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D.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想得到热量,只能通过燃烧来实现
C.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化学反应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时产生能量低于同质量的其他燃料
B.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原料匮乏
C.氢气燃烧产物对环境有污染
D.制氢气耗能大,成本高
4.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 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D.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5.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①风能 ②水能 ③煤 ④石油⑤核燃料.
A.①② B.①②⑤ C.③④ D.③④⑤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
D.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7.许许多多的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下列化学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煤油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8.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使用电池时电能变成化学能
D.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含有氧气
B.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C.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10.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1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 B.潮汐发电
C.电灯照明 D.干电池作电源
13.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综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太阳能是一种长效机制的清洁能源
D.氢能源燃烧没有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成语①火上浇油②釜底抽薪③卧薪尝胆④煽风点火,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序号)。
(2)使用氢气作燃料,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原因是 。
(3)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炉灶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
15.如图中的新能源是 ,而山西的传统化石能源主要是 ,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其优点是 (写一条)。
16.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与环境息息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 、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这种新能源是 。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 进行检验。
(3)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色素和气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作用。
(4)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和乱砍乱伐,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5)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总在想法设法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为减少煤燃烧对空气的污染,生活中将煤加工成“蜂窝煤”,这样做的目的是 。
17.能源的利用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化石燃料包括煤、 、 。
(2)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煤燃烧排放出的 和 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请写出一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
19.(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 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其最突出的优点是 ,但由于它的 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3)目前,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
D.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分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氢元素存在与单质和化合物中;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水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水分解需要吸收能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A、在此循环过程中,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了水,氢元素参与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
C、水可以回收利用,故C正确;
D、水的分解需要吸收能量,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想得到热量,只能通过燃烧来实现
C.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来自化学反应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D、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是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伴随着光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想得到热量,不是只能通过燃烧来实现,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沼气能用粪便、杂草等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是都来自化学反应,还来自于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利用的能量、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时产生能量低于同质量的其他燃料
B.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原料匮乏
C.氢气燃烧产物对环境有污染
D.制氢气耗能大,成本高
【分析】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生成物不污染环境,热值高,原料丰富;缺点是:没有找出比较经济的生产氢气的方法.
【解答】解:A、燃烧时产生能量一般高于同质量的其他燃料,故A说法不正确;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故B说法不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故C说法不正确;
D、制氢气耗能大,成本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缺点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 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D.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分析】A、根据水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现有的能源种类进行分析;
C、根据固态水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D、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可燃冰可以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水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现在利用的化石燃料已经接近枯竭,可燃冰的使用将开辟新的能源种类,故B正确;
C、固态水中含有氧氢元素,而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可燃冰不是固态的水,故C错误;
D、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对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结合考查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的判断.
5.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①风能 ②水能 ③煤 ④石油⑤核燃料.
A.①② B.①②⑤ C.③④ D.③④⑤
【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①风能是因空气流流动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水能是一种能源,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③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④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⑤核燃料是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核能的材料,如铀235和钚239等,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①②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
D.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分析】能量的形式有化学能、热能、化学能、太阳能等,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分析.
【解答】解: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故A正确;
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故B正确;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故C正确;
D、给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题考查能量的转换形式,注意常见能量的形式有哪些,结合转化的特点来分析.
