为主要是黑人生活的区域,所以又叫黑非洲(板书,下同),埃及不包括在内;这节课所讲的美洲,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因为都属拉丁语系,故又叫拉丁美洲。
说起现代的拉丁美洲,我首先想到的是拉丁舞,探戈就属于拉丁舞的一种,其实,除了探戈舞,这些艺术形式也都是非洲的根在美洲所开出的花。拉丁美洲很好地展现了它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那么,现代非洲呢,给你什么印象呢?贫穷、落后、饥荒、疾病、战争……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从社会现状来看,这是一个问题丛生的大洲。那么,为什么现代的非洲和拉丁美洲会是这个样子?以你们所学的知识,应该怎么解释?是不是和它们在近代所遭遇的殖民厄运有关呢?一个人口输出,一个人口流入,这张三角贸易图就能说明问题。
那么,古代的非洲和美洲,会是怎样的一幅文明的图景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内容。
【讲授新课】
时空定位——古代美非
先来明确下本课所介绍的7个文明区域的时空定位。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是三个前后相继,但版图略有区别的王国,位于今天的马里、尼日尔一带;东非:阿克苏姆,今天的埃塞俄比亚,摩加迪沙,今天的索马里一带;南非:大津巴布韦,今天的津巴布韦和南非的一部分。这些政权大多数是由非洲的班图人建立的。
中美:玛雅文明,今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一带;阿兹特克,今天的墨西哥;南美:印加帝国,今天的秘鲁。这些政权都是由美洲的印第安人建立的。
从时间来看,这些政权的存在时间可以用线条表示。(停顿)你画对了吗?其中玛雅文明的源头有很多种说法,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不等。这是这些政权的鼎盛时期。(停顿)其中,加纳、马里和桑海可以再加一个鼎盛期,这就是那位土豪国王曼萨 穆萨执政时期(1312-1337年),是马里王国的鼎盛时期。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具体的文明区域。
绝处逢生——古代非洲
与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不同,黑非洲的历史发展有其天然的劣势,炎热的气候,茫茫的撒哈拉沙漠,以及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以至于近代以来,不断有学者指出非洲是一块黑暗的大陆,一如非洲人黝黑的肤色;(停顿)黑格尔认为:非洲是一个仍处于“幼年时代的地方,还笼罩在夜的黑幕里”,非洲黑人一直“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然而,这绝对是对古代非洲的错误认识。请根据教材,举例说明非洲历史文化并不“黑”的理由。大家书上找找看。(停顿思考,请学生代表回答)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老师再系统总结下。我们先从班图人的农业贡献说起吧。班图人培育出来的农作物有甜高粱、西瓜、棉花,驯养的牲畜有牛、绵羊、山羊,使用的工具是铁器。注意,这些农作物和驯养的动物,包括炼铁技术,不一定是非洲首创的,但在非洲的确是很早就出现的。
以种植棉花为例,约公元前400年,库施人引进棉花,比埃及略早,库施人在东非建立的麦罗埃政权是有史可考的非洲最早的黑人国家,后来被阿克苏姆吞并。与中国做下比较,中国是什么时候大规模种植棉花的?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提到,宋代,大约11世纪,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才推广到闽、粤地区,可以说非洲人民在种植棉花上甩开了中国好几条街。
再看炼铁,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的东非,就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而我们中国呢?何时开始人工冶铁?(生答:春秋晚期),大约公元前500年,非洲也比我们中国要早。
我们来填下这个表格。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等,这些城市因为占据东非沿海之利,外贸发达、城市繁荣、农业上以园艺业为主;加纳、马里、桑海,实施官僚政治、外贸发达、城市和文化繁荣;津巴布韦以著名的巨石建筑闻名于世,可以看一下教材29页的插图。教材没有介绍阿克苏姆,我给同学们补充一则材料,根据材料,请概括阿克苏姆国家的统治特征或文明成果。(请一学生回答)——农牧业发达、手工业水平高、外贸发达、信仰基督教,它还是非洲大陆唯一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填写完这个表格,我们思考一下,造成古代黑非洲的历史与文化并“不黑”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一下,可以从表格中找一找各个文明区域特征的共同点。对,外贸发达。正如教材导语中所说:“在非洲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书本插图《沙漠商队》就反映了这一点。总之,关键词是交往和贸易。
举几个交往的案例。例一:存在于西非与北非之间的“黄金-食盐”贸易。西非的三个政权加纳、马里、桑海盛产黄金,但缺盐。离它们最近的产盐区在几内亚湾的海岸上,但由于热带雨林的阻隔很难穿越。而靠近地中海的北非盛产食盐,但缺少黄金,因为这一带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商品经济特别发达导致黄金不足。于是,西非人舍近求远,与北非产生了“黄金与食盐”的贸易。注意,这条商路是要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西非人完成了伟大的壮举,在绝处实现了重生。
