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 学习仿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 学习仿写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1 14: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 学习仿写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在对文章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写,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能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写作的热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2.培养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在写作练习中,以范文引路,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仿写呢?
环节二 写 作 指 导 环节二 写 作 指 导 环节二 写 作 指 导 一、认知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对初中生来说,仿写是在原有的思想、生活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着重模仿借鉴典范文章的某些特点或某部分来写。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仿写可降低作文的难度,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生动的范文可以感知学习,揣摩作者的审题,领悟作者的立意,体会文章的构思,作者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心中有了文章的形象,写起来会比较容易。 2.仿写是创新的基础。钱锺书先生说:“善于仿写不亚于独创。”因此,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模仿和借鉴优美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作者观察生活和思维的方式,把我们的思想引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就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认识自己,从中学会组织素材,完成从仿写到创新的写作过程。 二、仿写指导 (一)选好范文 好的范文就像好的老师,能引领学生尽快入格。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范文来自选入课本的课文和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这些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学生仿写。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训练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手法。 (二)仿写技法 1.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有特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还学习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都有可以模仿之处。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想要真正把文章写好,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 三、写作文题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要求: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环节三 佳 作 欣 赏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止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地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点评】 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本文运用平实的语言,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环节四 板 书 设 计 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仿写 摹其思,写自己的话 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仿其语,显自己的情
环节五 拓 展 延 伸 温暖是黑暗中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温暖是沙漠里一片葱茏的绿洲,让我们重燃生命的希望;温暖是我们摔倒时一双有力的大手,为我们送来强大的助力。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者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2.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3.写散文要求叙事和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教学反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仿写是重要的手段,是一个“阅读——共鸣——沉淀——模仿——创新”的过程。通过这次的作文训练,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仿写的方法,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进行模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如果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还有待同学们进一步的努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