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金银铜牌 B.陶瓷餐具 C.塑料水瓶 D.纯棉毛巾
2.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3.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面天然材料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4.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沉积一层黑色物质(见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黑色物质可能含碳元素
C.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
D.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
5.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下列选项是放入“可回收”垃圾桶的物品,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金属罐 B.塑料瓶 C.玻璃瓶 D.快递纸箱
6.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木材 C.羊毛 D.塑料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
8.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纯羊毛衫 B.塑料食品袋 C.大理石地板 D.不锈钢餐具
9.如图所示,护目镜中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镜面 B.合成橡胶封闭圈
C.涤纶松紧带 D.纸质标签
10.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11.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合金 B.棉花 C.钢筋混凝土 D.合成橡胶
12.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纯棉衬衫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盆
13.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口罩是一种常用的卫生用品,可以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的口鼻。如图是一款医用口罩的示意图。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写出1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 的操作。
(3)某口罩中有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其易燃烧,所以工厂生产的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 。
15.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6.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
①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②肉馅中的蛋白质是由多种 (填字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a.维生素 b.无机盐 c.氨基酸
③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长期食用可以预防 (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2)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②C919飞机机身蒙皮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高
c.抗腐蚀
(3)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 作用。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 。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 。
19.(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从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铜、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一种金属: ;
②一种氧化物: ;
③一种碱: ;
④一种酸: 。
(2)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针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应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防护。
①杀菌消毒,消灭新冠病毒。“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次氯酸(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此消毒原理是利用了次氯酸的性质 (选填“物理”或“化学”之一)。
②自我隔离,切断传染路径。实践证明“延长假期,减少外出,在家隔离”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最有效办法。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之一)方法。
③做好防护,阻隔病毒入侵。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外出一定戴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防护,内层为纺粘无纺布,中层为熔喷布,外层为纺粘拒水层。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聚丙烯是由许多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后得到的。聚丙烯(C3H6)n属于 (选填“有机高分子”“金属”“复合”之一)材料,在聚丙烯(C3H6)n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碳、氢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写最简整数比)。
20.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直接构成;测量体温,汞柱上升,汞微粒之间的 增大。
(2)医用防护口罩使用了超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 材料;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 基本操作类似。
(3)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的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 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 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 。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课后作业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金银铜牌 B.陶瓷餐具 C.塑料水瓶 D.纯棉毛巾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银铜牌是用金属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陶瓷餐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棉花 木材 大理石 B.木材 橡胶 塑料
C.羊毛 玻璃 不锈钢 D.塑料 陶瓷 合成纤维
【分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材料;可根据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等的分类依据、产品名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棉花、木材、大理石均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
B、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木材、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合成纤属于合成材料;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特点、区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面天然材料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分析】分析衣服的标签部分可知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A、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合成材料涤纶,故A错误;
B、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B错误;
C、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C正确;
D、该面料中含有天然材料棉和合成材料涤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选项中的叙述,然后结合标签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沉积一层黑色物质(见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黑色物质可能含碳元素
C.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
D.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
【分析】A、根据石蜡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蜡不充分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是白色的,该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得到的炭黑,故选项说法错误。
B、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含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得到的炭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石蜡燃烧不充分会生成炭黑、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下列选项是放入“可回收”垃圾桶的物品,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金属罐 B.塑料瓶 C.玻璃瓶 D.快递纸箱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解答】解:A.金属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合题意;
D.纸类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不属于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木材 C.羊毛 D.塑料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说法错误;
B、木材属于天然材料,说法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说法错误;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类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
【分析】根据物质类别、甲醛对蛋白质具有破坏作用、材料的类别以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解答。
【解答】解: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正确;
B、甲醛对蛋白质具有破坏作用,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说法正确;
C、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说法错误;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会流失一部分无机盐,故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纯羊毛衫 B.塑料食品袋 C.大理石地板 D.不锈钢餐具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解答】解:A.纯羊毛衫是由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B.塑料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符合题意;
C.大理石是一种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D.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9.如图所示,护目镜中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镜面 B.合成橡胶封闭圈
C.涤纶松紧带 D.纸质标签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A.塑料镜面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B.合成橡胶封闭圈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C.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D.纸质标签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0.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分析】A、根据材料的类别解答;
B、根据能源的类别解答;
C、根据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解答;
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解答。
【解答】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C、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说法错误;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合金 B.棉花 C.钢筋混凝土 D.合成橡胶
【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解答】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
D、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12.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纯棉衬衫 C.羊毛围巾 D.不锈钢盆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纯棉衬衫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盆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3.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口罩是一种常用的卫生用品,可以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的口鼻。如图是一款医用口罩的示意图。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铝 (写出1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聚丙烯 。