请看这则材料。(停顿)思考:除了贸易,还有什么因素推动着非洲的历史进步 (生答)答案显而易见,是伊斯兰教的推动。
例二,这是非常典型的西非建筑,像一种小动物——俗称“刺猬”古堡,主要用沙土堆积而成,中间插入一根根木桩,极具非洲特色。注意到此人的装扮应该是典型的穆斯林,手上捧着的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由于伊斯兰教规定,每一位有经济实力和体力的成年信徒都有赴圣城麦加朝拜的义务,麦加在哪?位于阿拉伯半岛——这就促进了非洲与西亚之间的联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书本28页提到的那位马里国王——曼萨 穆萨,1324年,他带领着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有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前面有500个奴隶替他开道,一路撒金施舍,到了开罗之后还导致了当地黄金价格的下降。注意,这并不是简单的宗教旅行或商业旅行,朝圣归来,曼萨 穆萨随身带回了伊斯兰教学者和传教士,从此马里主要的商业中心都变成了主要的教育中心,比如首都廷巴克图。
一位到过廷巴克图的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以及其他有知识的人。国王用自己的钱给予他们款待。在这里,潜水员捞上来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的手稿和书籍,能卖到比任何商品都高的价钱。”可见,这位国王并不只是有钱任性,还是热爱知识、尊重人才的主子。
第三个例子,教材中提到了这件出土于坦桑尼亚的中国瓷器,说明了非洲与东亚之间的文明交往。这件瓷器生产于15世纪左右,这时正值中国的明朝初期,大家猜这可能跟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呢?(生答)对,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和北非。当然,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在明代之前早已有了,书本29页历史纵横就提到了汉代、唐代和元代到过非洲的中国人。
除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之外,黑非洲内部也一直存在着联系,长达2000年之久的班图人的迁徙,就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在非洲大陆的传播。
总结一下文明的交流的意义。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相当于抄别的作业,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
过渡:相对于处于半封闭状态下的古代黑非洲,完全孤立的古代拉丁美洲,其发展就更加困难了。白令海峡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将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分割开来,新航路开辟之前,只有少量北欧海盗维京人到达过格陵兰岛。古代拉丁美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几乎为零。但是,这块长期被世人以为并不存在的大陆,就像一颗明珠,闪耀在西半球的夜空之中。
“西”世明珠——古代美洲
印第安人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恐怕要数他们栽培的农作物了。他们为世界贡献了马铃薯、玉米、蕃茄、花生,这些东西实在太伟大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呢?(生答:可可、烟草)而且,有证据表明,在发现新大陆前美洲种植的植物中没有一种是在东半球培植的。他们驯养的动物不多,大概只有羊驼和骆马,没有牛、马等大型牲畜,所使用的工具中没有铁器,只有石器和青铜器,甚至令我们不敢相信的是,500多年前,他们还没有发明带轮子的车子,所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几乎只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顶多是这些可怜的小骆马。然而,印第安人却用这些工具创造了我们不敢想象的宏伟建筑——
以玛雅文明为例,这不是普通的石柱,上面刻写的是独特的表意文字。这个古天文台历史悠久,反映了古代玛雅科学和农业的进步;天文观测需要借助数字,玛雅人发明了20进位制的数字。这座库库尔坎金字塔是玛雅最著名的金字塔,建于10世纪,四方对称,底长55.3米,高为24米(差不多有8层楼高),四边棱角分明,共有9层,自下而上逐层收缩。而且,更巧妙的是,每一面有91级台阶,91*4,加上最顶上1级,刚好365级,代表一年的365天,说明其历法的先进性。那么,数量众多又如此壮观的玛雅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呢?(学生回答)它不同于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玛雅金字塔是祭祀用的神庙,而且往往采用活人进行祭祀,以表达对神的敬意。