7.许许多多的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下列化学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煤油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解:A、煤油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故错误;
B、干电池放电时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能量,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C、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故错误;
D、光合作用需要有太阳能,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化学中吸热或放热的类型题时,应该熟练记住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
8.下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使用电池时电能变成化学能
D.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
【分析】A.根据燃烧的概念来分析,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B.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由燃烧的概念可知: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即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电池时化学能变成电能,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时会发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含有氧气
B.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C.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以及成分气体的体积来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含有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C.干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说法正确;
D.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与蔗糖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不是同种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空气的组成、催化剂的概念、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0.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分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常见能源,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化石燃料的性质。
1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故选:C。
【点评】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故选:C。
1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 B.潮汐发电
C.电灯照明 D.干电池作电源
【分析】根据具体的能量转化形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不合题意;
B.潮汐发电是潮汐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不合题意;
C.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合题意;
D.干电池做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能量的转化形式,熟悉各种发电方式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13.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综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太阳能是一种长效机制的清洁能源
D.氢能源燃烧没有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
【分析】A、根据人类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人类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太阳能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类利用的能源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风能无污染,综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太阳能无污染,是一种长效机制的清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能源燃烧生成水,没有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新能源的范畴、优点、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成语①火上浇油②釜底抽薪③卧薪尝胆④煽风点火,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③ (填序号)。
(2)使用氢气作燃料,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原因是 生成物是水,清洁无污染 。
(3)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炉灶的进风口应 改大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
【分析】(1)根据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来分析;
(2)根据氢燃料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相同体积天然气和水煤气的耗氧量比较是否需要改善进风口。
【解答】解:(1)①火上浇油是添加燃料,使燃烧更旺盛,与燃烧有关;②釜底抽薪是从锅下面将燃料移走达到灭火的目的,与燃烧有关;③晚上睡在柴草上,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与燃烧无关;④煽风点火是充分氧气,使燃烧更充分,与燃烧有关;故填:③;
(2)使用氢气作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填:生成物是水,清洁无污染;
(3)根据水煤气中主要成分燃烧反应方程式:2CO+O22CO2;2H2+O22H2O,可知1体积一氧化碳反应需要需要0.5体积的氧气,1体积氢气反应需要0.5体积的氧气,而天然气CH4+2O2CO2+2H2O,1体积甲烷反应需要2体积的氧气,所以需要更多氧气,才能充分燃烧,故炉灶的进风口应该改大,故填:改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物的需要比例等,难度不大。
15.如图中的新能源是 太阳能、风能 ,而山西的传统化石能源主要是 煤 ,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其优点是 无污染 (写一条)。
【分析】根据图中新能源是太阳能、风能,而传统化石能源煤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图中新能源是太阳能、风能,而山西的传统化石能源主要是煤,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其优点是无污染。
故填:太阳能、风能;煤;无污染。
【点评】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中考的重点之一
16.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与环境息息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 石油 、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这种新能源是 可燃冰 。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验。
(3)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色素和气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 作用。
(4)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和乱砍乱伐,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温室效应 。
(5)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总在想法设法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为减少煤燃烧对空气的污染,生活中将煤加工成“蜂窝煤”,这样做的目的是 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 。
【分析】(1)根据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以及新能源来分析;
(2)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以及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5)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这种新能源是可燃冰;故填:石油;可燃冰;
(2)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软水;故填: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肥皂水;
(3)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色素和气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4)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和乱砍乱伐,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5)生活中将煤加工成“蜂窝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故填: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能源的利用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太阳能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石油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热 能。
【分析】(1)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天然气的成分、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
【解答】解:(1)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太阳能;石油;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CH4;有机物;热。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1)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 天然气 。
(2)化石燃料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如煤燃烧排放出的 二氧化硫 和 二氧化氮 等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4)请写出一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太阳能等 。
【分析】(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考虑;
(2)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考虑;
(3)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
(4)根据对新能源的认识考虑。
【解答】解:(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
(3)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4)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
故答案为:
(1)石油;天然气;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C2H5OH+3O22CO2+3H2O;
(4)太阳能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
(2) 氢气 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其最突出的优点是 热值高,无污染 ,但由于它的 制取成本高 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3)目前,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
【分析】(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氢气燃烧生成水,放热。
(3)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故填:天然气。
(2)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其最突出的优点是热值高,无污染,但由于它的制取成本高和运输、储存困难,暂时还未广泛应用。
故填:氢气;热值高,无污染;制取成本高。
(3)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故填:C2H5OH+3O22CO2+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选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爆炸 。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
(2)根据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3)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原理来分析;
(4)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5)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填:天然气;
(2)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填:A;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2H2+O22H2O;
(4)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故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故填:爆炸。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