(2)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 过滤 的操作。
(3)某口罩中有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4)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其易燃烧,所以工厂生产的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 远离火源 。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铝;聚丙烯;
(2)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过滤的操作;故填:过滤;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制口罩滤片;故填:吸附;
(4)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其易燃烧,所以工厂生产的口罩在保存时应注意远离火源;故填:远离火源。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 ;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CaF2 ;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热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N2+3C2AlN+3CO ;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聚酰亚胺聚合材料 ;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 ;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分析】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糯米的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故填:糖类;
(2)根据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反应前含有1个C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6个F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4个F原子,则X中含有1个Ca原子和2个F原子,故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3)根据叙述可以看出,“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热能转化为电能,故填:热;
(4)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N2+3C2AlN+3CO,故填:Al2O3+N2+3C2AlN+3CO;
(5)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酰亚胺聚合材料,故填:聚酰亚胺聚合材料;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说明该材料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故填: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
③He﹣3的原子是核内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的原子,其结构示意图为,故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且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16.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
①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糖类 。
②肉馅中的蛋白质是由多种 c (填字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a.维生素 b.无机盐 c.氨基酸
③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长期食用可以预防 b (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2)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填字母)。
②C919飞机机身蒙皮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a (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高
c.抗腐蚀
(3)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证实构成月幔的主要物质之一是Fe2SiO4.已知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分析】(1)①根据小麦主要提供的营养元素为糖类分析;
②根据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分析;
③根据人体缺乏铁元素时易患贫血症分析;
(2)①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②根据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好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 化合价之和为零结合化学式分析。
【解答】解:(1)①小麦主要提供的营养元素为糖类,故填:糖类;
②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故选:c;
③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以为人体补充铁元素,从而防止贫血病,故选:b;
(2)①塑料油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纯棉帽子属于天然材料;碳纳米管属于无机材料;故选a;
②合金的优点为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好,铝锂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故选:a;
(3)Fe2SiO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设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 化合价之和为零,得到2x+(+4)+(﹣2×4)=0,解得x=+2,故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填:+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贴近生活,是中考的热点之一,难度不大,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图中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铜和钛合金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 。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Br2Ag+Br2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铜和钛合金;塑料;
(2)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2Ag+Br2;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填:2AgBr2Ag+Br2;催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8.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 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 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
【分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2)根据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由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
(1)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2)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图的含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别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从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铜、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一种金属: Cu ;
②一种氧化物: CO ;
③一种碱: Ca(OH)2或NaOH ;
④一种酸: H2SO4 。
(2)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针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应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防护。
①杀菌消毒,消灭新冠病毒。“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次氯酸(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1 。此消毒原理是利用了次氯酸的性质 化学 (选填“物理”或“化学”之一)。
②自我隔离,切断传染路径。实践证明“延长假期,减少外出,在家隔离”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最有效办法。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属于 物理 (选填“物理”或“化学”之一)方法。
③做好防护,阻隔病毒入侵。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外出一定戴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防护,内层为纺粘无纺布,中层为熔喷布,外层为纺粘拒水层。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聚丙烯是由许多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后得到的。聚丙烯(C3H6)n属于 有机高分子 (选填“有机高分子”“金属”“复合”之一)材料,在聚丙烯(C3H6)n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填写最简整数比),碳、氢两元素质量之比为 6:1 (填写最简整数比)。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元素化合价的规则、物质的性质、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铜是一种金属,故填:Cu;
②一氧化碳是一种氧化物,故填:CO;
③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都是一种碱,故填:Ca(OH)2或NaOH;
④硫酸是一种酸,故填:H2SO4。
(2)①杀菌消毒,消灭新冠病毒。“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次氯酸(HClO)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此消毒原理是利用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方法,故填:+1;化学;
②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是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这个开辟森林防火隔离带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方法,故填:物理。
③聚丙烯(C3H6)n属于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聚丙烯(C3H6)n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3:6=1:2,碳、氢两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6)=6:1,故填:有机高分子;1:2;6: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以及化学计算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原子 直接构成;测量体温,汞柱上升,汞微粒之间的 间隔 增大。
(2)医用防护口罩使用了超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属于 合成 材料;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基本操作类似。
(3)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的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 变性 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 挥发 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 用湿抹布扑灭 。
【分析】(1)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2)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酒精具有挥发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酒精密度比水小,酒精失火时,应该用湿抹布扑灭。
【解答】解:(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
测量体温,汞柱上升,汞微粒之间的间隔增大。
故填:原子;间隔。
(2)聚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戴口罩能有效阻隔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其阻隔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基本操作类似。
故填:合成;过滤。
(3)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的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目的;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开瓶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浓度降低;
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酒精不慎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用湿抹布扑灭。
故填:变性;挥发;用湿抹布扑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1页)