与玛雅文明脱胎于同一母体的阿兹特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残暴。他们会将战俘和儿童带到金字塔的顶端,祭司用黑曜石刀将这些人的胸膛割开,将心脏挖出来献给神灵,再将尸体从高高的祭台上抛下。他们曾经在一年中杀了5万人,当做祭品献给神灵;在一个庆祝特诺奇蒂特兰的神庙落成的派对上,他们用了2万活人作为祭品……于是,我们要思考,造成古代拉丁美洲“血腥一幕”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请看学案中的材料二。(引导学生回答,阿兹特克人都信奉哪些神?这些神都与什么有关)答案是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农业生产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自然环境!有学者指出,“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古代美洲文明并不全是血腥的。印加帝国的文明就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温和的一面。这是一个没有文字,采用结绳记事的国家,却在高山上建造了壮观的马丘比丘城。它的移民制度非常有特色。它会将新近征服的,表现出强烈反抗意识的人迁移到王国的一个遥远的地方,由对国王绝对忠诚的封臣进行统治。这个没什么特别,但是印加王在移民时会特别照顾移民者的舒适和方便。比如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不会把他们迁到炎热地区,也不把炎热地区的人迁移到寒冷地区;如果你是打渔的,就把你迁到海边;如果你是农民,就把你迁到适合耕作的地方。
如果我们对比下中美洲(玛雅、阿兹特克)和南美洲(印加)这三个曾经并存过的政权,你觉得它们之间的交往密切吗?为什么?(生答)应该不会有太多联系,因为交往多的结果往往是文化的趋同,比如古代中国与朝鲜、日本;然而这两个国家统治风格迥异,而且文化差异极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有无文字,来判断它们文明程度的高低?显然也不能,课后大家可以看看导学案中的材料三,归纳得比较到位。有美国学者早就发现了,“墨西哥人和秘鲁人,在他们的各自的文明的特点上互不相同,似乎可能的是,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例证:即人类的思想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向,从黑暗中奋力挣脱出来,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古代拉丁美洲各文明区域的特征或成果。(表格内容略)请把参考答案补充到你的学案中去。(停顿)抄完之后,大家思考下,古代美洲的统治特征或文明成果与古代非洲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引导:刚才我们讲过,非洲文明的推动因素中,对外贸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拉丁美洲文明呢?则是以农业为主。)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古代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特点。黑非洲在相对频繁的交往之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明特征,而古代拉丁美洲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孤立,内部交往也极少,呈现出自成一体的文明特征。
【总结升华】
历史如果进一步往前追溯,会非常有意思。在远古时代,东非一带产生了最早的人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200多万年前的非洲,非洲人是人类始祖;而从人种分布来看,我们注意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住着黄种人,它们是从印度尼西亚一带迁徙过去的;而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一样是黄种人,有学者根据印第安人传说和考古发现推测,大约距今4-5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个冰冻期,白令海峡结了冰,一群亚洲人为了追赶猎物,闯进了美洲大陆,成为了印第安人的祖先。印第安人与我们华夏同源,多么神奇的缘分啊!
而如果从这个视角凝望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又会发现什么?(动图)美洲是可以和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拼接成一体的。这就是1912年,德国人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这一发现成为今天我们地理课上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基础。他认为,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中生代初期,大陆发生了漂移,也就说,在此之前,天下是一体的(板书:天下一体),支持他的理由除了大陆轮廓之外,还有美洲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发现的植物化石高度一致。
至此,我们回望地球、人类、非洲、美洲所走过的这段历程,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悟和启示呢?我想到的是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话:“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在这段话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既然人类都可能是非洲人的后代,亚洲人和美洲人又是近亲,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非洲和美洲的文明;历史上黑非洲文明之所以多姿多彩,得益于广泛的交流;造成近代以来非洲和拉丁美洲相对落后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源自于文明的冲突,解决之道则在于互相学习和帮助(板书:互鉴);还有,我们没有理由觉得自己的文明一定优越于其他文明,在地球进化史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而有短暂的存在,我们愿望是携手并进,共存共荣。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